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的复配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6298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以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为有效活性成分复配的二元复合物,主要应用于农作物上病害的防治。
背景技术
:氟醚菌酰胺是新型含氟苯甲酰胺类杀菌剂,作用于真菌线粒体呼吸链,抑制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ii)的活性从而阻断电子传递,抑制真菌孢子萌发,芽管伸长,菌丝生长和产孢,对病原菌的细胞膜通透性和三羧酸循环都有一定的作用。香芹酚是由黄花香蕾经提取加工而成的植物源农药,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抗真菌能力尤为突出,能有效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农药单一品种的长时间连续使用,容易产生抗性风险和用量增加风险,进而增加成本和环境负荷,而通过不同农药品种的复配筛选出具有显著协同增效作用的复配组合物,不仅能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减少抗性风险,还能降低潜在的环境风险,增加农药使用寿命。本发明人在深入研究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复配配方的过程中,令人意外地发现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进行复配,在一定的复配比例范围内对农作物上的多种病害,尤其是对水稻上的纹枯病、稻瘟病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经进一步研究,完成了本发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分合理,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杀菌效果优秀、持效期长、用药成本低、能延缓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且对农作物安全的农药复配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的复配组合物制剂剂型。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复配组合物在防治水稻上的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的用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的复配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由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组成,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的重量比为20:1~1:20,优选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的重量比为10:1~1:10。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的重量比为3:1。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的重量比为1:1。本发明复配组合物中,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1%~85%,优选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的总重量百分含量为5%~70%。本发明复配组合物可以制备成适合农业生产上使用的任意剂型,比较好的剂型有可溶液剂、可湿性粉剂等。本发明复配组合物制备的各种应用剂型中,除了有效活性成分外,还包括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各种辅助成分。所述的辅助成分包括但不限于溶剂、乳化剂、润湿剂、分散剂、防冻剂和填料等,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所述复配组合物各种应用剂型的生产工艺均属现有已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复配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较之单剂单独使用明显提高了对农作物上病害的防治效果。2、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两种活性成分复配,减少了农药使用量,降低了使用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3、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两种活性成分复配,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作用位点增加,延缓了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增加了农药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实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但不能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下所述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对于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原则所做的修改、替换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以下物质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氟醚菌酰胺12%、香芹酚4%、烷基苯磺酸钙15%、环己酮10%、聚乙二醇2%,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即可制得16%氟醚菌酰胺·香芹酚可溶液剂。采用上述16%氟醚菌酰胺·香芹酚可溶液剂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16%氟醚菌酰胺·香芹酚可溶液剂按50ga.i./ha用量在水稻纹枯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86.45%;12%氟醚菌酰胺可溶液剂按50ga.i./ha用量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67.59%;4%香芹酚可溶液剂按50ga.i./ha用量在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为46.39%。可见,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二元复配后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持效期长,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使用16%氟醚菌酰胺·香芹酚可溶液剂后对水稻产生药害。实施例二以下物质的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氟醚菌酰胺30%、香芹酚3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5%、磺基琥珀辛酯钠盐10%、白炭黑5%,硅藻土补足至100%。将上述物料按比例混合,机械粉碎后再经气流粉碎混合均匀后,即可制得60%氟醚菌酰胺·香芹酚可湿性粉剂。采用上述60%氟醚菌酰胺·香芹酚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60%氟醚菌酰胺·香芹酚可湿性粉剂按50ga.i./ha用量在水稻稻瘟病发生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为85.13%;30%氟醚菌酰胺可湿性粉剂按50ga.i./ha用量在水稻稻瘟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为54.25%;30%香芹酚可湿性粉剂按50ga.i./ha用量在水稻稻瘟病发病初期进行第一次施药,7d后进行第二次施药,在第二次施药后14d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为61.78%。可见,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二元复配后协同增效作用显著,持效期长,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效明显好于各单剂单独使用,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使用60%氟醚菌酰胺·香芹酚可湿性粉剂后对水稻产生药害。实施例三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ny/t1156.2-2006》,采用平皿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1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复配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ec50(mg/l)atittictc氟醚菌酰胺1.35100.00香芹酚7.6417.67氟醚菌酰胺:香芹酚(20:1)1.24108.8796.08113.31氟醚菌酰胺:香芹酚(10:1)1.02132.3592.52143.05氟醚菌酰胺:香芹酚(7:1)0.86156.9889.71174.99氟醚菌酰胺:香芹酚(3:1)0.81166.6779.42209.86氟醚菌酰胺:香芹酚(1:1)1.24108.8758.84185.03氟醚菌酰胺:香芹酚(1:3)2.0964.5938.25168.86氟醚菌酰胺:香芹酚(1:7)3.3540.3027.96144.13氟醚菌酰胺:香芹酚(1:10)4.2731.6225.15125.73氟醚菌酰胺:香芹酚(1:20)6.8919.5921.5990.74从表1可以看出,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在10:1~1:10(按重量)的范围内复配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说明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以3:1(按重量)复配,协同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达到最大,为209.86。可见,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实施例四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复配对水稻稻瘟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试验方法: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ny/t1156.1-2006》,采用凹玻片法。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值),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ctc)≤80表现为拮抗作用;80<共毒系数(ctc)<120表现为相加作用。表2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复配对水稻稻瘟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药剂名称及配比(重量比)ec50(mg/l)atittictc氟醚菌酰胺3.18100.00香芹酚4.4571.46氟醚菌酰胺:香芹酚(20:1)3.2797.2598.6498.59氟醚菌酰胺:香芹酚(10:1)2.64120.4597.41123.65氟醚菌酰胺:香芹酚(7:1)2.31137.6696.43142.76氟醚菌酰胺:香芹酚(3:1)2.06154.3792.87166.22氟醚菌酰胺:香芹酚(1:1)1.97161.4285.73188.29氟醚菌酰胺:香芹酚(1:3)2.33136.4878.60173.64氟醚菌酰胺:香芹酚(1:7)2.82112.7775.03150.30氟醚菌酰胺:香芹酚(1:10)3.2199.0774.05133.79氟醚菌酰胺:香芹酚(1:20)3.8981.7572.82112.26从表2可以看出,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在10:1~1:10(按重量)的范围内复配时,共毒系数(ctc)均大于120,说明对水稻稻瘟病病原菌表现出协同增效作用;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以1:1(按重量)复配,协同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ctc)达到最大,为188.29。可见,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复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含氟醚菌酰胺和香芹酚的复配组合物,协同增效作用显著,相比各单剂单独使用,防效明显提高,能有效防治水稻上的纹枯病、稻瘟病等病害,持效期长,对水稻安全,值得在农业生产上推广应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