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南方山区魔芋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94390阅读:7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魔芋种植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南方山区魔芋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总称[}2},主要产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是原产地之一,该属适宜生长在海拔250-2500m山地、邱岭地带。其在云南、贵州、福建、四川等省山区均有分布。魔芋在我国有很悠久的食用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加工制成的魔芋粉具备很好的凝胶性、持水性、复配性、高粘性以及稳定性等,已在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医药业、口用化工、轻纺印染、电子工业和石油钻探等行业广泛应用。魔芋虽然成活率高,种植方法简单,但是魔芋在山区种植时,其产量较低,影响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南方山区魔芋的种植方法。一种南方山区魔芋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选择低山南坡的疏林带作为魔芋的种植地,土壤为沙壤土,土壤深翻后,每亩施底肥6600-7000kg,其中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复合肥34-39份、农家肥28-35份、1,2-环己二胺四乙酸0.1-0.4份、尿苷酸二钠0.6-0.9份、丁基黄原酸钾0.3-0.5份、腐殖酸14-18份;(2)选择重量在550-600g的球茎,将其从顶芽纵向切成10-12块,每块均带芽,作为种芋,将种芋放置在浸泡液中浸泡处理2-3小时后,将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控制箱内温度为25-28℃,每天光照处理11-13小时,3-5天后,育苗完成,其中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正钒酸钠2-5份、五甲溴铵1-3份、dl-肉碱盐酸盐4-7份、水320-380份;(3)每亩种植3.8-4.2千株幼苗,每隔60-70天,在原覆土的基础上培混合土2-4cm,其中混合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种植地沙壤土65-75份、蛭石11-15份、乙二酸二铵盐0.1-0.5份、硼酸锌0.4-0.8份。具体地,步骤(1)中土壤深翻的深度为25-35cm。具体地,步骤(2)中浸泡液的使用时的温度为35-40℃。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南方山区魔芋的种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可保证魔芋植株具有较高的存活率,并且可有效的提升魔芋的生长系数,进而极大地提升了魔芋的产量。步骤(1)中提供的底肥,营养丰富,其中的1,2-环己二胺四乙酸、尿苷酸二钠、丁基黄原酸钾协同作用后,可有效的提升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可长久的使得土壤不会出现板结的现象,并且其还有稳定土壤ph的作用,可有效的防止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成沉淀;步骤(2)中提供的浸泡液,其中的有效成分协同作用后,可有效的降低种芋中发芽抑制剂的活性,提升种芋的存活率,并且其能提升种芋外壁上小绒根的生长,有效的促进了种芋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进而提高了魔芋的产量;魔芋叶柄粗脆且根上生,因此需要及时培土,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土,不仅能为魔芋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并且其还能有效的避免病虫微生物对魔芋的叶柄造成伤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这些举例性实施方式的用途和目的仅用来例举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构成任何形式的任何限定,更非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局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南方山区魔芋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选择低山南坡的疏林带作为魔芋的种植地,土壤为沙壤土,土壤深翻后,每亩施底肥6600kg,其中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复合肥34份、农家肥28份、1,2-环己二胺四乙酸0.1份、尿苷酸二钠0.6份、丁基黄原酸钾0.3份、腐殖酸14份;(2)选择重量在550g的球茎,将其从顶芽纵向切成10块,每块均带芽,作为种芋,将种芋放置在浸泡液中浸泡处理2小时后,将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控制箱内温度为25℃,每天光照处理11小时,3天后,育苗完成,其中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正钒酸钠2份、五甲溴铵1份、dl-肉碱盐酸盐4份、水320份;(3)每亩种植3.8千株幼苗,每隔60天,在原覆土的基础上培混合土2cm,其中混合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种植地沙壤土65份、蛭石11份、乙二酸二铵盐0.1份、硼酸锌0.4份。具体地,步骤(1)中土壤深翻的深度为25cm。具体地,步骤(2)中浸泡液的使用时的温度为35℃。实施例2一种南方山区魔芋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选择低山南坡的疏林带作为魔芋的种植地,土壤为沙壤土,土壤深翻后,每亩施底肥6800kg,其中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复合肥36份、农家肥30份、1,2-环己二胺四乙酸0.2份、尿苷酸二钠0.8份、丁基黄原酸钾0.4份、腐殖酸16份;(2)选择重量在580g的球茎,将其从顶芽纵向切成11块,每块均带芽,作为种芋,将种芋放置在浸泡液中浸泡处理2.5小时后,将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控制箱内温度为27℃,每天光照处理12小时,4天后,育苗完成,其中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正钒酸钠3份、五甲溴铵2份、dl-肉碱盐酸盐5份、水340份;(3)每亩种植4千株幼苗,每隔65天,在原覆土的基础上培混合土3cm,其中混合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种植地沙壤土70份、蛭石13份、乙二酸二铵盐0.3份、硼酸锌0.6份。具体地,步骤(1)中土壤深翻的深度为30cm。具体地,步骤(2)中浸泡液的使用时的温度为38℃。实施例3一种南方山区魔芋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选择低山南坡的疏林带作为魔芋的种植地,土壤为沙壤土,土壤深翻后,每亩施底肥7000kg,其中底肥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复合肥39份、农家肥35份、1,2-环己二胺四乙酸0.4份、尿苷酸二钠0.9份、丁基黄原酸钾0.5份、腐殖酸18份;(2)选择重量在600g的球茎,将其从顶芽纵向切成12块,每块均带芽,作为种芋,将种芋放置在浸泡液中浸泡处理3小时后,将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控制箱内温度为28℃,每天光照处理13小时,5天后,育苗完成,其中浸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正钒酸钠5份、五甲溴铵3份、dl-肉碱盐酸盐7份、水380份;(3)每亩种植4.2千株幼苗,每隔70天,在原覆土的基础上培混合土4cm,其中混合土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种植地沙壤土75份、蛭石15份、乙二酸二铵盐0.5份、硼酸锌0.8份。具体地,步骤(1)中土壤深翻的深度为35cm。具体地,步骤(2)中浸泡液的使用时的温度为40℃。对比例1步骤(1)的底肥中不含有1,2-环己二胺四乙酸、尿苷酸二钠、丁基黄原酸钾成分,其余的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对比例2步骤(2)中浸泡液为清水,其余的操作步骤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对比例3步骤(3)中的混合土中不含有乙二酸二铵盐、硼酸锌,其余的操作步骤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分别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方法对相同品种的魔芋在同一种植地进行种植试验,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魔芋种植试验结果项目平均生长系数亩产量,kg实施例1143430对比例1113010实施例2153605对比例2123100实施例3153710对比例3133200上述生长系数为魔芋采收后的单重与种芋的质量比,由表1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南方山区魔芋的种植方法,可有效的提升魔芋的产量。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