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鸡枞菌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22221阅读:87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
技术领域
,尤其是一种人工鸡枞菌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鸡枞菌是四大名菌之一,在食用野生菌中为珍品。鸡枞菌肉厚肥硕,质细丝白,味道鲜甜香脆。含人体所必须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钙、磷、核黄酸等物质。鸡枞菌可单料为菜、还能与蔬菜、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搭配,无论炒、炸、腌、煎、拌、烩、烤、焖,清蒸或做汤,其滋味都很鲜,为菌中之冠。鸡枞菌仅西南、东南几省及台湾的一些地区出产,因其野生产量低而价格较高。鸡枞菌不仅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益胃、清神、治痔及降血脂等作用,还具有养血润燥、健脾和胃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食欲不振、久泻不止、痔疮下血诸症,是我国传统的药用真菌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土地种植过程中农药的大量施用,特别是人类在利益的驱使下对野生鸡枞菌的破坏性采挖,使得鸡枞菌的产量和质量都大幅下降,价格不断攀升,从而加剧了无序性采挖,形成了恶性循环。鸡枞菌和绝大多数野生菌类的生长机理有极大差异,生理特性很特殊,鸡枞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和白蚁进化为共生生态系统,鸡枞菌依赖于白蚁为其营造的白蚁巢菌圃,白蚁该鸡枞菌提供了其需要的多种营养成分。目前,鸡枞菌人工培养通常是采用培养基培养,再转移至土壤中进行种植的方法,如cn104387138a(种植鸡枞菌的培养包生产及人工种植鸡枞菌的方法),此类方法由于鸡枞菌对环境要求极高,导致培养料中的营养特征不符合其特性要求时难以出菇,即使能够成功出菇,也需要大量符合鸡枞菌生长要求的土壤才能进行栽培,导致鸡枞菌栽培难以大规模进行,产量难以提高,为了增加鸡枞菌出菇率及产量,通常在鸡枞菌生长过程中加入白蚁、白蚁巢相关提取物,如cn105474995a(一种野生鸡枞菌的栽培驯化方法),但是白蚁、白蚁巢相关提取物获取较有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制约了鸡枞菌产业的发展。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鸡枞菌栽培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1)从鸡枞菌营养体上分离得到菌丝体;(2)将菌丝体接种至鸡枞菌培养基中;(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22-26℃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培养基;(4)按照重量份,称取巨菌草35-45份、豆渣45-50份、蛋白胨10-12份、葡萄糖4-8份、果糖6-10份、维生素a1-2份、水25-35份,打碎后混合均匀,用碳酸、磷酸混合溶液调节ph至6-6.5,得到鸡枞菌生长基,将生长基分装成袋,每袋生长基中心放入一个中空玉米芯,玉米芯中用生长基填满,使生长基袋中的环境更贴近于白蚁巢周围环境,更适宜鸡枞菌生长;(5)将培养基中的菌丝接种至生长基袋中的玉米芯上方,利于菌丝通风透气及吸收养分,将生长基袋在室内培养,控制室内温度23-25℃、湿度89-93%、昼夜温差5-6℃,保持室内黑暗培养50-55d,是菌丝得到充分的生长,提高出菇率;(6)称取巨菌草15-18份、豆渣15-18份、蛋白胨8-10份、葡萄糖6-10份,打碎后搅拌均匀,覆盖在生长基袋表面,厚度0.5-1.5cm,以补充生长基中被消耗的养分;(7)继续培养,控制环境温度27-29℃、空气湿度86-88%、昼夜温差在8-10℃,日间光照强度控制在150-200lux,夜间保持黑暗,使环境更贴近于鸡枞菌的自然生长环境,直至采收;(8)当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收。所述鸡枞菌培养基,其成分按重量份计为,去皮马铃薯浆120-160份、葡萄糖14-18份、果糖4-6份、琼脂8-12份、维生素a3-4份、蛋白胨8-14份,蛋白粉15-20份。所述蛋白粉,是大豆蛋白粉。优选,所述蛋白粉,其中含有大豆蛋白65-78%、乳清蛋白22-35%。所述培养基,还加入了0.04-0.1%的蛋白酶。所述步骤(4),是先称取巨菌草、豆渣、蛋白胨、水,混合均匀后打碎,再与葡萄糖、果糖、维生素a充分混匀,再用碳酸、磷酸混合溶液调节ph至6-6.5,得到鸡枞菌生长基,将生长基分装成袋,每袋生长基中心放入一个中空玉米芯,玉米芯中用生长基填满。所述步骤(4),所称取的所有组分,均经过紫外线照射灭菌。所述步骤(4),是按照3.5-5kg/袋来分装生长基。所述步骤(7),每日向每袋生长基中加入10-15%的蛋白粉溶液40-50ml。保证鸡枞菌生长过程中养分充足。所述步骤(7),所用蛋白粉中,各种蛋白按重量份计为,大豆蛋白30-36份、乳清蛋白18-22份、鱼蛋白8-10份、动物血蛋白5-8份。使其中氨基酸配比更贴近于白蚁巢菌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本发明使用了巨菌草、豆渣、蛋白胨、碳酸、磷酸、葡萄糖、果糖、维生素a、中空玉米芯等原料来代替常用的白蚁、白蚁巢相关提取物,并模拟野外鸡枞菌的生长环境,不使用白蚁、白蚁巢相关提取物,提高了鸡枞菌出菇率及产量,降低了鸡枞菌的生产成本及培养原料获取难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实施例1一种人工鸡枞菌栽培方法:(1)从鸡枞菌营养体上分离得到菌丝体;(2)将菌丝体接种至鸡枞菌培养基中;(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24℃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培养基;(4)称取巨菌草40kg、豆渣47.5kg、蛋白胨11kg、葡萄糖6kg、果糖8kg、维生素a1.5kg、水30kg,打碎后混合均匀,用碳酸、磷酸混合溶液调节ph至6.2,得到鸡枞菌生长基,按照4.25kg/袋将生长基分装成袋,每袋生长基中心放入一个中空玉米芯,玉米芯中用生长基填满,使生长基袋中的环境更贴近于白蚁巢周围环境,更适宜鸡枞菌生长;(5)将培养基中的菌丝接种至生长基袋中的玉米芯上方,利于菌丝通风透气及吸收养分,将生长基袋在室内培养,控制室内温度4℃、湿度91%、昼夜温差5.5℃,保持室内黑暗培养52.5d,是菌丝得到充分的生长,提高出菇率;(6)称取巨菌草16.5kg、豆渣16.5kg、蛋白胨9kg、葡萄糖8kg,打碎后搅拌均匀,覆盖在生长基袋表面,厚度0.5-1.5cm,以补充生长基中被消耗的养分;(7)继续培养,控制环境温度28℃、空气湿度87%、昼夜温差在9℃,日间光照强度控制在150-200lux,夜间保持黑暗,使环境更贴近于鸡枞菌的自然生长环境,直至采收;(8)当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收。所述鸡枞菌培养基,是取去皮马铃薯浆140g、葡萄糖16g、果糖5g、琼脂10g、维生素a3.5g、蛋白胨11g、大豆蛋白粉17.5g,混合而成。实施例2一种人工鸡枞菌栽培方法:(1)从鸡枞菌营养体上分离得到菌丝体;(2)将菌丝体接种至鸡枞菌培养基中;(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22℃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培养基;(4)称取巨菌草35kg、豆渣45kg、蛋白胨10kg、葡萄糖4kg、果糖6kg、维生素a1kg、水25kg,打碎后混合均匀,用碳酸、磷酸混合溶液调节ph至6,得到鸡枞菌生长基,按照3.5kg/袋将生长基分装成袋,每袋生长基中心放入一个中空玉米芯,玉米芯中用生长基填满,使生长基袋中的环境更贴近于白蚁巢周围环境,更适宜鸡枞菌生长;(5)将培养基中的菌丝接种至生长基袋中的玉米芯上方,利于菌丝通风透气及吸收养分,将生长基袋在室内培养,控制室内温度23℃、湿度89%、昼夜温差5℃,保持室内黑暗培养50d,是菌丝得到充分的生长,提高出菇率;(6)称取巨菌草15份、豆渣15份、蛋白胨8份、葡萄糖6份,打碎后搅拌均匀,覆盖在生长基袋表面,厚度0.5cm,以补充生长基中被消耗的养分;(7)继续培养,控制环境温度27℃、空气湿度86%、昼夜温差在8℃,日间光照强度控制在150-200lux,夜间保持黑暗,使环境更贴近于鸡枞菌的自然生长环境,直至采收;(8)当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收。所述鸡枞菌培养基,是取去皮马铃薯浆120g、葡萄糖14g、果糖4g、琼脂8g、维生素a3g、蛋白胨8g、大豆蛋白粉15g,混合而成。实施例3一种人工鸡枞菌栽培方法:(1)从鸡枞菌营养体上分离得到菌丝体;(2)将菌丝体接种至鸡枞菌培养基中;(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26℃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培养基;(4)称取巨菌草45kg、豆渣50kg、蛋白胨12kg、葡萄糖8kg、果糖10kg、维生素a2kg、水35kg,打碎后混合均匀,用碳酸、磷酸混合溶液调节ph至6.5,得到鸡枞菌生长基,按照5kg/袋将生长基分装成袋,每袋生长基中心放入一个中空玉米芯,玉米芯中用生长基填满,使生长基袋中的环境更贴近于白蚁巢周围环境,更适宜鸡枞菌生长;(5)将培养基中的菌丝接种至生长基袋中的玉米芯上方,利于菌丝通风透气及吸收养分,将生长基袋在室内培养,控制室内温度25℃、湿度93%、昼夜温差6℃,保持室内黑暗培养55d,是菌丝得到充分的生长,提高出菇率;(6)按照重量kg,称取巨菌草18kg、豆渣18kg、蛋白胨10kg、葡萄糖10kg,打碎后搅拌均匀,覆盖在生长基袋表面,厚度1.5cm,以补充生长基中被消耗的养分;(7)继续培养,控制环境温度29℃、空气湿度88%、昼夜温差在10℃,日间光照强度控制在150-200lux,夜间保持黑暗,使环境更贴近于鸡枞菌的自然生长环境,直至采收;(8)当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收。所述鸡枞菌培养基,是取去皮马铃薯浆160g、葡萄糖18g、果糖6g、琼脂12g、维生素a4g、蛋白胨14g、大豆蛋白粉20g,混合而成。实施例4一种人工鸡枞菌栽培方法:(1)从鸡枞菌营养体上分离得到菌丝体;(2)将菌丝体接种至鸡枞菌培养基中;(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24℃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培养基;(4)称取巨菌草40kg、豆渣47.5kg、蛋白胨11kg、葡萄糖6kg、果糖8kg、维生素a1.5kg、水30kg,打碎后混合均匀,用碳酸、磷酸混合溶液调节ph至6.2,得到鸡枞菌生长基,按照4.25kg/袋将生长基分装成袋,每袋生长基中心放入一个中空玉米芯,玉米芯中用生长基填满,使生长基袋中的环境更贴近于白蚁巢周围环境,更适宜鸡枞菌生长;(5)将培养基中的菌丝接种至生长基袋中的玉米芯上方,利于菌丝通风透气及吸收养分,将生长基袋在室内培养,控制室内温度4℃、湿度91%、昼夜温差5.5℃,保持室内黑暗培养52.5d,是菌丝得到充分的生长,提高出菇率;(6)称取巨菌草16.5kg、豆渣16.5kg、蛋白胨9kg、葡萄糖8kg,打碎后搅拌均匀,覆盖在生长基袋表面,厚度0.5-1.5cm,以补充生长基中被消耗的养分;(7)继续培养,控制环境温度28℃、空气湿度87%、昼夜温差在9℃,日间光照强度控制在150-200lux,夜间保持黑暗,使环境更贴近于鸡枞菌的自然生长环境,直至采收;(8)当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收。所述鸡枞菌培养基,是取去皮马铃薯浆140g、葡萄糖16g、果糖5g、琼脂10g、维生素a3.5g、蛋白胨11g、蛋白粉17.5g,混合而成。所用蛋白粉含有大豆蛋白71.5%、乳清蛋白28.5%。实施例5一种人工鸡枞菌栽培方法:(1)从鸡枞菌营养体上分离得到菌丝体;(2)将菌丝体接种至鸡枞菌培养基中;(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24℃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培养基;(4)称取巨菌草40kg、豆渣47.5kg、蛋白胨11kg、葡萄糖6kg、果糖8kg、维生素a1.5kg、水30kg,打碎后混合均匀,用碳酸、磷酸混合溶液调节ph至6.2,得到鸡枞菌生长基,按照4.25kg/袋将生长基分装成袋,每袋生长基中心放入一个中空玉米芯,玉米芯中用生长基填满,使生长基袋中的环境更贴近于白蚁巢周围环境,更适宜鸡枞菌生长;(5)将培养基中的菌丝接种至生长基袋中的玉米芯上方,利于菌丝通风透气及吸收养分,将生长基袋在室内培养,控制室内温度4℃、湿度91%、昼夜温差5.5℃,保持室内黑暗培养52.5d,是菌丝得到充分的生长,提高出菇率;(6)称取巨菌草16.5kg、豆渣16.5kg、蛋白胨9kg、葡萄糖8kg,打碎后搅拌均匀,覆盖在生长基袋表面,厚度0.5-1.5cm,以补充生长基中被消耗的养分;(7)继续培养,控制环境温度28℃、空气湿度87%、昼夜温差在9℃,日间光照强度控制在150-200lux,夜间保持黑暗,使环境更贴近于鸡枞菌的自然生长环境,直至采收;(8)当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收。所述鸡枞菌培养基,是取去皮马铃薯浆140g、葡萄糖16g、果糖5g、琼脂10g、维生素a3.5g、蛋白胨11g、大豆蛋白粉17.5g,混合后再加入0.07%的蛋白酶,即得。实施例6一种人工鸡枞菌栽培方法:(1)从鸡枞菌营养体上分离得到菌丝体;(2)将菌丝体接种至鸡枞菌培养基中;(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24℃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培养基;(4)先称取巨菌草40kg、豆渣47.5kg、蛋白胨11kg、水30kg,混合均匀后打碎,再加入葡萄糖6kg、果糖8kg、维生素a1.5kg混合均匀,用碳酸、磷酸混合溶液调节ph至6.2,得到鸡枞菌生长基,按照4.25kg/袋将生长基分装成袋,每袋生长基中心放入一个中空玉米芯,玉米芯中用生长基填满,使生长基袋中的环境更贴近于白蚁巢周围环境,更适宜鸡枞菌生长;(5)将培养基中的菌丝接种至生长基袋中的玉米芯上方,利于菌丝通风透气及吸收养分,将生长基袋在室内培养,控制室内温度4℃、湿度91%、昼夜温差5.5℃,保持室内黑暗培养52.5d,是菌丝得到充分的生长,提高出菇率;(6)称取巨菌草16.5kg、豆渣16.5kg、蛋白胨9kg、葡萄糖8kg,打碎后搅拌均匀,覆盖在生长基袋表面,厚度0.5-1.5cm,以补充生长基中被消耗的养分;(7)继续培养,控制环境温度28℃、空气湿度87%、昼夜温差在9℃,日间光照强度控制在150-200lux,夜间保持黑暗,使环境更贴近于鸡枞菌的自然生长环境,直至采收;(8)当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收。所述鸡枞菌培养基,是取去皮马铃薯浆140g、葡萄糖16g、果糖5g、琼脂10g、维生素a3.5g、蛋白胨11g、大豆蛋白粉17.5g,混合而成。实施例7一种人工鸡枞菌栽培方法:(1)从鸡枞菌营养体上分离得到菌丝体;(2)将菌丝体接种至鸡枞菌培养基中;(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24℃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培养基;(4)称取巨菌草40kg、豆渣47.5kg、蛋白胨11kg、葡萄糖6kg、果糖8kg、维生素a1.5kg、水30kg,使用紫外线进行照射灭菌,然后打碎并混合均匀,用碳酸、磷酸混合溶液调节ph至6.2,得到鸡枞菌生长基,按照4.25kg/袋将生长基分装成袋,每袋生长基中心放入一个中空玉米芯,玉米芯中用生长基填满,使生长基袋中的环境更贴近于白蚁巢周围环境,更适宜鸡枞菌生长;(5)将培养基中的菌丝接种至生长基袋中的玉米芯上方,利于菌丝通风透气及吸收养分,将生长基袋在室内培养,控制室内温度4℃、湿度91%、昼夜温差5.5℃,保持室内黑暗培养52.5d,是菌丝得到充分的生长,提高出菇率;(6)称取巨菌草16.5kg、豆渣16.5kg、蛋白胨9kg、葡萄糖8kg,打碎后搅拌均匀,覆盖在生长基袋表面,厚度0.5-1.5cm,以补充生长基中被消耗的养分;(7)继续培养,控制环境温度28℃、空气湿度87%、昼夜温差在9℃,日间光照强度控制在150-200lux,夜间保持黑暗,使环境更贴近于鸡枞菌的自然生长环境,直至采收;(8)当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收。所述鸡枞菌培养基,是取去皮马铃薯浆140g、葡萄糖16g、果糖5g、琼脂10g、维生素a3.5g、蛋白胨11g、大豆蛋白粉17.5g,混合而成。实施例8一种人工鸡枞菌栽培方法:(1)从鸡枞菌营养体上分离得到菌丝体;(2)将菌丝体接种至鸡枞菌培养基中;(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24℃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培养基;(4)称取巨菌草40kg、豆渣47.5kg、蛋白胨11kg、葡萄糖6kg、果糖8kg、维生素a1.5kg、水30kg,打碎后混合均匀,用碳酸、磷酸混合溶液调节ph至6.2,得到鸡枞菌生长基,按照4.25kg/袋将生长基分装成袋,每袋生长基中心放入一个中空玉米芯,玉米芯中用生长基填满,使生长基袋中的环境更贴近于白蚁巢周围环境,更适宜鸡枞菌生长;(5)将培养基中的菌丝接种至生长基袋中的玉米芯上方,利于菌丝通风透气及吸收养分,将生长基袋在室内培养,控制室内温度4℃、湿度91%、昼夜温差5.5℃,保持室内黑暗培养52.5d,是菌丝得到充分的生长,提高出菇率;(6)称取巨菌草16.5kg、豆渣16.5kg、蛋白胨9kg、葡萄糖8kg,打碎后搅拌均匀,覆盖在生长基袋表面,厚度0.5-1.5cm,以补充生长基中被消耗的养分;(7)继续培养,控制环境温度28℃、空气湿度87%、昼夜温差在9℃,日间光照强度控制在150-200lux,夜间保持黑暗,每日向每袋生长基中加入12.5%的蛋白粉溶液45ml,使环境更贴近于鸡枞菌的自然生长环境,直至采收,所用蛋白粉中,各种蛋白按重量份计为,大豆蛋白33份、乳清蛋白20份、鱼蛋白9份、动物血蛋白6.5份;(8)当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收。所述鸡枞菌培养基,是取去皮马铃薯浆140g、葡萄糖16g、果糖5g、琼脂10g、维生素a3.5g、蛋白胨11g、大豆蛋白粉17.5g,混合而成。对比例1一种人工鸡枞菌栽培方法:(1)从鸡枞菌营养体上分离得到菌丝体;(2)将菌丝体接种至鸡枞菌培养基中;(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24℃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培养基;(4)称取玉米芯粉100kg,杂粮粉17.5kg,蔗糖2.75kg,氨基酸2.75kg,甲酸钠2.5kg,石膏粉2.75kg,水15kg,混合均匀,得到鸡枞菌生长基,按照4.25kg/袋将生长基分装成袋;(5)将培养基中的菌丝接种至生长基袋中,将生长基袋在室内培养,控制室内温度4℃、湿度91%、昼夜温差5.5℃,保持室内黑暗培养52.5d,是菌丝得到充分的生长,提高出菇率;(6)称取巨菌草16.5kg、豆渣16.5kg、蛋白胨9kg、葡萄糖8kg,打碎后搅拌均匀,覆盖在生长基袋表面,厚度0.5-1.5cm,以补充生长基中被消耗的养分;(7)继续培养,控制环境温度28℃、空气湿度87%、昼夜温差在9℃,日间光照强度控制在150-200lux,夜间保持黑暗,使环境更贴近于鸡枞菌的自然生长环境,直至采收;(8)当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收。所述鸡枞菌培养基,是取土豆100g,葡萄糖15g,琼脂15g,蛋白胨7.5g,乳酸钙3g,kh2po43g,水1000g,混合而成。与实施例1相较,本对比例采用了常规的鸡枞菌培养基与生长基。对比例2一种人工鸡枞菌栽培方法:(1)从鸡枞菌营养体上分离得到菌丝体;(2)将菌丝体接种至鸡枞菌培养基中;(3)将接种后的培养基,24℃恒温培养,直至菌丝长满培养基;(4)称取木屑25kg、可溶性酒精糟22.5kg、不溶性酒精糟22.5kg、麸皮20kg、白蚁排积物10kg、水120kg,打碎后混合均匀,得到鸡枞菌生长基,按照4.25kg/袋将生长基分装成袋;(5)将培养基中的菌丝接种至生长基袋中的玉米芯上方,利于菌丝通风透气及吸收养分,将生长基袋在室内培养,控制室内温度4℃、湿度91%、昼夜温差5.5℃,保持室内黑暗培养52.5d,是菌丝得到充分的生长,提高出菇率;(6)称取巨菌草16.5kg、豆渣16.5kg、蛋白胨9kg、葡萄糖8kg,打碎后搅拌均匀,覆盖在生长基袋表面,厚度0.5-1.5cm,以补充生长基中被消耗的养分;(7)继续培养,控制环境温度28℃、空气湿度87%、昼夜温差在9℃,日间光照强度控制在150-200lux,夜间保持黑暗,使环境更贴近于鸡枞菌的自然生长环境,直至采收;(8)当菌盖将要伸直,尚未完全展开时,采收。所述鸡枞菌培养基,是取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g、可溶性酒精糟1240g,混合而成。与实施例1相较,本对比例采用了常规的鸡枞菌培养基,加有白蚁排积物的生长基。将实施例1-8、对比例1-2进行对比:出菇率(%)收获率(%)产量(kg/(亩*年))实施例191.892.57800实施例289.689.27400实施例390.488.77600实施例492.593.48200实施例595.494.68800实施例692.293.78600实施例792.089.98100实施例892.297.69300对比例182.178.65400对比例293.492.88200实施例1在产量、出菇率、收获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使用常规鸡枞菌培养基与生长基的对比例1,说明本发明使用的培养基、生长基配方更适合鸡枞菌生长。与使用常规的鸡枞菌培养基与添加了白蚁排积物生长基的对比例1相较,实施例1在产量、出菇率、收获率等方面略有不如,但相差无几,说明本发明的方法已经能代替使用白蚁、白蚁巢相关提取物培养鸡枞菌的方法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