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牛喂食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6092阅读:10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牛喂食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牛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牛喂食槽。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牛养殖的食槽通常采用长槽形结构,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或自动化机械将食用水、饲料等分至食槽中供牛进食。但由于现有技术中水和饲料不加以区分,牛在进食后剩下的水和饲料混合后极易造成腐烂变质,这就对牛的健康生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养殖场,由于每次投喂的饲料和水的数量较大,无论是饲料或水往往都还有较多的残留,导致细菌滋生。即使有部分养殖场实施了饲料和水的分区,也只是简单的将盛水用的盘体放置在食槽中,这也存在加水麻烦、排水不完全等缺陷。同时,现有技术中的食槽在清扫的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翻入牛栏将食槽内的残留扫出,由于食槽为槽式结构,清扫困难,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饲料和水分离且便于清扫的养牛喂食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养牛喂食槽,包括呈长槽状的喂食槽主体,所述主体的横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直角梯形,主体靠近梯形直角边的一侧位于牛栏内,靠近梯形斜边的一侧伸出牛栏外。所述主体位于牛栏内一侧的边沿设置水槽,所述水槽沿主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水槽的一端设置进水管,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排水管。

所述水槽面向主体内部的一侧沿水槽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与水槽连通的饮水盘,所述饮水盘的上边沿与水槽的上边沿齐高,饮水盘的底面为坡向水槽的斜面。

所述主体的底面由翻板构成,所述翻板一侧的边沿与水槽底部铰接,另一侧的边沿设置挂钩。所述主体位于牛栏外一侧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与挂钩相配合的铁索。

优选的,所述水槽与主体齐高。

优选的,所述主体通过支撑腿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腿包括位于主体两端的第一支撑腿和位于主体位于牛栏内的一侧的第二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牛栏呈网状。

优选的,所述主体位于牛栏外一侧面的下部设置与翻板相配合的缺口,所述缺口构成翻板活动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通过在主体内设置的饮水盘和水槽有效的实现了在养牛的过程中饲料和水的分区,喂水和喂饲料相互独立,避免饲料和水混合造成的腐败变质。由于饮水盘的底面倾斜设置,工作人员通过水槽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可有效的控制饮水盘中的水位,既能实现准确的加水,又能将水槽内的水完全排出,保证饮水盘中的水足量和卫生。在喂食饲料时,工作人员在牛栏外投放饲料,饲料可沿主体梯形斜边侧滑落至主体位于牛栏内的部分,使用非常方便快捷。另外,在清理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将固定翻板的铁索和挂钩解开,就可以将翻板旋转成坡向牛栏外的斜面,便于清扫,省时省力,保障了牛的健康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结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4所示的一种养牛喂食槽,包括呈长槽状的喂食槽主体1,所述主体1的横截面呈上大下小的直角梯形,主体1靠近梯形直角边的一侧位于牛栏2内,靠近梯形斜边的一侧伸出牛栏2外,如图3和4所示,主体1的梯形的直角边位于左侧,则主体1的左侧位于牛栏2内,右侧位于牛栏2外。所述主体1位于牛栏2内一侧的边沿设置水槽3,也就是主体1左侧的边沿设置水槽3。结合图2所示,所述水槽3沿主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水槽3的一端设置进水管4,另一端的底部设置排水管5。通常水槽3还具有一定的斜度,倾斜方向为由进水管4所在的一端向另一端倾斜,从而便于水的排出。所述水槽3可以与主体1齐高,也可以略低于主体1的总体高度,当水槽3与主体1齐高时,有利于增加水槽3中的蓄水量,提高水槽3的调节范围,当水槽3低于主体1时,可较少水槽3对牛进食饲料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主体1的固定方式较多,通常通过支撑腿放置在地面上,所述支撑腿包括位于主体1两端的第一支撑腿10和位于主体1位于牛栏2内的一侧的第二支撑腿11。当然,也可以根据主体1的大小在适当的位置进行增加或减少支撑腿,当主体1较长,跨度较大时,可增加支撑腿,当主体1较短时,可减少支撑腿。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的主体1还可以通过与牛栏2直接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如图2所示,所述水槽3面向主体1内部的一侧沿水槽3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与水槽3连通的饮水盘6,图2中饮水盘6的数量为4个,当然,也可以是5个、6个或更多个。本实用新型的主体1通常采用不锈钢或塑料制成,饮水盘6通常与主体1在加工阶段一体成型。所述饮水盘6的上边沿与水槽3的上边沿齐高,饮水盘6的底面为坡向水槽3的斜面。从而通过控制水槽3中的水位就能有效的控制饮水盘6中的水位,便于精确的加水。

所述主体1的底面由翻板7构成,所述翻板7通常也为塑料材质或不锈钢材质,所述翻板7一侧的边沿与水槽3底部铰接,另一侧的边沿设置挂钩8。所述主体1位于牛栏2外一侧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与挂钩8相配合的铁索9。如图3所示,挂钩8勾住铁索9,就能实现翻板7的定位。如图4所示,将挂钩8从铁索9上取下,又能够解除锁定,可向翻板7旋转至向牛栏2外倾斜的斜面,从而便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扫,使用非常方便。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性能,更好的做法还可以是所述牛栏2呈网状。网状的牛栏2和常规的牛栏相比,可避免牛头被卡,提高了安全性能。结合图3和4所示,为了增大翻板7的活动空间,更好的做法还可以是,所述主体1位于牛栏2外一侧面的下部设置与翻板7相配合的缺口12,所述缺口12构成翻板7活动的空间。这样一来,一方面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翻板7构成的主体1底面具有一定的斜度,便于饲料向主体1位于牛栏2内的一侧移动,方便牛取食。另一方面,由于缺口12的存在,使得翻板7在下翻时,留下了更大的操作空间,便于工作人员对喂食槽进行清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