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幼苗的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7453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材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黄精幼苗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系百合科黄精属,主要品种是黄精、滇黄精和多花黄精,在我国主要公布于中、西部山区与丘陵。根据形状俗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黄精等,以块大、肥润、色黄白、断面透明者为优,味苦者不可入药。黄精为药食两用,一直是名贵的中药材。其内含物主要成分有:黄精多糖、甾体皂苷、蒽醌类化合物、生物碱、强心苷、木脂素、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药用价值与营养价值极高。具有宽中益气,补肾填精,滋阴润肺,生津养脾之功效。临床主治肺燥干咳、体虚乏力、心悸气短、久病津亏口干、糖尿病、高血压等症,对抗菌、消炎、解毒、抗疲劳、抗衰老等方面均有较好的作用。但黄精适应性较差,生境选择强,常规栽培方式以根茎段种栽或种子繁殖苗栽,由于,黄精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扩大,价格逐年上涨,供不应求已成现实。

黄精的茎块作为中药材,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野生的黄精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人工栽培是黄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但黄精种植周期较长,一般种植第3年才能收获,药材市场波动较大,导致黄精预期收益的风险增加,现有黄精栽种技术不完善,抵御市场波动风险能力较差,田间管理技术不规范,导致黄精产量与质量下降。

目前黄精栽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人工大量挖掘野生黄精,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水土大量流失,资源不断锐减;(2)现有黄精的栽培技术都不成熟,培育出的黄精幼苗出苗率低,容易受到虫害,在齐苗后易得黑斑病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精幼苗的培育方法,该方法培育的黄精幼苗出苗率高,后期移栽方便,称栽后的黄精苗生长良好,抗病能力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黄精幼苗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的处理:上一年种子成熟后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立即进行沙藏处理,沙藏处理的方式为:,选择饱满、无裂痕、不畸形的黄精种子,按重量份计,将1份种子和5份沙子混合均匀,置于背阴处10cm--20cm的坑内,然后盖上5cm厚的细湿沙土,保持湿润,待第二年下种用;

(2)土地的选择与整理:选择土层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作为栽种土壤;将土地平整成多个平行排列的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分隔成两块畦,畦面宽1.5m,两块畦之间留有畦沟;

(3)种子的繁殖:将步骤(1)处理后种子取出,用30℃-40℃的温水浸泡20-30分钟,再用50%多菌灵或2%立克锈,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在种植单元其中一块畦上按行距0.5-0.8m开3-5cm深沟,将拌合后的黄精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厚度2cm,稍压后浇水,覆盖保温层;在黄精种子破土出芽之前,在种植单元的另一块畦上套种豆类作物;

(4)田间管理:幼苗长出后,包括锄草、追肥和浇水;幼苗长至苗高6-9cm时,过密处适当间苗,1年后移栽于沙性土地中。

所述步骤(3)覆盖保温层,是加盖植物秸秆,或插拱条,扣塑料农膜。

所述步骤(4)中追肥包括出苗后喷洒牛奶溶液,直至采收前,每个月喷洒一次牛奶溶液;牛奶溶液是指将1kg纯牛奶用100kg的水勾兑成的牛奶溶液,每亩牛奶溶液的喷洒量为500kg牛奶溶液

所述步骤(4)中,幼苗长出后,在5-6月份叶片施肥,喷施0.3%的尿素与0.2%磷酸二氢钾三次,促进营养生长。

所述豆类植物包括豌豆、胡豆或大豆。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上一年采集成熟的黄精种子,并进行低温保湿保存,来年种植进先采用温水浸泡,然后用用50%多菌灵或2%立克锈将种子进行拌合,种子发芽率大幅提长,出苗后的黄精幼苗长势好,抗病能力强;同时,在同一块地中,设置多个并列的种植单元,且每个单元中间种豆类植物,植物生长不会形成遮挡;黄精与豆类搭配种植,可以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定制施肥比例,通过试验黄精的产量与质量达到最优组合,同时豆类作物根部有根瘤菌共生,与其他作物轮种,某提高土壤肥力。

2、本发明采用牛奶溶液对黄精幼苗进行追肥,不仅能够起到施肥作用,提高黄精幼苗的生长,同时还能够除去杂草。

3、本发明黄精培育方法的出芽率达95%以上,移栽后的存活率达90%以上,且植株整齐,抗病能力大幅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采集黄精种子进行幼苗培育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黄精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的处理:黄精种子一般在每年8月或9月成熟,在这个时候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立即进行沙藏处理,沙藏处理的方式为:,选择饱满、无裂痕、无畸形的黄精种子,按重量份计,将1份种子和5份沙子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后的沙和种子一起置于背阴处,将其埋在10cm--20cm的坑内,然后盖上5cm厚的细湿沙土,保持湿润,待第二年下种用;

(2)土地的选择与整理:选择土层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作为栽种土壤;将土地平整成多个平行排列的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分隔成两块畦,畦面宽1.5m,两块畦之间留有畦沟,畦沟深5-10cm;

(3)种子的繁殖:将步骤(1)处理后种子取出,用30℃-40℃的温水浸泡20-30分钟,再用50%多菌灵或2%立克锈,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在种植单元其中一块畦上按行距0.5-0.8m开3-5cm深沟,将拌合后的黄精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厚度2cm,稍压后浇水,覆盖保温层,加盖植物秸秆;在黄精种子破土出芽之前,在种植单元的另一块畦上套种豆类作物;所述豆类植物包括豌豆、胡豆或大豆等;

(4)田间管理:幼苗长出后,包括锄草、追肥和浇水;幼苗长至苗高6-9cm时,过密处适当间苗,1年后移栽于沙性土地中。田间管理过程中追肥包括出苗后喷洒牛奶溶液,直至采收前,每个月喷洒一次牛奶溶液;牛奶溶液是指将1kg纯牛奶用100kg的水勾兑成的牛奶溶液,每亩牛奶溶液的喷洒量为500kg牛奶溶液。

实施例1

一种黄精幼苗的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种子的处理:黄精种子一般在每年8月或9月成熟,在这个时候选取成熟饱满的种子立即进行沙藏处理,沙藏处理的方式为:,选择饱满、无裂痕、无畸形的黄精种子,按重量份计,将1份种子和5份沙子混合均匀,将混合均匀后的沙和种子一起置于背阴处,将其埋在10cm--20cm的坑内,然后盖上5cm厚的细湿沙土,保持湿润,待第二年下种用;

(2)土地的选择与整理:选择土层肥沃,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作为栽种土壤;将土地平整成多个平行排列的种植单元,每个种植单元分隔成两块畦,畦面宽1.5m,两块畦之间留有畦沟;

(3)种子的繁殖:将步骤(1)处理后种子取出,用30℃-40℃的温水浸泡20-30分钟,再用50%多菌灵或2%立克锈,按种子重量的0.3-0.5%拌种;在种植单元其中一块畦上按行距0.5-0.8m开3-5cm深沟,将拌合后的黄精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厚度2cm,稍压后浇水,覆盖保温层插拱条,扣塑料农膜。在黄精种子破土出芽之前,在种植单元的另一块畦上套种豆类作物;所述豆类植物包括豌豆、胡豆或大豆等;

(4)田间管理:幼苗长出后,包括锄草、追肥和浇水;幼苗长至苗高6-9cm时,过密处适当间苗,1年后移栽于沙性土地中。田间管理过程中追肥包括出苗后喷洒牛奶溶液,直至采收前,每个月喷洒一次牛奶溶液;牛奶溶液是指将1kg纯牛奶用100kg的水勾兑成的牛奶溶液,每亩牛奶溶液的喷洒量为500kg牛奶溶液。

当幼苗长出后,在5-6月份叶片施肥,喷施0.3%的尿素与0.2%磷酸二氢钾三次,促进营养生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