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外源施加化学诱导剂提高黄瓜对病害抗性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4460发布日期:2018-09-21 19:40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蔬果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提高黄瓜对多种病害抗性的方法。

技术背景

黄瓜,也称胡瓜、青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inn,英文名Cucumber),葫芦科甜瓜属植物。黄瓜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表面有柔软的小刺。黄瓜组纤维含量少、品质鲜嫩、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中国是世界上黄瓜栽培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国家,其年种植面积在100万hm2

在实际生产中,黄瓜种植长期受到灰霉病、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细菌角斑病、根结线虫等病虫害的危害。病虫害严重制约了黄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目前,全国各地尤其是各大城市大力开展了以设施化、科技化为主要标志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其中设施蔬果的建设成为“菜篮子工程”的核心工程,它不仅解决了城市蔬菜的保淡问题,而且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多品种蔬果。但是设施黄瓜的生产环境与生产方式有别于传统大田黄瓜,其复种指数高,生长期长,更易受病虫害的危害而导致其化肥与农药的施用量明显高于大田黄瓜。由于设施黄瓜在相对封闭的环境条件下生长,其产品容易因空气流动缓慢、得不到雨水淋浴等原因引起农药高残留污染,这大大限制了设施黄瓜的推广和发展。

烯丙异噻唑(3-allyloxy-1,2-Benzisothiazole-1,1-dioxide, PBZ)是一种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的高效抗病性诱导剂(Watanabe, 1977; Watanabe et al, 1979)。在离体实验中,PBZ几乎不存在抗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对无致病性的微生物和温血动物低毒、安全,属于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 (Yi et al, 2006)。该药剂对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不易引起病原菌的抗药性(Kessmann et al, 1994)。PBZ不但可以引起水稻体内多种与免疫防御有关酶类的积累,如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裂解酶等(Iwata et al, 1980; Sekizawa et al, 1981),而且可以诱导包括PBZ1RPR1在内的防御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性(Midoh et al, 1996 & 1997)。相比于水稻, Yoshioka等用拟南芥材料研究了PBZ的抗病机理,研究发现在NahG(水杨酸羟化酶)转基因植株和npr1突变株上,PBZ与BIT均不能诱导PR-1基因的表达,但在etr1coi1-1突变株中可诱导PR-1基因的表达,推断SA和NPR1,而非乙烯和JA为PBZ诱导抗病性所必需的,因此认为PBZ通过激活了SA上游的SA/NPR1介导的信号途径参与防御反应(Yoshioka et al, 2001)。Nakashita等在烟草中也发现类似的结果,PBZ通过诱导SA的合成激活植株体内的抗病防御反应(Nakashita et al, 2002)。不仅如此,本工作组前期研究发现除了文献已有报道的抗病性外,在水稻、玉米材料上初步推广的实验显示PBZ也可以诱导水稻、玉米的多重抗性。因此,推广化学诱导剂在黄瓜上的应用是合适并可行的。探索利用化学诱导剂增强主要蔬果主动应对外界胁迫的能力,而非通过杀虫剂等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的新方法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潮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Watanabe T (1977). Studies on rice blast controlling agent of benzisothiazole analogs .2. Effects of probenazole (oryzemate) on each stage of rice blast fungus (pyricularia-oryzae-cavara) in its life-cycle. 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 2(4):395-404.

[2] Watanabe T, Sekizawa Y, Shimura M et al (1979). Effects of probenazole (Oryzemate) on rice plants with reference to controlling rice blast. 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 4:53-59.

[3] Yi XH, Lu YT (2006). Residues and dynamics of probenazole in rice field ecosystem. Chemosphere, 65(4):639-643.

[4] Kessmann H, Staub T, Hofmann C et al (1994). Induction of systemic acquired disease resistance in plants by chemicals. Annu ReV Phytopathol, 32:439-459.

[5] Iwata M, Suzuki Y, Watanabe T et al (1980). Effect of probenazole on the activities of enzymes related to the resistant reaction i n rice plant. Ann.Phytopathol.Soc.Japan, 46:297-306.

[6] Sekizawa Y, Watanabe T (1981). On the mode of action of probenazole against rice blast. 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 6(2):247-255.

[7] Midoh N, Iwata M (1996). Cl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probenazole-inducible gene for an intracellular 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in rice. Plant and Cell Physiology, 37(1):9-18.

[8] Midoh N, Iwata M (1997). Expression of defense-related genes by probenazole or 1,2-benzisothiazole-3(2h)-one 1,1-dioxide. 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 22(1):45-47.

[9] Yoshioka K, Nakashita H, Klessig DF et al (2001). Probenazole induces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in Arabidopsis with a novel type of action. Plant Journal, 25(2):149-157.

[10] Nakashita H, Yoshioka K, Yasuda M et al (2002). Probenazole induces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 in tobacco through salicylic acid accumulation. Physiol Mol Plant Pathol, 61:197-203.。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学诱导剂烯丙异噻唑诱导提高黄瓜对多种病害抗性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诱导提高黄瓜抗病性的方法,是将化学诱导剂烯丙异噻唑(PBZ)混合在浇灌液中,施加于定植后10-15天的黄瓜秧的根部(即施加方式为根灌)。

本发明中,所述浇灌液中,PBZ的浓度为0.3-0.5 mM,优选浓度为0.5 mM。

本发明中,所述施加混合有PBZ的浇灌液,需要连续多次施加,一般次数控制在1-3次,优选次数为2次。

本发明中,连续多次施加时,前后2次中间间隔时间一般5-7天为宜。

实验表明,本发明方法可以大幅提高易感病害的黄瓜品种的抗病性。

本发明方法可应用合各种黄瓜种植环境,例如温室种植、大田种植等。

本发明通过外施烯丙异噻唑的方法,可显著增强黄瓜对多种病害的抗性,减少黄瓜病害的发生。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抗白粉病品种黄瓜1分别在PBZ处理和水处理下的抗病性表现。

图2抗白粉病品种黄瓜2分别在PBZ处理和水处理下的抗病性表现。

图3感白粉病品种黄瓜1分别在PBZ处理和水处理下的抗病性表现。

图4感白粉病品种黄瓜2分别在PBZ处理和水处理下的抗病性表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利用化学诱导剂PBZ提高黄瓜抗病性。

1.1 黄瓜种植

基质培养:

基质组分:蛭石:黑土:珍珠岩=9 : 3 : 0.5

营养液组分:

基质浸透营养液后,将黄瓜种子播种于育苗穴(长4cm、宽4cm、深3.5cm)中,16h L/8h D光照、28℃条件下进行育苗。10天后移苗至大盆(直径30cm、深25cm)中,基质浸透营养液。定植10-15天(从播种算20-25天)即可供处理。

1.2 PBZ诱导处理

将0.5 mM PBZ添加在浇灌水中,对不同抗病能力的黄瓜品种进行处理。连续处理2次(中间间隔时间为一周)后,发现2个感白粉病黄瓜品种均表现出更少的病斑(参见图3、图4)。而2个抗白粉病黄瓜品种因为本身抗病能力强的原因未能发现PBZ处理和水处理之间的差异(参见图1、图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