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锌硒有机苔茶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19144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茶树栽培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锌硒有机苔茶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石阡苔茶品种为中生性、中叶群体种,自然生长条件下一次分枝部位20-30cm,分枝能力弱,顶端优势强,新梢节间长,芽头匀称;新叶浅绿色、长椭圆形,成叶浓绿平展,叶面多为隆起状,叶缘波浪形,夏梢多为红紫色芽。正常树冠面发芽密,极适宜于机采,手工采摘净度好,采摘功效高,很受茶农喜欢。特别是茶叶中茶多酚含量高,季节性变化大15%-32%,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含量达46%以上,已被贵茶公司、中粮集团作贵州基地作为首选推广品种,也是石阡茶园基地的当家品种。

有机茶是一种按照有机农业的方法进行生产加工的茶叶。在其生产过程中,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生产,并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标准,经有机(天然)食品颁证组织发给证书。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采用有机栽培,是一种完全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的栽培方式,且必须完全使用未受污染的有机肥料,并采行自然方法防治病虫害。现有石阡苔茶的种植方法都采用传统的方法,品质有待提高,很难达到有机茶的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石阡苔茶种植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富锌硒有机苔茶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富锌硒有机苔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茶树品种的选择:石阡苔茶;苗木选择: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育苗,种苗必须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根系正常的一年生无性系茶苗;

(2)整地与施底肥:选海拔600-1000m的平整山地,将土地全垦,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开设纵深为30-45cm,宽为15-20cm的栽植沟,在栽植沟中放入10-15cm的草木灰和粉碎秸秆混合物,再回填5-10cm的土壤,再加入5-10cm的专用有机肥;然后放入松软土,将栽植沟填满;

(3)定植:定植时间分别为早春或初冬季节,将茶树种苗植在上述开设的栽植沟上,压实,并浇水,定植密度为:每亩苗数2000-3000株;

(4)茶园的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农药防治;除草采用人工除草;追肥:树苗种植后的每年冬季施用500-800kg/亩的专用有机肥,在春季茶叶发芽季节,每个三天施一次液体肥,在茶树下施肥,每株0.2-0.5kg液体肥;修剪:茶树的修剪为每3个月进行1次。

优选,步骤(1)无性繁殖的方式为无心土苗床扦插繁殖育苗。

优选,调节土壤的酸碱度采用带酸性或碱性的有机肥调节土壤呈酸性,ph:5.5-7.5。

优选,专用有机肥为发酵农家肥500-600份、发酵酒糟100-200份、硫酸亚铁5-10份、硫酸钙30-50份、土壤改良剂3-5份、尿素50-100份、草木灰30-50份、微量元素0.5-1份。

优选,土壤改良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醇、聚乙二醇、脲醛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发酵农家肥为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潲水添加其重量2-3%的过磷酸钙,再加入腐熟剂,充分搅拌均匀后堆贮10-20天制得。

优选,微量元素为fe、mn、b、zn、cu、se的混合物。

优选,微微量元素的重量份组成为硫酸亚铁:5-10份、硫酸锰:2-5份、硼砂:3-5份、七水硫酸锌:15-20份、硫酸铜:3-5份和亚硒酸钠:15-20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富锌硒有机苔茶的种植方法,完全不施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食品添加剂等物质种植,符合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相关种植标准。

(2)本本发明采用专用农家肥采用发酵农家肥份、发酵酒糟、硫酸亚铁、硫酸钙、土壤改良剂、尿素、草木、微量元素,完全可以满足石阡苔茶的营养需要,可以完全满足石阡苔茶的营养需求,并且加入土壤改良剂可以改良土壤的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粘性、减少水土流失、减少土壤结皮、减少养分流失、减少土壤侵蚀、减少植物根部疾病、减少农药从土壤中的损失量、降低灌溉频率和降低种植后的维护成本等作用;微量元素为fe、mn、b、zn、cu、se的混合物,可以满足茶树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使得茶叶中有益成分锌硒含量显著提高。

(3)本发明采用无心土苗床扦插育苗,成活率显著提高,育苗成本显著降低,扦插短穗成活率可达85%以上,平均每亩节约成本1万元左右。

(4)本发明的种植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了大幅的提高,干毛茶叶产量每亩增加5-10kg,增产11.1%-22.2%。茶叶的品质也有显著所提高,化学农药含量显著降低,完全复合有机茶质量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富锌硒有机苔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茶树品种的选择:石阡苔茶;苗木选择:采用无心土苗床扦插繁殖进行育苗,种苗必须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根系正常的一年生无性系茶苗;

(2)整地与施底肥:选海拔600-1000m的平整山地,将土地全垦,采用带酸性或碱性的有机肥调节土壤呈酸性,ph:5.5-7.5,开设纵深为45cm,宽为20cm的栽植沟,在栽植沟中放入15cm的草木灰和粉碎秸秆混合物,再回填10cm的土壤,再加入10cm的专用有机肥;然后放入松软土,将栽植沟填满;

(3)定植:定植时间分别为早春或初冬季节,将茶树种苗植在上述开设的栽植沟上,压实,并浇水,定植密度为:每亩苗数3000株;

(4)茶园的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农药防治;除草采用人工除草;追肥:树苗种植后的每年冬季施用800kg/亩的专用有机肥,在春季茶叶发芽季节,每个三天施一次叶面肥在茶树下施肥,每株0.2kg;修剪:茶树的修剪为每3个月进行1次。

其中专用有机肥为发酵农家肥500kg、发酵酒糟200kg、硫酸亚铁10kg、硫酸钙50kg、脲醛树脂土壤改良剂5kg、尿素100kg、草木灰50kg、微量元素1kg。发酵农家肥为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潲水添加其重量3%的过磷酸钙,再加入腐熟剂,充分搅拌均匀后堆贮15天制得。其中微量元素组成为硫酸亚铁:10kg、硫酸锰:2kg、硼砂:5kg、七水硫酸锌:15kg、硫酸铜:5kg和亚硒酸钠:15kg,混合均匀,取其中的1kg。

实施例2

本发明富锌硒有机苔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茶树品种的选择:石阡苔茶;苗木选择:采用无心土苗床扦插繁殖进行育苗,种苗必须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根系正常的一年生无性系茶苗;

(2)整地与施底肥:选海拔600-1000m的平整山地,将土地全垦,采用带酸性或碱性的有机肥调节土壤呈酸性,ph:5.5-7.5,开设纵深为40cm,宽为15cm的栽植沟,在栽植沟中放入10m的草木灰和粉碎秸秆混合物,再回填5cm的土壤,再加入7cm的专用有机肥;然后放入松软土,将栽植沟填满;

(3)定植:定植时间分别为早春或初冬季节,将茶树种苗植在上述开设的栽植沟上,压实,并浇水,定植密度为:每亩苗数2000株;

(4)茶园的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农药防治;除草采用人工除草;追肥:树苗种植后的每年冬季施用500kg/亩的专用有机肥,在春季茶叶发芽季节,每个三天施一次叶面肥在茶树下施肥,每株0.3kg;修剪:茶树的修剪为每3个月进行1次。

其中专用有机肥为发酵农家肥600kg、发酵酒糟200kg、硫酸亚铁7kg、硫酸钙40kg、聚丙烯酰胺土壤改良剂4kg、尿素50kg、草木灰40kg、微量元素0.8kg。发酵农家肥为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潲水添加其重量2.5%的过磷酸钙,再加入腐熟剂,充分搅拌均匀后堆贮18天制得。微量元素的组成为硫酸亚铁:7kg、硫酸锰:3kg、硼砂:5kg、七水硫酸锌:20kg、硫酸铜:3kg和亚硒酸钠:17kg,混合均匀,取其中的0.8kg。

实施例3

本发明富锌硒有机苔茶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茶树品种的选择:石阡苔茶;苗木选择:采用无心土苗床扦插繁殖进行育苗,种苗必须选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根系正常的一年生无性系茶苗;

(2)整地与施底肥:选海拔600-1000m的平整山地,将土地全垦,采用带酸性或碱性的有机肥调节土壤呈酸性,ph:5.5-7.5,开设纵深为30cm,宽为20cm的栽植沟,在栽植沟中放入10cm的草木灰和粉碎秸秆混合物,再回填5cm的土壤,再加入7cm的专用有机肥;然后放入松软土,将栽植沟填满;

(3)定植:定植时间分别为早春或初冬季节,将茶树种苗植在上述开设的栽植沟上,压实,并浇水,定植密度为:每亩苗数2500株;

(4)茶园的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农药防治;除草采用人工除草;追肥:树苗种植后的每年冬季施用600kg/亩的专用有机肥,在春季茶叶发芽季节,每个三天施一次叶面肥在茶树下施肥,每株0.2kg;修剪:茶树的修剪为每3个月进行1次。

其中专用有机肥为发酵农家肥550kg、发酵酒糟150kg、硫酸亚铁5kg、硫酸钙50kg、聚乙烯醇树脂土壤改良剂5kg、尿素50kg、草木灰50kg、微量元素0.5kg。发酵农家肥为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和潲水添加其重量2-3%的过磷酸钙,再加入腐熟剂,充分搅拌均匀后堆贮10-20天制得。微量元素的组成为硫酸亚铁:5kg、硫酸锰:5kg、硼砂:5kg、七水硫酸锌:15kg、硫酸铜:5kg和亚硒酸钠:20kg,混合均匀,取其中的0.5kg。

实施例4

贵州铜仁石阡县某茶园,山园土壤为地黄棕壤,ph值为5.5-6.5。供试茶园建于2000年春季,品种为石阡当地苔茶品种,育苗采用无性繁殖的方式进行育苗的茶树。该茶园试验前茶树长势、园相及管理水平一般,产量较低(亩年产干毛茶在45kg左右)。在茶园内设置1个试验组(面积1.5亩)和1个对照组(面积1.5亩)。在试验区采用实施例1种植方式种植,对照组采用常规绿茶种植方法种植。

按上述种植方式的试验组毛干茶产量为50-55kg/亩,明显高于对照组:(45kg/亩),增产率为11.1-22.2%。

对茶叶的新梢鲜叶(按照一芽二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的标准采集)蒸青样的主要成份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按试验组种植方式的茶鲜叶中水浸出物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春、夏茶4次采样测定的水浸出物含量平均值为48.5%,对照组(常规绿茶种植方法)为44.8%;试验组茶鲜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为22.1%,比对照组高3.4%;试验组茶鲜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6.0%,对照组为4.1%。其中试验组毛干茶叶中的锌和硒的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21.2%%和24.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