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5951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与流程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业中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属于渔业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大黄鱼(拉丁名larimichthyscrocea)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与带鱼、小黄鱼、墨鱼并称我国四大传统海产,其肉鲜味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高,素有“国鱼”之美誉,历来是我国居民喜食的名贵海珍品,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海雷州半岛以东至黄海南部西侧海域。大黄鱼喜逆流,对声响反应敏感,为暖水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水温适应范围10~32℃,最适生长水温为18~25℃,盐度生存范围24.8~34.5,最适盐度30.5~32.5,ph适宜范围7.85~8.35,溶氧应达到4毫克/升以上。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福建省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突破全人工育苗技术以来,大黄鱼便一直是我国海水网箱养殖和海区增殖放流的主要鱼类品种。尽管目前国内外有关大黄鱼新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屡有报道,但仍仅限于对大黄鱼体形、体色、生长速度等单一性状的选育上。

优良种质筛选发掘与利用历来是水产养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受自然资源日渐衰退,人工筛选严重滞后以及养殖亲体累代自繁的影响,我国常见水产养殖对象养殖成活率和单位产量每况愈下,种质退化现象现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国水产养殖提质增效的重大现实问题。无疑高效开展优质亲体的筛选与培育研究已成为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学家们关注的热点。

人工定向选择系开展水产养殖对象种质筛选的常规方法,基于多目标性状选择的高复杂性和低成功率,为提高选择精度和准确率,目前国内外大多采取以单一性状为选择目标的群体定向选择方式,所选目标性状主要涉及体色、生长速度、抗逆性能及对某元素或物质的富集与生产能力等单一具体性状,与真正的水产良种选择应具有最佳的养殖综合生产性能的理念相背离。

最佳养殖综合生产性能及其优质群体是指:在所涉同生群大样本中,在体质、捕食灵敏度、生长速度和商品经济价值上综合得分最高的群体,其最终入选率应小于或等于小概率标准。遴选最佳养殖综合生产性能的优质群体的目的是:1、具有优异的遗传背景,经精心培育可作为优质的繁育亲体;2、在具结群行为的鱼类中,最佳养殖综合生产性能的群体往往在同生群鱼群中处于支配地位,经精心驯养,可使之通过种内信号传递,引导和带领增殖区同种放流鱼群进入人为预设的索饵场。

为切实扭转传统渔业资源日趋衰退和海洋“沙漠化”日益加剧之实际,最近二十年间我国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持续加大了对增殖渔业这一资金密集型产业的投入力度,但因回捕率低和增殖效果直观评价技术长期未获根本性解决,致使社会各界对增殖渔业的实际效果褒贬不一,质疑之声不断。有效提高增殖回捕率和增殖实际效果,以直观回应对增殖渔业的质疑,已成为持续推进增殖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和现实考验。在结群性鱼群中筛选其中居支配地位的优质个体,开展人工驯养,使之通过种内信号传递,引导和带领增殖区同种放流鱼群进入人为预设的索饵场,无疑对于提高增殖回捕率和直观回应增殖渔业实际效果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开发建立一种方法简便、易于操作且可直观地从备选鱼群中筛选出具有最佳养殖综合生产性能的优质群体的筛选方法,以及设计一套与之相配套的筛选装置,就显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大量研究表明,具有集群行为的动物往往会形成以“支配——从属”为特征的社群等级,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群体往往具有最强壮的体质和最佳的养殖综合生产性能。“网破鱼逃”是水产养殖生产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当养殖网箱出现破损时,处于顶流状态的鱼群会依次从网箱破损处有秩序地逃离,其中首先离开养殖网箱的往往就是其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优质群体。与此同时,在同一网箱内养殖的鱼群中,增重性能最强的也往往是其中在抢夺食物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优质群体。因此,运用养殖鱼类“网破鱼逃”特性和增重性能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非常容易地帮助我们找寻到最终入选的优质标的鱼群。

鉴于上述所述,本方法以具有集群、顶流行为习性的大黄鱼养殖同生群为筛选对象,开展优质群体筛选,可有效规避因年龄、养殖环境和养殖方式不同引起的干扰。

同生群是指具有经历相同养殖环境和相同养殖方式的同种同龄个体的集合。

以同生群为筛选对象,根据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创新性地提出并建立一种利用“网破鱼逃”特性和增重性能筛选相结合的大黄鱼优质群体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

统计学上通过大量实验而估计的概率称为实验概率或统计概率,用p值表示。具体而言,p值表示实验群体中具某一特征个体的数量百分比,它反映了实验群体中具有某一特征个体的出现可能性大小。

随机事件的概率表现了事件的客观统计规律性,它反映了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大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概率小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若事件a发生的概率较小,如0.05或0.01,则认为事件a在一次试验中不太可能发生,这称为小概率实际不可能发生原理,简称小概率原理,这里的5%或1%称为小概率标准。

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适用于同生群大黄鱼各生长阶段中具有最佳养殖综合生产性能的优质群体的遴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目前大黄鱼选育中以单一性状为选择目标的群体定向选择方式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全新的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采用鱼类“网破鱼逃”特性和增重性能筛选相结合的方式,以大黄鱼同生群大样本为筛选对象,在顶流状态下筛选出具有最佳养殖综合生产性能的大黄鱼优质群体,以实现筛选所获的大黄鱼群体具有最佳的养殖综合生产性能的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它利用海水养殖资源与装置筛选,它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

(1)初筛选优质群体

(1-1)筛选装置的设置

所述筛选装置由:供水区、收鱼区、过道区、暂养区及供水动力系统所组成,供水区、收鱼区、过道区及暂养区顺序连接,所述各连接处呈密封状态,供水动力系统与供水区相连接,在所述供水区与收鱼区之间设置有水流调节闸门,供水区为储水池结构,暂养区为养殖池结构,供水区通过水流调节闸门与收鱼区相连通,收鱼区与过道区相连通,过道区与暂养区相连通;

在所述收鱼区的壳体上设置有收鱼区活动门,在收鱼区的壳体内安装有水流调节闸门、诱鱼灯及诱鱼饵料盒;

在所述过道区的壳体上设置有过道区活动门,在过道区的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网架a、网架b、网架c、网架d及网架e,所述各网架上均设置有逃逸孔,所述各逃逸孔上均设置一个可完全盖住该逃逸孔的盖板,用以启闭逃逸孔;

(1-2)筛选装置检查、清洗与调试

a、检查各网架安装与位置;

b、检查网架上的逃逸孔大小与布设位置及盖板灵活性;

c、检查诱鱼饵料盒数量、布设位置与放入盒内饵料;

d、检查诱鱼灯数量与布设位置;

e、检查供水动力系统,必须保证筛选时鱼群顶流状态下的水流供应;

f、检查水流调节闸门,并关闭;

g、完成上述检查并确认可正常使用后,用清洁海水冲净筛选装置,所述清洁海水的水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1版的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要求;

h、关闭收鱼区活动门与过道区活动门并密封;

(1-3)初筛选预处理及鱼群来源

a、关闭水流调节闸门,将清洁海水灌入筛选装置中,供水区、收鱼区、过道区及暂养区均灌满清洁海水,供水区1的水位高于暂养区的水位;

b、清洁海水:水温18℃-25℃,盐度25-32,ph7.8-8.3,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

c、随机选取同批繁育且同池培育的同生群大黄鱼5000尾以上,要求鳞片和鳍条完整无缺,游动活泼、无病无伤,放入所述暂养区养殖池中,为避免因鱼群过密导致鱼体擦伤,鱼群暂养区养殖池内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按备选大黄鱼的具体体长规格而定,其中平均体长3-5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100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10cm-15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25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25cm以上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50尾/立方米;

d、所述随机选取同批繁育且同池培育的同生群大黄鱼须经停食处理,停食处理时间为2-3天,以排尽鱼体内粪便为准;

e、初选工作在夜间进行,以保持初选场地安静,不受外界干扰,若必须在白天进行,则应遮阳并控制工作场地内的光线,使备选同生群大黄鱼鱼群保持相对安静,室内光照控制在500勒克斯以内;

(1-4)鱼群的初筛选

a、鱼群放入暂养区中并使之保持安静后,逐步开启水流调节闸门,并缓慢提高水流速度,通过水流调节闸门启闭大小调节水流速度,使放入暂养区中的大黄鱼鱼群经短暂适应后均处于顶流状态;

水流方向为:供水区→收鱼区→过道区→暂养区;

鱼群筛选时游动方向为:暂养区→过道区→收鱼区;

供水区水位应始终高于暂养区水位,筛选时的水流速度以筛选前暂养区中的大黄鱼均处于顶流状态为准,待大黄鱼鱼群所有个体均保持顶流状态时,不再提高水流速度;

b、待大黄鱼鱼群适应顶流30分钟后,在收鱼区开启用于诱集鱼群的诱鱼灯,所述灯光强度控制在1500勒克斯-2500勒克斯,诱鱼灯和诱鱼饵料盒悬挂于收鱼区内;

c、诱鱼灯8开启15-30分钟,并确认饵料气息已扩散至暂养区4后,打开所有逃逸孔上的盖板,使各逃逸孔均处于可通行状态;

d、当进入收鱼区的大黄鱼尾数达到备选鱼群总量的5%时,闭合逃逸孔上的盖板、关闭水流调节闸门,终止初选工作,收集进入收鱼区的大黄鱼,完成鱼群的初筛选,此5%大黄鱼尾数为初筛选出来的优质群体数量,即初选率为5%;

(2)终选优质群体

在初筛选优质群体的基础上,即在初筛率5%鱼群的基础上,将初筛选出来优质群体的鱼群个体逐一称重,按个体体重由大到小逐一编号排序,并将体重排序前5%的鱼群个体确定为终选优质群体,即终选对象是初筛选优质群体中的5%个体,终选率为0.25%。

2、所述筛选方法与所述筛选装置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同生群大黄鱼优质群体的筛选。

3、所述筛选方法与所述筛选装置适用于优质亲鱼的筛选,筛选对象为雌性亲鱼时,在所述逃逸能力和体重筛选的基础上,即在所述初选率与/或终选率的基础上,筛选出体色最显金黄色的雌性个体作为优质亲鱼。

4、所述筛选方法可调整同生群大黄鱼优质群体的选择精度,即为提高选择精度,筛选方法所述的初选率由5%调整至1%-5%,所述终选率由0.25%调整至0.01%-0.25%,为降低选择精度,初选率由5%调整至5%-10%,终选率由0.25%调整至0.25%-1%。

5、所述筛选方法可调整优质亲鱼的选择精度,即为提高选择精度,本筛选方法所述的初选率可由5%调整至1%-5%,终选率可由0.25%调整至0.01%-0.25%,为降低选择精度,可将初选率由5%调整至5%-10%,终选率可由0.25%调整至0.25%-1%。

6、所述筛选尺寸受工作场地限制时,则应保证鱼群暂养区按所述最大暂养密度一次至少容纳500尾大黄鱼,并通过制作多套筛选装置,使之容纳备选大黄鱼鱼群的总量至少达到5000尾或以上,以实现同时筛选,一次性完成筛选工作并确保初选可靠性。

7、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主要由:供水区、收鱼区、过道区、暂养区及供水动力系统所组成,供水区、收鱼区、过道区及暂养区顺序连接,所述各连接处呈密封状态,供水动力系统与供水区相连接,在所述供水区与收鱼区之间设置有水流调节闸门,供水区为储水池结构,暂养区为养殖池结构,供水区通过水流调节闸门与收鱼区相连通,收鱼区与过道区相连通,过道区与暂养区相连通;

所述收鱼区的壳体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呈矩形通道式结构,在收鱼区的壳体上设置有收鱼区活动门,所述收鱼区活动门在关闭时呈密封结构,在收鱼区的壳体内安装有水流调节闸门、诱鱼灯及诱鱼饵料盒;

所述诱鱼灯为可调节光质和亮度的诱集鱼群的防水灯具,其布设位置可调;

所述诱鱼饵料盒为用于投放专用饵料的镂空塑料盒,其布设位置可调;

所述过道区的壳体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呈矩形通道式结构,在过道区3的壳体上设置有过道区活动门,所述过道区活动门在关闭时呈密封结构,在过道区的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网架a、网架b、网架c、网架d及网架e,所述过道区3长度应大于最大规格鱼体长度的15倍以上,所述网架相邻间距应大于最大规格鱼体长度的3倍以上,所述网架a、网架b、网架c、网架d及网架e的矩形结构与面积与过道区壳体内断面矩形结构与面积相同;

所述网架a由框架及网片所组成,在所述网片上有5个逃逸孔;

所述网架b由框架及网片所组成,在所述网片上设置有3个逃逸孔;

所述网架c由框架及网片所组成,在所述网片上设置有2个逃逸孔;

所述网架d由框架及网片所组成,在所述网片上设置有1个逃逸孔;

所述网架e由框架及网片所组成,在所述网片上设置有1个逃逸孔;

所述网片为聚乙烯网片,其网目尺寸为鱼体体高的1/10-1/3,所述网片上的各逃逸孔互相随机错位设置,所述逃逸孔仅能容纳1尾最大规格大黄鱼通过,所述逃逸孔均位于水中,在所述各逃逸孔上均设置一个可完全盖住该逃逸孔的盖板,用以启闭逃逸孔。

8、所述相邻网架上逃逸孔的中心连线不与过道区的纵向中心线平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后,有效克服以单一性状为选择目标的群体定向选择方式中所存在的缺陷,从根本上保证了所选大黄鱼优质群体的质量,即所选的大黄鱼群体具有最佳的养殖综合生产性能,从而彻底解决了目前人工筛选严重滞后以及养殖亲体累代自繁导致的种质退化问题。本发明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同生群大黄鱼优质群体的筛选,本发明的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及其筛选装置,具有筛选方法简便直观、装置成本低,所选优质鱼群具有体质强壮、反应灵敏、逃逸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特点。

上述经人工筛选获得的标的优质群体,既可通过强化培育,将其培育成为高质量的优质繁育亲鱼,也可通过驯化培育,将其培育成为引导和带领增殖区同种放流鱼群进入人为预设的索饵场的“头鱼”群体或“首领鱼”群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筛选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主视结构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结构图;

图5:是图3的b-b剖视结构图;

图6:本发明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筛选装置网架a结构图;

图7:本发明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筛选装置网架b结构图;

图8:本发明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筛选装置网架c结构图;

图9:本发明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筛选装置网架d结构图;

图10:本发明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筛选装置网架e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筛选装置的主视结构图;

图12:是图11的俯视结构图。

图1中:1、供水区2、收鱼区3、过道区4、暂养区5、供水动力系统

6、水流调节闸门7、收鱼区活动门8、诱鱼灯9、诱鱼饵料盒

10、过道区活动门11、网架a12、网架b13、网架c

14、网架d15、网架e

图2中:1、供水区2、收鱼区3、过道区4、暂养区

6、水流调节闸门

图3中:1、供水区2、收鱼区3、过道区4、暂养区

5、供水动力系统6、水流调节闸门

7、收鱼区活动门10、过道区活动门

图4、5中:1、供水区2、收鱼区3、过道区4、暂养区

6、水流调节闸门8、诱鱼灯9、诱鱼饵料盒

11、网架a12、网架b13、网架c14、网架d

15、网架e

图6中:11、网架a11a、框架11b、网片11c、逃逸孔

图7中:12、网架b12a、框架12b、网片12c、逃逸孔

图8中:13、网架c13a、框架13b、网片13c、逃逸孔

图9中:14、网架d14a、框架14b、网片14c、逃逸孔

图10中:15、网架e15a、框架15b、网片15c、逃逸孔

图11中:1、供水区2、收鱼区3、过道区4、暂养区

16、阀门17、管道

图12中:1、供水区2、收鱼区3、过道区4、暂养区

5、供水动力系统7、收鱼区活动门10、过道区活动门

16、阀门17、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优质群体是指以同生群大样本鱼群为筛选对象,即同生群鱼群个体总量须大于5000尾,然后通过本发明之筛选方法及筛选装置经人工筛选后所获得的鱼群,称之为达到小概率标准的标的鱼群。

所述达到小概率标准的标的鱼群即为初筛选优质群体与/或终筛选优质群体,达到小概率标准的标的鱼群数量为所选大样本鱼群数量的1%-10%,即初筛选优质群体数量为同生群大样本鱼群数量的1%一10%,称之为初选率;终筛选优质群体为初筛选优质群体数量的1%-10%,称之为终选率;若无特殊要求,二者均以取5%为宜,即以5%为佳。

实施例一

如图1-10所示

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人工筛选方法,它利用海水资源养殖筛选,它包括如下基本方法及步骤:

初筛选优质群体

筛选装置的结构与设置

所述筛选装置由: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暂养区4及供水动力系统5所组成,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及暂养区4顺序连接,所述各连接处呈密封状态,供水动力系统5与供水区1相连接,在所述供水区1与收鱼区2之间设置有水流调节闸门6,供水区1为储水池结构,暂养区4为养殖池结构,供水区1通过水流调节闸门6与收鱼区2相连通,收鱼区2与过道区3相连通,过道区3与暂养区4相连通;

所述收鱼区2的壳体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呈矩形通道式结构,在收鱼区2的壳体上设置有收鱼区活动门7,所述收鱼区活动门7在关闭时呈密封状态,在收鱼区2的壳体内安装有水流调节闸门6、诱鱼灯8及诱鱼饵料盒9;

所述水流调节闸门6用于调节水流速度;

所述诱鱼灯8为可调节光质和亮度的诱集鱼群的防水灯具,其布设位置可调可移;

所述诱鱼饵料盒9为用于投放专用饵料的镂空塑料盒,其布设位置可调可移;

所述过道区3的壳体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呈矩形通道式结构,在过道区3的壳体上设置有过道区活动门10,所述过道区活动门10在关闭时呈密封状态,在过道区3的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网架a11、网架b12、网架c13、网架d14及网架e15,所述过道区3长度应大于最大规格鱼体长度的15倍以上,所述网架间距应大于最大规格鱼体长度的3倍以上,所述网架a11、网架b12、网架c13、网架d14及网架e15的矩形结构与面积与过道区3壳体内断面矩形结构与面积相同;

所述网架a11由框架11a及网片11b所组成,在所述网片11b上随机设置有5个逃逸孔11c;

所述网架b12由框架12a及网片12b所组成,在所述网片12b上随机设置有3个逃逸孔12c;

所述网架c13由框架13a及网片13b所组成,在所述网片13b上随机设置有2个逃逸孔13c;

所述网架d14由框架14a及网片14b所组成,在所述网片14b上随机设置有1个逃逸孔14c;

所述网架e15由框架15a及网片15b所组成,在所述网片15b上随机设置有1个逃逸孔15c;

所述网片为聚乙烯网片,其网目尺寸为鱼体体高的1/10-1/3,所述网片上的各逃逸孔互相随机错位设置,所述逃逸孔仅能容纳1尾最大规格大黄鱼从容通过,所述逃逸孔均位于水中,在所述各逃逸孔上均设置一个可完全盖住该逃逸孔的盖板,用以启闭逃逸孔。

筛选装置检查、清洗与调试

检查各网架安装与位置;

检查网片上的逃逸孔大小与布设位置;

检查诱鱼饵料盒9数量、布设位置与放入盒内饵料;

检查诱鱼灯8数量与布设位置;

检查供水动力系统5,必须保证筛选时鱼群顶流状态下的水流供应;

检查水流调节闸门6,并关闭;

完成上述检查并确认可正常使用后,用清洁海水冲净筛选装置,所述清洁海水的水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1版的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要求;

关闭收鱼区活动门7与过道区活动门10并密封。

初筛选预处理及鱼群来源

关闭水流调节闸门6,将清洁海水灌入筛选装置中,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及暂养区4均灌满清洁海水,供水区1的水位高于暂养区4的水位;

清洁海水:水温18℃-25℃,盐度25-32,ph7.8-8.3,溶氧量不低于4毫克/升;

随机选取同批繁育且同池培育的同生群大黄鱼5000尾以上,要求鳞片和鳍条完整无缺,游动活泼、无病无伤,放入所述暂养区4养殖池中,为避免因鱼群过密导致鱼体擦伤,鱼群暂养区4养殖池内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应按备选大黄鱼的具体体长规格而定,其中平均体长3-5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100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10cm-15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25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25cm以上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50尾/立方米;工作场地受限时,则应保证鱼群暂养区4可按上述密度一次容纳500尾以上大黄鱼,并通过制作多套筛选装置,使之容纳备选大黄鱼鱼群的总量达到5000尾以上,以实现同时筛选,一次性完成筛选工作并确保初选可靠性;

所述随机选取同批繁育且同池培育的同生群大黄鱼须经停食处理,停食处理时间为2-3天,以排尽鱼体内粪便为准;

初选工作在夜间进行,以保持初选场地安静,不受外界干扰,若必须在白天进行,则应遮阳并控制工作场地内的光线,使备选同生群大黄鱼鱼群保持相对安静,室内光照控制在500勒克斯以内。

勒克斯通常简写为lx或lx,又称米烛光,是一个标识照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米面积上的照度,就是1勒克斯。

鱼群的初筛选

鱼群放入暂养区4中并使之保持安静后,逐步开启水流调节闸门6,并缓慢提高水流速度,通过水流调节闸门6启闭大小调节水流速度,可使放入暂养区4中的大黄鱼鱼群经短暂适应后均处于顶流状态;

水流方向为: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暂养区4;

鱼群筛选时游动方向为:暂养区4→过道区3→收鱼区2;

供水区1水位应始终高于暂养区4水位,筛选时的水流速度以筛选前暂养区4中的大黄鱼均处于顶流状态为准,待大黄鱼鱼群所有个体均保持顶流状态时,不再进一步提高水流速度;

待大黄鱼鱼群适应顶流30分钟后,在收鱼区2开启用于诱集鱼群的诱鱼灯8,灯光强度控制在1500lx-2500lx,诱鱼灯8和诱鱼饵料盒9并排悬挂于收鱼区2内水中1/2高度处;

诱鱼灯8开启15-30分钟,并确认饵料气息已扩散至暂养区4后,打开所有逃逸孔上的盖板,使各逃逸孔均处于裸露通行状态;

当进入收鱼区2的大黄鱼尾数达到备选鱼群总量的5%时,随即闭合逃逸孔上的盖板、关闭水流调节闸门6终止初选工作,收集进入收鱼区2的大黄鱼,完成鱼群的初筛选,此5%即为初筛选出来的优质群体,即初选率为5%。

终选优质群体

在初筛选优质群体的基础上,即在初筛率5%鱼群的基础上,将初筛选出来优质群体的鱼群个体逐一称重,按个体体重由大到小逐一编号排序,并将体重排序前5%的鱼群个体确定为终选优质群体,即终选对象为初筛选优质群体中的5%个体,终选率为0.25%。

本筛选方法与筛选装置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同生群大黄鱼优质群体的筛选。

本筛选方法可调整同生群大黄鱼优质群体的选择精度,即为提高选择精度,本筛选方法所述的每次筛选率也可由5%调整至1%-5%,即终选率可由0.25%调整至0.01%-0.25%,为降低选择精度,也可将每次筛选率由5%调整至5%-10%,即终选率可由0.25%调整至0.25%-1%。

本筛选方法与筛选装置适用于优质亲鱼的筛选,筛选对象为雌性亲鱼时,在所述逃逸能力和体重遴选的基础上,即在所述初筛率与/或终选率的基础上,筛选出体色最显金黄色的雌性个体作为优质亲鱼。

一种大黄鱼优质群体的筛选装置,所述筛选装置由: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暂养区4及供水动力系统5所组成,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及暂养区4顺序连接,所述各连接处呈密封状态,供水动力系统5与供水区1相连接,在靠近供水区1的收鱼区2内设置有水流调节闸门6,供水区1为储水池结构,暂养区4为养殖池结构,供水区1通过水流调节闸门6与收鱼区2相连通,收鱼区2与过道区3相连通,过道区3与暂养区4相连通;

所述收鱼区2的壳体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呈矩形通道式结构,在收鱼区2的壳体上设置有收鱼区活动门7,所述收鱼区活动门7在关闭时呈密封结构,在收鱼区2的壳体内安装有水流调节闸门6、诱鱼灯8及诱鱼饵料盒9;

所述诱鱼灯8为可调节光质和亮度的诱集鱼群的防水灯具,其布设位置可调可移;

所述诱鱼饵料盒9为用于投放专用饵料的镂空塑料盒,其布设位置可调可移;

所述过道区3的壳体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呈矩形通道式结构,在过道区3的壳体上设置有过道区活动门10,所述过道区活动门10在关闭时呈密封结构,在过道区3的壳体内固定安装有网架a11、网架b12、网架c13、网架d14及网架e15,所述过道区3长度应大于最大规格鱼体长度的15倍以上,所述网架间距应大于最大规格鱼体长度的3倍以上,所述网架a11、网架b12、网架c13、网架d14及网架e15的矩形结构与面积与过道区3壳体内断面矩形结构与面积相同;

所述网架a11由框架11a及网片11b所组成,在所述网片11b上随机设置有5个逃逸孔11c;

所述网架b12由框架12a及网片12b所组成,在所述网片12b上随机设置有3个逃逸孔12c;

所述网架c13由框架13a及网片13b所组成,在所述网片13b上随机设置有2个逃逸孔13c;

所述网架d14由框架14a及网片14b所组成,在所述网片14b上随机设置有1个逃逸孔14c;

所述网架e15由框架15a及网片15b所组成,在所述网片15b上随机设置有1个逃逸孔15c;

所述网片为聚乙烯网片,其网目尺寸为鱼体体高的1/10-1/3,所述网片上的各逃逸孔互相随机错位设置,所述逃逸孔仅能容纳1尾最大规格大黄鱼从容通过,所述逃逸孔均位于水中,在所述各逃逸孔上均设置一个可完全盖住该逃逸孔的盖板,用以启闭逃逸孔。

本发明根据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将p值等于0.05作为农业试验研究中的小概率标准之一,也就是说可将p值等于0.05视为大样本水平下优质群体的遴选阈值,即根据选择目标,淘汰其中95%的个体,将余下的5%个体归为初选与/或终选的优质群体。

本发明适用于不同生长阶段同生群大黄鱼优质群体的筛选,本发明可根据实际需求,适当调整同生群大黄鱼优质群体的选择精度,即为提高选择精度可由各选择阶段所示的95%淘汰率调整至99%,为降低选择精度也可由各选择阶段所示的95%淘汰率调整至90%,即为提高选择精度可将95%的淘汰率调整至99%,反之则可将95%的淘汰率调整至90%。

本发明利用大黄鱼所具有的结群生活、逆水顶流和“网破鱼逃”习性,并辅以灯光、饵料诱引作用,吸引人工培育的同生群优质强壮个体迅速游经筛选装置连续设置的五道网架,五道网架从鱼群暂养区由近及远依次设置,并分别在每道网架上设置5个逃逸孔、3个逃逸孔,2个逃逸孔、1个逃逸孔和1个逃逸孔,每个逃逸孔仅可容1尾大黄鱼从容通过,相邻网片间的逃逸孔连线不与筛选装置的水平纵向中心轴线平行,且可人为控制每个逃逸孔的启闭,并将首选进入收鱼区前5%的个体确定为初选优质群体,收鱼区内置饵料和诱鱼灯具。

网架具体制作方法为:裁取与筛选装置内截面大小等宽等高的聚乙烯网片,外镶边框制成聚乙烯网架后,无缝固定于图1所示的筛选装置内,所选聚乙烯网片的网目尺寸控制在鱼体体高的1/10-1/3,边框所用材质要求无毒无害,可以是木板、塑料板、钢材、橡胶板中的一种,固定后用手术剪刀在聚乙烯网架内剪出仅可容1尾鱼从容通过的,并用光滑钢圈固定成型的逃逸孔,每个逃逸孔外挂一个可完全盖住逃逸孔的盖板,盖板为内镶聚乙烯网片的光滑钢圈,用以启闭逃逸孔,各相邻逃逸孔的连线不与装置的水平纵向中心轴线平行。

收集初选优质群体,编号后逐一称重,并由大到小依次排序,将初选优质群体中体重排序前5%的个体确定为最终入选的终选优质群体。

整个筛选装置主要包含:供水区、收鱼区、过道区、暂养区四个区域,其主要功能分别为:

暂养区:用于暂养备选鱼群,为避免因鱼群过密导致鱼体擦伤,鱼群最大暂养密度应按备选大黄鱼的具体体长规格而定,其中平均体长3-5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100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10cm-15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25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25cm以上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50尾/立方米;

过道区:用于鱼群中优质个体的初选。过道区总长要求为鱼体长度的15倍以上,在过道区内固定5道网架,网架相邻之间间距为鱼体长度的3倍以上,且相邻网架之间逃逸孔间的连线不与装置的水平纵向中心轴线平行,初选时每个逃逸孔均处于水位以下。

收鱼区:用于诱集与收集鱼群,在收鱼区设置用于投放饵料的诱鱼饵料盒和可调节光质和亮度以诱集鱼群的诱鱼灯具,诱鱼饵料盒为镂空塑料盒,诱鱼灯具为防水灯具,镂空塑料盒和防水灯具的布设位置可调可移。

供水区:设置水泵供水系统,用于提供水流及流速,控制、调节遴选时的水流速度,使遴选前暂养区的黄姑鱼均能处于顶流状态。

水流方向为:供水区→收鱼区→过道区→暂养区。

鱼群筛选时游动方向为:暂养区→过道区→收鱼区。

水位:在筛选中,供水区水位应始终高于暂养区水位10-20厘米以上。

为避免因鱼群过密导致鱼体擦伤,鱼群暂养区内备选鱼群的最大暂养密度应按备选大黄鱼鱼群的具体体长规格而定,其中平均体长3-5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100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10cm-15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25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25cm以上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50尾/立方米,若工作场地条件允许,应确保鱼群暂养区可按上述最大暂养密度容纳5000尾以上的备选鱼群,若工作场地条件受限,则也应保证鱼群暂养区可按上述此密度一次容纳500尾以上大黄鱼,并通过制作多个装置框架,使鱼群暂养区内备选鱼群的总量达到5000尾以上,以一次性完成初选工作并确保筛选可靠性。

检查筛选装置内聚乙烯网架安装的牢固程度,以及逃逸孔大小与布设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镂空塑料盒是否完好,防水灯具和水泵供水系统能否正常运行。

养殖场内随机选取同批繁育且同池培育的大黄鱼同生群健壮个体5000尾以上,要求体质健壮、鳞片和鳍条完整无缺,游动活泼、无病无伤。

将经停食处理排空体内粪便后的备选鱼群,放入图1所示的鱼群暂养区内,为避免因鱼群过密导致鱼体擦伤,暂养区内鱼群最大暂养密度应按备选大黄鱼的具体体长规格而定,其中平均体长3-5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100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10cm-15cm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250尾/立方米,平均体长25cm以上的鱼群最大暂养密度不得超过50尾/立方米。

实施例二

如图11-12所示,筛选装置还可以是如下结构形式。

所述筛选装置由:供水区1、收鱼区2、过道区3、暂养区4、供水动力系统5、阀门16及管道17所组成,供水动力系统5与供水区1相连接并连通,供水区1通过阀门16及管道17与收鱼区2相连接并连通,收鱼区2与过道区3相连接并连通,过道区3与暂养区4相连接并连通,所述各连接处呈密封状态,供水区1为储水池结构,暂养区4为养殖池结构。

所述收鱼区2的壳体由透明材料制作而成,呈矩形通道式结构,在收鱼区2的壳体上设置有收鱼区活动门7,所述收鱼区活动门7在关闭时呈密封状态,在收鱼区2的壳体内安装有诱鱼灯8与诱鱼饵料盒9。

所述阀门16用于调节水流速度。

本实施例二中阀门16作用、使用方法与实施例一中的水流调节闸门6相同。

本实施例二中筛选装置的其他结构及筛选操作方法、使用步骤与实施例一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