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6853阅读:8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稻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稻机。



背景技术:

打稻机在农用上用于打稻,将成熟稻谷的谷粒打下来;现有的打稻机在打稻时,其谷粒皆掉落于谷桶内,在谷桶内的谷粒达到一定高度时,需人工将谷粒从谷桶内拿出放入谷框内再进行运输其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提供一种谷粒在打下后直接收集于谷框内且具有震动装置的打稻机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稻机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包括机架、焊接在机架上方的谷桶,所述谷桶上安装有打稻滚筒,所述机架包括上架板、下架板以及焊接在上架板与下架板之间撑杆;所述谷桶焊接在上架板上;所述谷桶上方焊接有罩体,下方开有下开口;所述谷桶内安装有内桶;所述内桶包括贴于谷桶内壁上的筒壁、位于谷桶外侧的撑环板以及穿过谷桶连接撑环板的架杆;所述筒壁下方连接有防溅套;所述上架板、下架板之间还设有一震板;所述震板与撑杆焊接;所述震板上放置有谷框;所述机架右侧焊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安装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带轮通过第一传送带与打稻滚筒实现传动;所述固定框内安装有被动轴;所述被动轴上安装有第二带轮以及滚筒;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第二传动带与第一带轮实现传动;所述滚筒上设有与自身为一体的敲条;所述震板一部分位于固定框内且位于固定框内的部分上方设有与敲条相应的震动条。

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谷粒在打下来后沿内桶直接掉入谷框,而通过敲条敲打震动条使震板形成震动,谷框随之震动,使谷粒掉入谷框内时不聚集与一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稻机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打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内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参阅图1至图4。

一种打稻机,包括机架、焊接在机架上方的谷桶1,所述谷桶1上安装有打稻滚筒2,所述机架包括上架板3、下架板4以及焊接在上架板3与下架板4之间撑杆5;所述谷桶1焊接在上架板3上;所述谷桶1上方焊接有罩体6,下方开有下开口51;所述谷桶1内安装有内桶;所述内桶包括贴于谷桶1内壁上的筒壁11、位于谷桶1外侧的撑环板12以及穿过谷桶1连接撑环板12的架杆13;所述筒壁11下方连接有防溅套14;所述上架板3、下架板4之间还设有一震板7;所述震板7与撑杆5焊接;所述震板7上放置有谷框8;所述机架右侧焊接有固定框10;所述固定框10上方安装有电机9;所述电机9包括转轴21;所述转轴21上安装有第一带轮22;所述第一带轮22通过第一传送带23与打稻滚筒2实现传动;所述固定框10内安装有被动轴31;所述被动轴31上安装有第二带轮32以及滚筒34;所述第二带轮32通过第二传动带33与第一带轮22实现传动;所述滚筒34上设有与自身为一体的敲条35;所述震板7一部分位于固定框10内且位于固定框10内的部分上方设有与敲条35相应的震动条36。

作为优选,所述防溅套14末端位于谷框8内;所述防溅套14为橡胶套;所述防溅套14与筒壁11胶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9外接电源开始工作,即转轴21开始转动,这时转轴21带动第一带轮22转动;而第一带轮22通过第一传送带23与打稻滚筒2实现传动,具体的,打稻滚筒2包括轴体43以及安装在轴体43上的打滚筒41和带轮42,带轮42通过第一传送带23与第一带轮22实现传动,而带轮42带动轴体43转动,轴体43再带动打滚筒41开始工作;而在第一带轮22通过第一传送带23与打稻滚筒2实现传动的同时,第一带轮22通过第二传动带33带动第二带轮32转动,而第二带轮3带动被动轴31转动,被动轴31接着带动滚筒34滚动,而位于滚筒34上的敲条35因为随着转动而敲打与自身位置相应的震动条36,即敲打震板7,使震板7具有一定的震动,防止谷粒聚集于一处;而在谷框8将要满的时候,可将内桶向上抬,使防溅套14末端不位于谷框8内再将谷框8拿出换框,具体的在震板7上可设有将谷框8限位的限位棱4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