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稻壳粉、蚕沙为栽培料的培养平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08084发布日期:2018-06-30 04:20阅读:12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稻壳粉、蚕沙为栽培料的培养平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生长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真菌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对同种秸秆内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的降解能力也明显不同,因而导致对秸秆的处理效果千差万别。其中碳源和氮源又是影响真菌降解木质素的最为主要的因素。现在多以葡萄糖、蔗糖、玉米粉等作深层培养的碳源,蛋白胨、酵母粉、黄豆粉等作为深层培养的氮源,利用稻壳粉做碳源,蚕沙作氮源对真菌进行深层培养。稻壳是稻米加工副产物,蚕沙是桑蚕业的副产物,通常利用率非常低。将二者用做食用菌培养的碳、氮源,不仅原材料丰富,价格低廉,而且会带来很好的经济利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稻壳粉、蚕沙为栽培料的培养平菇的方法,依照该方法培养平菇出菇率高、经济效益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以稻壳粉、蚕沙为栽培料的培养平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栽培料的预处理及菌包的制作如下:

将新鲜稻壳晒干,粉碎过80目筛;将蚕沙在80-85℃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粉碎过60目筛;取4-5%稻壳粉、1-2%蚕沙与0.9-1%碳酸钙、0.9-1%硫酸二氢钾混匀得栽培料,按照料水比1:1.2加水,将湿栽培料装入料袋中,系紧袋口,将菌包在120-122℃灭菌锅内灭菌1-2h,冷却;

料袋为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规格为22cm×45cm×0.0015cm;

(2)平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如下:

一级种、二级种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蛋白胨0.2%、MgSO4·7H2O 0.05%、KH2PO40.05%、10%杏鲍菇菌糠提取液、40%啤酒酵母发酵液;

在一级种培养基上接种活化好的斜面菌种(平菇菌种接种量为15-20%),在170-200r/min、24-26℃条件下培养6-7d得一级菌种,按体积比8-10%接种到二级种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4-5d得二级菌种;

(3)平菇液体菌种的接种培养如下:

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将(2)中所得平菇液体菌种接种到(1)中所得菌包中,在菌袋两端打深6-10cm的通气孔,在24-26℃下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发菌,菌丝吃料5cm时翻料一次,增加氧气含量,待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出现结块隆起现象时,进行出菇管理。

(4)出菇管理及采收如下:

待发菌结束后,将菌袋运至出菇棚,喷水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为13-18℃,施加散射光刺激催蕾,每天通风换气1-2h,在平菇子实体菌盖边缘内卷、未弹射孢子前及时采收,采收时带少许培养基,以便转潮出菇。

其中,杏鲍菇菌糠提取液的制备、啤酒酵母发酵液的制备如下:

将干燥无霉变的杏鲍菇菌糠在60-62℃下烘干,粉碎过80目筛,加水煮沸20-25min,过滤,加水得杏鲍菇菌糠提取液;

将麦芽粉碎,1:4-5加入水,在64-66℃下糖化3-4h,过滤得到麦芽汁,在120-122℃下灭菌20-22min,接入啤酒酵母,在24-26℃下培养1-2d,离心20-23min取上清液,加水得啤酒酵母发酵液。

本发明的反应机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以稻壳粉为碳源、蚕沙为氮源,培养基中菌丝的长势良好,平菇出菇的生物学效率大;将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啤酒酵母发酵液添加到培养基中,能显著提高平菇菌丝体产量和菌球数(菌球密度);用料袋栽培平菇、同时打通气孔,平菇的生产周期短、污染率低、生物学效率高、经济效益好;打孔通气的方式能满足平菇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求,可减少袋内水分的散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以稻壳粉、蚕沙为栽培料的培养平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栽培料的预处理及菌包的制作如下:

将新鲜稻壳晒干,粉碎过80目筛;将蚕沙在80-85℃干燥箱中烘干至恒重,粉碎过60目筛;取4%稻壳粉、1%蚕沙与0.9%碳酸钙、1%硫酸二氢钾混匀得栽培料,按照料水比1:1.2加水,将湿栽培料装入料袋中,系紧袋口,将菌包在120-122℃灭菌锅内灭菌1h,冷却;

料袋为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规格为22cm×45cm×0.0015cm;

(2)平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如下:

一级种、二级种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蛋白胨0.2%、MgSO4·7H2O 0.05%、KH2PO40.05%、10%杏鲍菇菌糠提取液、40%啤酒酵母发酵液;

在一级种培养基上接种活化好的斜面菌种(平菇菌种接种量为20%),在170-200r/min、24-26℃条件下培养6d得一级菌种,按体积比8%接种到二级种培养基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4d得二级菌种;

(3)平菇液体菌种的接种培养如下:

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将(2)中所得平菇液体菌种接种到(1)中所得菌包中,在菌袋两端打深6cm的通气孔,在24-26℃下恒温培养箱内培养发菌,菌丝吃料5cm时翻料一次,增加氧气含量,待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出现结块隆起现象时,进行出菇管理。

(4)出菇管理及采收如下:

待发菌结束后,将菌袋运至出菇棚,喷水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温度为13-18℃,施加散射光刺激催蕾,每天通风换气1h,在平菇子实体菌盖边缘内卷、未弹射孢子前及时采收,采收时带少许培养基,以便转潮出菇。

其中,杏鲍菇菌糠提取液的制备、啤酒酵母发酵液的制备如下:

将干燥无霉变的杏鲍菇菌糠在60-62℃下烘干,粉碎过80目筛,加水煮沸25min,过滤,加水得杏鲍菇菌糠提取液;

将麦芽粉碎,1:5加入水,在64-66℃下糖化3h,过滤得到麦芽汁,在120-122℃下灭菌22min,接入啤酒酵母,在24-26℃下培养1d,离心23min取上清液,加水得啤酒酵母发酵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