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种母鸡产蛋性能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08681发布日期:2018-06-30 04:27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种母鸡产蛋性能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家禽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种母鸡产蛋性能的方法。

技术背景

2016年-2020年是肉鸡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和生态型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提高设 施化自动化工艺水平,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和产品安全是今后肉鸡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 是肉家禽养殖大国,存栏量和出栏量均处于世界第二位。经过2011年-2015年的发展,我国 肉鸡家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大幅提高,但仍存在免疫次数过多、粪污(废弃物)污染加 重和能效低等问题,限制了家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家禽高效、优质、安全、标准化规模养 殖是长期系统工程,以提高养殖效率、提高鸡肉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集成示范养殖各环节 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对推动家禽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仅肉鸡父母代种鸡年需要量超过7000万套,肉鸡年出栏量超过100亿只,和发达 国家相比,在养殖技术和创新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养殖户绝大多数为中小规模养殖户,设 施设备条件差、生产方式比较落后,智能化管理、产品质量控制等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度不高, 转化率低,导致生产性能偏低,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体重是生长发育最重要、最直接、最易度量的指标。鸡的体重在任何时段都有增加、减少 及维持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体重随着时间的变化可形成无数种可能的曲线。畜禽生长曲线 的分析和拟合是研究畜禽生长发育规律的主要方法之一,生长曲线分析,实质是把各不同时 期体重资料提供的信息综合成少数几个参数,所以不同个体生长曲线的特征被看作是重要的 综合经济指标。利用生长曲线模型对畜禽类生长发育规律的分析拟合,可以判别其生长发育 的基本模式,还能预测饲养各生长期的饲料利用率、体重、生长率等与禽类生产息息相关的 多种性状。

本发明首次提出一种鸡进行精细化管理的技术,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结果为整体的生 产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有效提高种鸡的产蛋率、料蛋比,实现种鸡生产的提质增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针对地方鸡种及以地方鸡为素材培育的新品种(系)种鸡,本发明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提高种母鸡产蛋性能的方法,使种母鸡的产蛋性能能够充分发挥,发挥最大的制种 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种母鸡产蛋性能的方法,按照以下 步骤进行:

①确定的目标体重及推荐喂料量:

(1)选取测定品种的健康母雏1000只或以上,配戴翅号并称重;

(2)1-12周龄每周测定群体平均耗料量,每周龄末测定各个体体重;13-66周龄每周测定个 体耗料量;

(3)根据群体1-12周龄平均体重,利用Logistic模型对生长情况进行拟合,确定体重生长拐 点周龄;Logistic模型为:

yt=A/(1+Be-kt);

其中:yt为t周龄时的体重,参数A为极限体重,k为接近极限体重的生长速度参数,B为调 节参数;

(4)根据20周龄体重资料按级差分组,确定20周龄体重控制范围,即20周龄目标体重;

(5)按产蛋数从高到低排序,选取产蛋数靠前20-30%的个体,统计入选个体各周龄的的平 均体重及平均耗料量,各周龄的平均耗料量即为推荐喂料量;

②按照步骤①确定的目标体重及推荐喂料量对种母鸡进行饲喂。

优选的,步骤(1)所述1-12周龄育雏育成笼饲养或厚垫料平养,所述13-66周龄单笼 饲养,常规营养水平、环境条件、饲养管理措施,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常规免疫。

优选的,所述步骤(2)还包括:每两周末测定个体体重并记录相应翅号;测定各个体开 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及各周龄产蛋数、平均蛋重、周平均耗料量,统计各个体开产 至66周龄产蛋数、合格种蛋数。

优选的,步骤(4)所述根据20周龄体重资料按级差分组,体重的组距为50-100g,合 格种蛋数高于平均合格种蛋数的体重范围即为20周龄体重控制范围。

优选的,所述步骤(5)以周龄为横坐标,以步骤(5)统计得到的各周龄平均体重为纵坐标 作散点图,用线性内插法补齐缺失体重数据,所得平滑曲线即为测定品种群体生长发育规律。

优选的,所述步骤②在测定品种的种母鸡饲养中,各周龄应饲喂推荐喂料量,在拐点周 龄测量体重,采取各种措施使体重按生长规律增长达到20周龄的控制体重;当拐点周龄体重 低于或高于目标体重时,需要多增重或减重每1克,增加或减少3克日粮,使体重按生长规 律增长并于20周龄时达到目标体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经过具体实施验证该发明技术开产日龄的 变异度下降27%,66周产蛋量提高10个以上,66周合格种蛋数提高5个左右,大大提高了 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产蛋数最多的地方蛋鸡种母鸡生长发育规律曲线图;

图2是实施例1产蛋数最多的地方蛋鸡周产蛋率曲线图;

图3是组1和组2两个群体的生长规律标准曲线图;

图4是组1和组2两个群体的周产蛋率曲线图;

图5是实施例2产蛋数最多培育的肉种鸡母鸡生长发育规律曲线图;

图6是实施例2产蛋数最多培育的肉种鸡母鸡周产蛋率曲线图;

图7是组3和组4两个群体的生长规律标准曲线图;

图8是组3和组4两个群体的周产蛋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提高种母鸡产蛋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测定品种的健康母雏1000只或以上,配戴翅号,称初生重并记录相应翅号;1-12 周龄育雏育成笼饲养,13-66周单笼饲养,常规营养水平、环境条件、饲养管理措施,自由 采食、自由饮水,常规免疫。

2、1-12周龄每周测定群体平均耗料量,每周龄末测定各个体体重;13-66周龄每周测定 个体耗料量;每两周末测定个体体重并记录相应翅号;测定各个体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 产体重及各周龄产蛋数、平均蛋重、平均耗料量,统计各个体开产至66周龄产蛋数、合格种 蛋数。

3、根据群体1-12周龄平均体重,利用Logistic模型对生长情况进行拟合,确定体重生长 拐点周龄,模型为:yt=A/(1+Be-kt)。其中:yt为t周龄时的体重,参数A为极限体重,k为接 近极限体重的生长速度参数,B为调节参数。

4、根据20周龄体重资料按级差分组,体重的组距为50-100g,合格种蛋数高于平均合 格种蛋数的体重范围即为推荐20周龄体重控制范围。

5、采取各种措施拐点周龄体重低于或高于目标体重时,需要多增重或减重每1克,增加 或减少3克日粮,使体重按生长规律增长并于20周龄时达到目标体重,使产蛋性能的提升。

6、按产蛋数从高到低排序,选取产蛋数靠前约20-30%的个体,统计入选个体各测定周 龄的平均体重及平均耗料量。

7、以周龄为横坐标,以步骤(6)统计得到的各周龄平均体重为纵坐标作散点图,用线性内 插法补齐缺失体重数据,所得平滑曲线即为测定品种群体生长发育规律曲线。(6)中统计得 到的各周龄平均耗料量即为推荐喂料量。

8、应用,在测定品种的种母鸡饲养中,在拐点周龄测量体重,采取各种措施使体重按生 长规律增长达到20周龄的控制体重,各周龄应饲喂推荐料量。

实施例1

选用地方蛋鸡,常规营养水平、环境条件及饲养管理措施,自由采食,产蛋期单笼饲养, 通过以下步骤得出基于产蛋数最多的该品种生长发育规律。

1、选取健康母雏1000只或以上,配戴翅号,称初生重并记录相应翅号。

2、1-12周龄每周测定群体平均耗料量,每周龄末测定各个体体重并记录相应翅号;13-66 周龄每周测定各个体耗料量;13-66周龄每两周末测定个体体重并记录相应翅号。

3、利用Logistic模型对生长情况进行拟合,见表1,确定体重生长拐点周龄为7.36周。

表1生长曲线拟合参数估计值和拟合度

4、测定各个体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及各周龄产蛋数、平均蛋重,统计各个 体开产至66周龄产蛋数、合格种蛋数。根据20周龄体重资料按级差分组,体重的组距为100g, 确定体重在1300-1500g时,其产蛋数和合格种蛋数最高,见表2。

表2 20周龄体重不同分组间生产性能

5、选取(4)中产蛋数较多的200-300只个体,计算这些个体20周龄后的平均体重和平 均耗料量。

6、以周龄为横坐标,以步骤(5)统计得到的各周龄平均体重为纵坐标作散点图,所得 平滑曲线即为产蛋数最多的地方蛋鸡种母鸡生长发育规律,如图1所示。以周龄为横坐标, 周平均产蛋率为纵坐标,得到的是产蛋数最多的地方蛋鸡周产蛋率曲线,如图2所示。(5) 中统计得到的各周龄平均耗料量即为地方蛋鸡种推荐喂料量。

7、应用:该品种关键周龄体重及相应喂料量推荐标准:7、20周龄体重分别为600-650、 1300~1500克,平均日耗料分别为42.3~43.5、82.6~83.3克。参照如地方鸡种母鸡饲养中 的饲喂料量和体重标准,采取各种措施7周龄时体重低于或高于目标体重时,需要多增重或 减重每1克,增加或减少3克日粮,使体重按生长规律增长并得到产蛋性能的提升。

对比例1

1、选取源自同一批种鸡的地方鸡种健康母雏2000只,随机平均分为组1和组2,配戴 翅号,称初生重。

2、两个组的个体在相同饲养环境条件、管理措施和营养水平下饲养,组1在饲养过程中 参照实施例1,在拐点周龄称重,依照20周龄的目标体重,按得到的生长规律标准曲线,采 用喂料量标准进行生长发育控制;组2采用自由采食。

3、按照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收集相关性能数据。

4、按照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法分别得到组1和组2两个群体的生长发育规律曲线,如3 所示;组1和组2两个群体的周产蛋率曲线,如图4所示。

5、由表3可见,经过实施例1得到的基于产蛋数最多的生长规律曲线以及关键周龄体重 及相应喂料量标准的应用,组1(生长发育控制的群体)群体采食量达标,前期的生长发育 更为充分,较组2(自由采食群体)7、20周龄体重分别提高60.8克和112.2克,变异度分别 减少5.1%和12.9%,2开产日龄的变异度下降26.9%,66周龄平均产蛋数和合格种蛋数由 220.7、219.7个提高到235.4、225.2个,增加了14.7和5.5个。

表3组1组2生产性能对比

实施例2

选用培育的肉种鸡,常规营养水平、环境条件及饲养管理措施,自由采食,产蛋期单笼 饲养,通过以下步骤得出基于产蛋数最多的该品种生长发育规律。

1、选取健康母雏1000只或以上,配戴翅号,称初生重并记录相应翅号。

2、1-12周龄每周测定群体平均耗料量,每周龄末测定各个体体重并记录相应翅号;13-66 周龄每周测定各个体耗料量;13-32周龄每两周末测定个体体重并记录相应翅号。

3、利用Logistic模型对生长情况进行拟合,见表4,确定体重生长拐点周龄为8.804周。

表4生长曲线拟合参数估计值和拟合度

4、测定各个体的开产日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及各周龄产蛋数、平均蛋重,统计各个 体开产至66周龄产蛋数、合格种蛋数。根据20周龄体重资料按级差分组,体重的组距为100g, 确定体重在2600-2800g时,其产蛋数和合格种蛋数最高,见表5。

表5 20周龄体重不同分组间的生产性能

5、选取(4)中产蛋数最多的300只个体,计算这些个体各测定周龄的平均体重和平均 耗料量。

6、以周龄为横坐标,以步骤(4)统计得到的各周龄平均体重为纵坐标作散点图,所得 平滑曲线即为产蛋数最多的培育的肉种鸡母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如图5所示。以周龄为横坐 标,周平均产蛋率为纵坐标,得到的是产蛋数多的肉种鸡母鸡周产蛋率曲线,如图6所示。 (4)中统计得到的各周龄平均耗料量即为该肉种鸡母鸡推荐喂料量。

7、应用:该品种关键周龄体重及相应喂料量推荐标准:8、20周龄体重分别为735~740、 1820~1830克,平均日耗料分别为41.2~43.5和95.8~98.5克。参照该培育的肉种鸡母鸡饲 养中的饲喂料量和体重标准,以采取各种措施使体重按生长规律增长并得到产蛋性能的提升。

对比例2

1、选取源自同一批培育的肉种鸡母鸡健康母雏2000只,随机平均分为组3和组4,配 戴翅号,称初生重。

2、两个组的个体在相同饲养环境条件、管理措施和营养水平下饲养,组3在饲养过程中 参照实施例2,在拐点周龄称重,依照20周龄的目标体重,按得到的生长规律标准曲线,采 用喂料量标准进行生长发育控制;组4采用自由采食。

3、按照实施例2中相同的方法收集相关性能数据。

4、按照实施例2中相同的方法分别得到组3和组4两个群体的生长发育规律曲线,如图 7所示;组3和组4两个群体的周产蛋率曲线,如图8所示。

5、由表6可见,经过实施例2得到的产蛋数最多的生长规律曲线以及关键周龄体重及相 应喂料量标准的应用,组3(生长发育控制的群体)群体采食量达标,前期的生长发育更为 充分,较组4(自由采食群体)8、20周龄体重分别提高99克和163.9克,变异度分别减少 8.7%和13.1%,2开产日龄的变异度下降27.0%,66周龄平均产蛋数和合格种蛋数由161.5、 159.7个提高到172.62、163.9个,增加了11.1和4.2个。

表6组3组4生产性能对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