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吸式穴播器株距调控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0649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气吸式穴播器株距调控总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的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气吸式穴播器株距调控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不同的作物种植的株距不同。针对食葵、打瓜等经济作物要求株距较大,常规穴播器已无法满足其作物的株距要求,由于这些作物的形状不规则,常规机械式穴播器无法达到精量播种,所以现急需一种气吸式穴播器,其株距能够满足食葵、打瓜等特殊株距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气吸式穴播器株距调控总成,这种调控总成在原有穴播器总成的基础上,增加前、后两个支撑盘等零部件,以及为适应这些变化作出一些结构上的改进型设计,改进后的气吸式穴播器能满足对于加大株距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气吸式穴播器株距调控总成,包括由定嘴和动嘴组成的播种鸭嘴组合体,若干个播种鸭嘴组合体安装在环形内撑圈上并且装配在动盘上,在内撑圈前部设置着前支撑盘,动盘后部设置着后支撑盘,等大的环形前支撑盘和后支撑盘相连时,二者之间形成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圆形空白带;与播种鸭嘴组合体数目相等的弧形支撑片填装在空白带上,并且相邻支撑片之间露有播种鸭嘴组合体。

进一步优化,后支撑盘上设有若干个弧形槽孔,弧形槽孔与前端的动盘上的连接孔相适应;将支撑片上均布设有若干个轮爪;轮爪的高度与定嘴向上露出于前、后支撑盘的高度相等。实际中,播种鸭嘴组合体数目为三个效果极好。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食葵、打瓜等经济作物株距较大的要求,采用前后支撑盘改变其穴播器的直径从而达到增加株距,其结构简单,制作过程更容易管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气吸式穴播器株距调控总成,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由定嘴6和动嘴5组成的播种鸭嘴组合体,若干个播种鸭嘴组合体安装在环形内撑圈7上并且装配在动盘4上(穴播器上的其它零部件均为现有技术,不一一描述),在内撑圈7前部设置着前支撑盘2,动盘4后部设置着后支撑盘1,等大的环形前支撑盘2和后支撑盘1相连时,二者之间形成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圆形空白带;与播种鸭嘴组合体数目相等的弧形支撑片3填装在空白带上,并且相邻支撑片3之间露有播种鸭嘴组合体。这样的设计,减少了之前存在的与动盘对应设置的压盘,减轻了质量,降低了成本。之所以要加装支撑片是为了降低前后支撑盘在地膜上行进时,因为压强过大破坏地膜,支撑片可以扩大地膜的受力面积;另外,由于要露出鸭嘴组合体在前、后支撑盘的外面,将播种鸭嘴组合体中的定嘴的种子流出舱整体较之前的定嘴制备长一些。

实践中进行优化设计,为了更稳定的保证穴播器的前进,在后支撑盘1上设有若干个弧形槽孔10,这样可以通过连接件穿过弧形槽孔10与前端的动盘4上的连接孔连接。

实践中,穴播器滚动前进时,由于加装了支撑片使得地膜边缘的完整性得到了保证,但是又会出现在地膜表面因为定嘴个数太少,虽然地膜膜孔打出来了,但是由于定嘴牵扯的力量太大,也会使得地膜从中被牵扯断。在支撑片3上均布设有若干个轮爪30,这样就使得轮爪在穴播器行进过程中地膜的接触点增多,就会分解定嘴对地膜的牵扯力,从而保护地膜的完整性。基于这样的考量,当然轮爪30的高度与定嘴6向上露出于前、后支撑盘2、1的高度相等。

实践中,在将播种鸭嘴组合体数目定位为三个进行生产实践中获得了极好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