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691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以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为有效活性成分复配的二元复合物,主要应用于农作物上害虫的防治。
背景技术
:莴苣(lactucasativa)是菊科莴苣属之一年生或二年生蔬菜,莴苣茎叶中含有莴苣素,味苦、高温干旱苦味浓,能增强胃液、刺激消化、增进食欲,并具有镇痛和催眠的作用。莴苣提取物是由莴苣茎叶中提取出来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杀虫作用。三氟甲吡醚(pyridalyl),又称啶虫丙醚,是一种由日本住友化学公司研发的高效、低毒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幼虫。农业害虫的抗性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直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关注的重点课题。随着使用农药防治害虫一年又一年的延续、农药使用量的增加以及不科学使用农药等因素,导致害虫抗性日益严重,产生抗性的害虫种类不断增多。同时,高强度的使用农药,导致了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污染环境和农民用药成本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发明人在深入研究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复配配方的过程中,令人意外地发现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进行复配,在一定的复配比例范围内对十字花科蔬菜上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对十字花科蔬菜安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杀虫效果优秀,持效期长,用药成本低,能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且对农作物安全的农药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的农药组合物制剂剂型。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农药组合物在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上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的用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的农药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由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组成,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的重量比为50:1~1:1,优选重量比为40:1~1:1,最优选重量比为10:1。本发明农药组合物中,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0.1%~85%,优选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70%。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可以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任意应用剂型,比较好的应用剂型有水乳剂、可溶夜剂、乳油等。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制备的各种应用剂型中,除了有效活性成分外,还包括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各种辅助成分。所述的辅助成分包括但不限于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稳定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渗透剂、增效剂和防腐剂等,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所述农药组合物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明显提高了对害虫的防治效果。2、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两种活性成分复配,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3、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两种活性成分复配,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作用位点增加,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本发明所述莴苣提取物制备方法:莴苣采用常规方法粉碎干燥莴苣茎叶,100目。按料液比1:13g/ml加入溶剂,于60~95℃回流提取,其中,所述溶剂为有丙酮;加热回流时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80~100转/分钟;回流次数为两次,每次回流时间为1.2小时,得莴苣提取物。实施例一32%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水乳剂以下物质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莴苣提取物30%、三氟甲吡醚2%、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10%、油酸甲酯15%、200号溶剂油5%、二乙二醇3%、环氧氯丙烷5%,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经高速剪切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32%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水乳剂。实施例二22%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可溶液剂以下物质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莴苣提取物20%、三氟甲吡醚2%、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8%、二甲基甲酰胺5%、乙酸丁酯10%、磷酸三苯酯5%,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22%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可溶液剂。实施例三12%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乳油以下物质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莴苣提取物10%、三氟甲吡醚2%、二苄基联苯基聚氧乙烯醚10%、农乳600#5%、乙酸丁酯5%、氮酮2.5%,二甲苯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搅拌溶解完全后,即可制得12%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乳油。实施例四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复配对甘蓝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ny/t1154.2-2006》,采用夹毒叶片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1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复配对甘蓝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lc50(mg/l)atittictc莴苣提取物65.33100.00三氟甲吡醚16.27401.54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50:1)59.16110.43105.91104.27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40:1)48.54134.59107.35125.37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30:1)42.85152.46109.73138.94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20:1)37.22175.52114.36153.48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15:1)32.19202.95118.85170.76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10:1)28.31230.77127.41181.12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5:1)27.04241.61150.26160.79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1:1)19.56334.00250.77133.19从表1可以看出,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在40:1~1:1(按重量)的范围内复配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说明对甘蓝小菜蛾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以10:1(按重量)复配,协同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达到最大,为181.12。可见,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例五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复配对白菜菜青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ny/t1154.2-2006》,采用夹毒叶片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2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复配对白菜菜青虫的室内毒力测定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lc50(mg/l)atittictc莴苣提取物74.95100.00三氟甲吡醚19.32387.94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50:1)61.36122.15105.65115.62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40:1)53.52140.04107.02130.85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30:1)45.01166.52109.29152.37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20:1)40.28186.07113.71163.64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15:1)34.57216.81118.00183.74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10:1)30.64244.61126.18193.86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5:1)28.93259.07147.99175.06莴苣提取物:三氟甲吡醚(1:1)20.71361.90243.97148.34从表2可以看出,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在40:1~1:1(按重量)的范围内复配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说明对白菜菜青虫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以10:1(按重量)复配,协同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达到最大,为193.86。可见,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例六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复配组合物制剂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验证试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复配组合物制剂进行防治甘蓝小菜蛾田间药效验证试验,具体结果见表3。表3各药剂处理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治效果由表3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各农药组合物制剂,药后14d对甘蓝小菜蛾的防效仍均在75%以上,持效期长,明显好于10%莴苣提取物水乳剂和10.5%三氟甲吡醚乳油两个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各农药组合物制剂后对甘蓝产生药害。实施例七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复配组合物制剂防治白菜菜青虫田间药效验证试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复配组合物制剂进行防治白菜菜青虫田间药效验证试验,具体结果见表4。表4各药剂处理对白菜菜青虫的防治效果由表4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各农药组合物制剂,药后14d对白菜菜青虫的防效仍均在75%以上,持效期长,明显好于10%莴苣提取物水乳剂和10.5%三氟甲吡醚乳油两个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使用本发明制备的各农药组合物制剂后对白菜产生药害。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莴苣提取物和三氟甲吡醚的农药组合物,协同增效作用显著,相比各单剂单独使用提高了防效,能有效防治十字花科蔬菜上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持效期长,对十字花科蔬菜安全,值得在农业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