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轻简化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7450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轻简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氮肥用量最多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传统水稻生产中育秧移栽等工序繁琐、劳动量大、效率低,急需轻简化的栽培措施将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水稻轻简化栽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到2020年全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70%,而到2012年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达66.1%,但水稻种植机械化率仅有31.7%。水稻种植过程中仍需要分次追肥,不仅降低了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而且费时费工,又因为在土壤-水系统中的氨挥发、反硝化作用、表面径流及地下渗漏作用造成肥料损失,造成了农业成本增加、环境污染和水稻品质下降等问题。目前,农机、农艺、农肥等技术迅速发展,在水稻栽培过程中采用机械整地、机械秧肥同步一次性施肥、定量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收获及秸秆还田同步等技术,实现节本、省工、省肥、提质、增效、绿色、高收益的水稻轻简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水稻生产过程追肥难、施肥量大、损失量高、用工贵、机械化程度低、技术不配套的问题,提供一种水稻轻简化栽培方法,充分将农机、农艺、农肥、农技有机结合,大大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水稻绿色增产增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轻简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小麦机械化粉碎还田:使用小麦联合收割机将小麦收获,同时利用收割机带有的秸秆切碎装置将小麦秸秆切碎至1-5cm长度,并均匀抛撒到田面;

(2)机械化旋耕整地:田面灌水5-6cm泡田2-3天,中型拖拉机配套埋草旋耕机采取横竖两边作业一次完成埋草和整地,麦秸秆还田的埋深为5-10cm,旋耕整地的深度为10-20cm;

(3)机械化秧肥同步一次性施肥:选用按照机插秧的标准进行软盘育秧的秧苗,秧苗长至1-2蘖1心时,使用水稻插秧同步施肥机一次性完成水稻插秧和施肥工作,插秧时控制行距20-30cm,株距14-17cm,栽插深度2-4cm,种植密度为1.3-1.5万穴/亩;

(4)定量灌溉:插秧后田间灌溉2.5-3.5cm浅水层以保护秧苗,插秧后3天,排水露田增氧,促进秧苗扎根,插秧后6-7天灌3cm水层,保持5-6天内有水层,缺水时及时补水,随后及时落干,沉实田土,通气促根,幼穗分化期至扬花期保持1-2cm浅水层,灌浆期间保持干湿交替,即每次灌水3-5cm,自然耗干后2-3天再灌同样深的水,当苗数达到15.2-20万穗/亩时,分次搁田,保持田面湿润,收获前7天断水;

(5)病虫害绿色防控:水稻插秧6-7天后,向稻田放养雏鸭,每亩鸭数控制在10-12只,并在水稻破口抽穗前收鸭,同时在田间设置诱虫灯,每30-40亩安装1盏灯,采用井字形排列,于天黑后开灯,凌晨1点关灯,并定期扫除虫灰;

(6)机械化收获及稻草还田:水稻完熟后,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将稻谷收获,同时利用收割机带有的秸秆切碎装置将水稻秸秆切碎至1-5cm长度,并均匀抛撒到田面。

所述的水稻插秧同步施肥机所施的肥料位于秧苗侧向3-5cm、深4-5cm处。

所述的水稻插秧同步施肥机所施的肥料为根据水稻养分需求特征的氮、磷、钾肥按不同比例掺混的复合肥,施肥量为40-60kg/亩,其养分含量分别以n、p2o5、k2o计,n、p2o5、k2o质量份数比为(20-28):(8-9):(12-13),且复合肥中n+p2o5+k2o≥45%。

所述的氮肥为按不同比例掺混的普通尿素、释放期为4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释放期为9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磷肥为重钙,钾肥为氯化钾。

所述氮肥中的普通尿素、释放期4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释放期9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质量比为5:4:1、5:3:2、4:4:2、4:3:3、3:4:3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在水稻栽培过程中采用机械整地、机械秧肥同步一次性施肥、定量灌溉、病虫害绿色防控、机械收获及秸秆还田同步等技术实现了水稻轻简化生产,其中施肥技术解决了施肥量、肥料品种、养分配比的问题,设计普通尿素、释放期4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释放期9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根据水稻养分需求规律的养分配比解决水稻一次施肥的问题,采用水稻插秧同步施肥机,在机插秧的同时,明确施肥位置,解决了施肥方法和施肥位置的问题,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解决打药难和污染重的问题。本发明实现了节本、省工、省肥、提质、增效、绿色、高收益的水稻轻简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2017年5月至10月在安徽省明光市古沛镇实施了水稻轻简化栽培方法。

小麦机械化粉碎还田:2017年5月10日,使用小麦联合收割机将小麦收获,同时利用收割机带有的秸秆切碎装置将小麦秸秆切碎至1-5cm长度,并均匀抛撒到田面;

机械化旋耕整地:小麦收获,麦秆还田后,用水泵抽水使田面灌水5-6cm泡田3天,于5月14日,使用中型拖拉机配套埋草旋耕机采取横竖两边作业一次完成埋草和整地,麦秸秆还田的埋深为5-10cm,旋耕整地的深度为10-15cm;

机械化秧肥同步一次性施肥:选用按照机插秧的标准进行软盘育秧的秧苗,水稻品种为当地常规粳稻,5月19日秧苗长至2蘖1心时,使用水稻插秧同步施肥机一次性完成水稻插秧和施肥工作,插秧时控制行距30cm,株距17cm,栽插深度3cm,种植密度为1.3万穴/亩,所施的肥料为掺混复合肥,其中养分含量n:p2o5:k2o质量份数为28:9:13,所施氮肥中普通尿素、释放期4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释放期90天的树脂包膜尿素的质量比为4:3:3,掺混复合肥用量50kg/亩,即每穴施肥量为3.8g,施肥位置位于秧苗侧向3-5cm、深4-5cm处;

定量灌溉:插秧后田间灌溉2.5-3.5cm浅水层保护秧苗,5月22日,排水露田增氧,促进秧苗扎根,5月26日灌3cm水层,保持5-6天内有水层,缺水时及时补水,随后及时落干,沉实田土,通气促根,幼穗分化期至扬花期保持1-2cm浅水层,灌浆期间保持干湿交替,即每次灌水3-5cm,自然耗干后2-3天再灌同样深的水,当苗数超过17.6万穗/亩时,分次搁田,保持田面湿润,9月9日断水搁田准备收获;

病虫害绿色防控:5月22日,即水稻插秧7天后,向稻田放养雏鸭,每亩鸭数12只,并在水稻破口抽穗前收鸭,同时在田间设置诱虫灯,每40亩安装1盏灯,采用井字形排列,于天黑后开灯,凌晨1点关灯,并定期清扫除虫灰;

机械化收获及稻草还田:9月17日,水稻完熟后,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将稻谷收获,同时利用收割机带有的秸秆切碎装置将水稻秸秆切碎至1-5cm长度,并均匀抛撒到田面。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相关专家现场考察测产验收,结果为采用水稻轻简化栽培方法产量达637kg/亩,而对照采用机插秧分次施肥、常规病虫害水管理的水稻产量为530kg/亩,水稻轻简化栽培方法增产达到20.3%,肥料减量19.6%,化肥偏生产力提高49.6%,节本150元/亩,增收328元/亩。

本发明中,水稻轻简化栽培方法将农机、农艺、农肥、农技进行了有机结合,提高了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促进了水稻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可以在水稻栽培中广泛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