一种七叶树和魔芋套种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79911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七叶树和魔芋套种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七叶树又名娑罗树,落叶乔木,常生于海拔100-1500米,喜光,也耐半荫,喜温和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喜肥沃深厚土壤。七叶树树干耸直,冠大阴浓,果实可入药,也可食用,叶芽可代茶饮,皮、根可制肥皂,叶、花可做染料,种子可提取淀粉、榨油,木材质地轻,可用来造纸、雕刻、制作家具及工艺品等。魔芋是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喜阴、喜湿、怕热、不耐寒、怕积水的作物,是一种极有开发前景的经济植物,含有十六种氨基酸,十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和丰富的食物纤维,其是经过粗加工基础上的精加工以后价值大大提高,而且具有独特的成份和性质,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工业等各个领域。但由于魔芋对生长环境条件的要求过于苛刻,适宜种植的区域极为有限,生产上容易感染病害,生长期内农事操作过多容易导致感病等原因,导致减产或者绝收。由于七叶树叶片繁多,树冠荫蔽,适宜种植的作物较少,所以七叶树套种魔芋是一个良好的选择,种植魔芋不但可以起到遮阴、降低环境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等作用,还能够降低用工成本,收到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从检索国内相关文献:七叶树种植技术和魔芋种植技术的文献虽然很多,但目前尚未发现七叶树套种魔芋的相关专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七叶树和魔芋套种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林地的选择:所选择林地为土层深厚、肥力较高、通气排水良好,树间距为2.5-3m×2.5-3m、胸径4cm以上、树冠直径超过200㎝的七叶树林地;

(2)土壤处理:播前一周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前每亩用70%的敌克松粉剂1.5㎏,兑水50㎏进行土壤消毒或亩撒施三元消毒粉50㎏消毒土壤,每亩用90%敌百虫晶体0.15㎏,拌细沙土撒施杀灭地下害虫,翻耕深度不超过30㎝,打碎土块,清除石块杂草,并于七叶树行间均匀开沟做畦,沟深不低于30㎝,畦宽70㎝;

(3)品种选择:所选择品种为在当地已种植多年,能够较好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花魔芋品种,选择形态周正,无破裂、无疤痕、无霉烂和无病虫害的种芋,种芋以不超过250g为宜;

(4)品种处理:播种前首先将种芋晾晒2—3天,并结合晾晒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500倍液喷雾消毒2—3次,或用40%甲醛、高锰酸钾密闭熏蒸1d;

(5)适时播种:选择春季月平均气温达到12—14℃,最低气温10℃左右播种,低海拔地区一般10月中旬—11月下旬在魔芋收获时随挖随种,海拔偏高地区一般在清明前后播种,选择双行种植,种植密度因种芋大小而异,一般以种芋直径6倍为行距,种芋直径4—5倍为株距;

(6)科学施肥:结合播前土地翻耕,亩施农家肥2500—3000㎏、硫酸钾型复合肥40㎏,全撒施翻耙于土壤中,在魔芋散盘前,叶面追肥与喷药防病结合,亩施磷酸二氢钾30—50g,兑水100㎏与农药混合进行页面喷施;七叶树的施肥:结合魔芋种植时对树下进行松土除草,并施腐熟的农家肥或尿素,也可结合魔芋施肥时进行根外施肥;苗木生长停止1个月前应施钾肥,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7)病虫防治:魔芋:选择72%农用链霉素2500-3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从出苗现青即开始喷药,7—10d喷药一次,喷防2—3次,喷药时间选择16h后进行;对地老虎、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在虫害发生盛期用95%敌百虫1000倍液于傍晚时喷雾防治,对地下害虫,在魔芋膨大期用3%辛硫磷粉剂,每亩3㎏混细沙15—25㎏傍晚均与撒于土壤表面;

(8)病株处理:魔芋出苗后,如大田零星发病,立即拔出病株,并在田外焚烧,并向穴内撒施生石灰进行消毒,防治病菌传播蔓延;七叶树病虫害较少;病害主要有早期落叶病和根腐病,主要有叶斑病、白粉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对早期落叶病防治方法是:加强水肥管理,壮树防病;清扫有病落叶集中烧掉,消灭病源;在发病前10天左右喷撒1次倍量式波尔多液200—240倍,若春雨连绵,以后每半月喷1次;介壳虫、毛虫和金龟子危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蛴螬危害根部,可用氧化乐果0.125%溶液灌根防治;

(9)分类挖收:在植株倒苗后15—30d抢晴挖收,并就地晾晒,下午安大小分级整理,挖收晾晒过程中尽量避免机械创伤,留种的球茎要保护好顶芽,无创伤,并收集芋鞭和摘除鲜芋周围的壮芽留种备用;

(10)中耕除草:魔芋出苗后至魔芋收获期内免中耕除草。

具体地,所述步骤(2)中的三元消毒粉由草木灰、生石灰、硫磺粉以50:50:2的比例均匀混合组成。

具体地,所述步骤(4)中的高锰酸钾为每公斤种芋甲醛2ml、高锰酸钾1g。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是一种七叶树和魔芋套种的栽培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七叶树下种植魔芋,可以让七叶树再次充分利用魔芋种植的肥料、农药,减少农药、肥料的投入,同时不需要除草,降低劳动投入;七叶树创造魔芋适宜的生长环境,实现降低魔芋病害发生、提高产量和增加收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七叶树套种魔芋主要抓好六个方面:一是七叶树林地选择,选择海拔为300米以上的坡地,土质为沙壤土,要求树木郁闭度达50-60%;二是土壤做消毒处理,并开沟做畦,关键点是开沟深度要达到30cm,开沟深度要超过土壤翻耕深度;三是做好种芋消毒处理,消毒后、播种前选择晴好天气晾晒2-3d;四是注重追肥的使用,在魔芋展叶期喷施叶面肥,促进植株生长发育;五是搞好七叶树和魔芋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做到提前防治,病害发生初期立即整片喷药,及时清除病株带离林下,带菌土壤进行消毒;六是魔芋种植进行免中耕除草管理,避免因拔草或锄草给植株带来机械损伤而感病。

1.林地的选择:所选择林地为土层深厚、肥力较高、通气排水良好、不易板结,土质为沙壤土,ph值为6.5-7.5之间的土壤,树间距为2.5-3m×2.5-3m、胸径4cm以上、树冠直径超过200㎝,郁闭度达50-60%的七叶树林地。

2.土壤处理:播前一周对土壤进行翻耕,翻耕前每亩用70%的敌克松粉剂1.5㎏,兑水50㎏进行土壤消毒或亩撒施三元消毒粉(草木灰、生石灰、硫磺粉以50:50:2的比例均匀混合)50㎏消毒土壤,每亩用90%敌百虫晶体0.15㎏,拌细沙土撒施杀灭地下害虫。翻耕深度不超过30㎝,打碎土块,清除石块杂草,并于七叶树行间均匀开沟做畦,沟深不低于30㎝,畦宽70㎝;

4.品种选择:所选择品种为在当地已种植多年,能够较好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魔芋品种,种芋形态周正,无破裂、无疤痕、无霉烂且无病虫害,商品种芋一般以不超过250g为宜。

5.品种处理:播种前首先将种芋晾晒2—3天,并结合晾晒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1500倍液喷雾消毒2—3次,或用40%甲醛、高锰酸钾(每公斤种芋甲醛2ml、高锰酸钾1g)密闭熏蒸1d。

6.适时播种:选择春季月平均气温达到12-14℃,最低气温10℃左右播种,试验地区选择在4月初播种较为适宜。低海拔地区一般10月中旬—11月下旬在魔芋收获时随挖随种,海拔偏高地区一般在清明前后播种;播种时开沟深浅视种芋大小而定,但覆土厚度为10-15cm,种芋偏大的覆土较厚;选择双行种植,种植密度因种芋大小而异,一般以种芋直径6倍为行距,种芋直径4—5倍为株距。

7.科学施肥:

(1)魔芋的施肥方法:结合播前土地翻耕,亩施农家肥2500—3000㎏、硫酸钾型复合肥40㎏,全撒施翻耙于土壤中,在魔芋散盘前(展叶期),叶面追肥与喷药防病结合,亩施磷酸二氢钾30—50g,兑水100㎏与农药混合进行页面喷施。

(2)七叶树的施肥方法:结合魔芋种植时对树下进行松土除草,并施腐熟的农家肥或尿素,也可结合魔芋施肥时进行根外施肥,单棵树下开环状沟施尿素,单株施肥量30-40g,苗木生长停止1个月前应施钾肥,促进苗木健康生长。

8.病虫防治:

(1)魔芋的病害防治方法:选择72%农用链霉素2500-3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从出苗现青即开始喷药,7—10d喷药一次,喷防2—3次,喷药时间选择16h后进行;病株处理:魔芋出苗后,如大田零星发病,立即拔出病株,并在田外焚烧,并向穴内撒施生石灰进行消毒,防治病菌传播蔓延。

(2)魔芋的虫害防治:对地老虎、甘薯天蛾、斜纹夜蛾在虫害发生盛期用95%敌百虫1000倍液于傍晚时喷雾防治,对地下害虫,在魔芋膨大期用3%辛硫磷粉剂,每亩3㎏混细沙15—25㎏傍晚均与撒于土壤表面。

(3)七叶树的病虫害防治:七叶树和魔芋套种病虫害较少,病害主要有早期落叶病和根腐病,主要有叶斑病、白粉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对早期落叶病防治方法是:加强水肥管理,壮树防病;清扫有病落叶集中烧掉,消灭病源。在发病前10天左右喷撒1次倍量式波尔多液200—240倍,若春雨连绵,以后每半月喷1次。介壳虫、毛虫和金龟子危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蛴螬危害根部,可用氧化乐果0.125%溶液灌根防治。

9.分类挖收:在10月底至11月初,植株倒苗后15—30d抢晴挖收,并就地晾晒,下午安大小分级整理,挖收晾晒过程中尽量避免机械创伤,留种的球茎要保护好顶芽,无创伤,并收集芋鞭和摘除鲜芋周围的壮芽留种备用。

10.中耕除草:魔芋出苗后至魔芋收获期内如果发现林地出现杂草,应免中耕除草,可以有效避免因人的行走、拔草或锄草等带来的机械损伤,降低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感病几率。

选择品种为在当地已种植多年,能够较好适应当地生态条件、抗病性好的花魔芋品种,选择适宜的七叶树林地,通过适时播种、种芋消毒处理、科学施肥、病虫综防、分类挖收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充分发挥七叶树林地优势,降低病虫害,最大限度地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且七叶树和魔芋的套种,减少对七叶树的施肥量和防病虫害次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省去了七叶树林地除草、魔芋中耕除草等工序,减少了农民的劳动力,并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強度,而且节省水资源,同时恢复了魔芋种性,有效减轻了魔芋病害,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申请人通过试验一是明确了七叶树和魔芋套种适宜的品种为花魔芋,适宜的郁闭度为50-60%的七叶树林地,适宜播种的平均气温为12-14℃,林地适宜的开沟深度为30cm,适宜的畦宽为70cm;二是确定了魔芋出苗后至收获前免中耕除草农事操作,避免了魔芋生长期内因中耕除草而造成的机械损伤,降低了外部感病几率,节约了农药使用成本;三是通过试验统一了七叶树、魔芋病虫害防治时期,减少了用工量,节省了用工成本;四是确定了种芋消毒处理方法,有效降低了病害发生率。根据试验结果,七叶树和魔芋套种,魔芋亩产量达2000-2500kg,亩种子成本1000元,亩肥料成本300元,亩人工费用1200元,亩农药费用150元,亩均纯收益达5000-6000元,较大田种植魔芋节约物质成本150元,节约人工生产成本400元,林下种植环境适宜,病害较轻,较大田增收500元,共计节本增收950元;七叶树和魔芋套种不影响七叶树挂果,同时还节约农药、化肥、除草等生产投入1200元,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农药、化肥的减施,降低环境污染,生态效益明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