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藤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1337阅读:14154来源:国知局
爬藤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种植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爬藤架。



背景技术:

就现有技术而言,现在的爬藤架大多数的采用竹条或者树枝,这两者在潮湿的天气时会导致腐朽,加上大风的作用,导致爬藤架会倒在地上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而现在也有采用金属制品的爬藤架,由于金属制品光滑,导致植物爬藤需要人工,并且在丰收的时候,由于金属制品人们无法穿行在爬藤架内,导致人们采摘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爬藤架,可以防止爬藤架倒地,同时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爬藤架,包括支架、导水槽、固定地针、千斤顶,支架由左支架与右支架构成,左支架与右支架结构对称,左支架由多根横向方管和多根竖向方管焊接而成,横向方管与竖向方管上均开有通孔,通孔内插入有爬藤销钉,竖向方管上焊接有导水槽,导水槽底部等间距连接有导管,导管底部与竖向方管的底部连接且伸入到塑料套筒中,竖向方管底部内侧铰接有底板,底板开有通孔,通孔内穿插有固定地针,竖向方管底部外侧连接有塑料套筒;左支架与右支架的顶部焊接有受力杆,左支架的受力杆与右支架的受力杆通过千斤顶连接,受力杆与千斤顶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焊接方式固定,结构稳定,连接导水槽,施水和施肥方便,连接有千斤顶,千斤顶将支架撑开,在采摘时人可以进入支架内部进行收获,采用塑料套筒防止肥力纵向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千斤顶的局部图。

其中,1、支架,2、左支架,3、右支架,4、横向方管,5、竖向方管,6、爬藤销钉,7、千斤顶,8、导水槽,9、导管,10、底板,11、固定地针,12、受力杆,13、塑料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3所示,爬藤架,包括支架1、导水槽9、固定地针11、千斤顶7,支架1由左支架2与右支架3构成,左支架2与右支架3结构对称,左支架2由多根横向方管4和多根竖向方管5交叉焊接而成,横向方管4与竖向方管5上均开有通孔,通孔内插入有爬藤销钉6,竖向方管5上焊接有导水槽8,导水槽8底部等间距连接有导管9,导管9底部与竖向方管5的底部连接且伸入到塑料套筒13中,竖向方管5底部内侧铰接有底板10,底板10开有通孔,通孔内穿插有固定地针,竖向方管5底部外侧连接有塑料套筒13;左支架2与右支架3的顶部焊接有受力杆12,左支架2的受力杆12与右支架3的受力杆12通过千斤顶7连接,受力杆12与千斤顶7铰接。

使用时,用千斤顶7调节好爬藤架的斜度,将爬藤架塑料套筒13埋入地底,使底板10与地面接触,在通孔内插入固定地针11,在塑料套筒13中种植农作物,农作物生长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爬藤的位置在通孔内插入爬藤销钉6,可以控制爬藤的位置和高度,在农作物施肥的时候可以将肥水倒入导水槽8,导水槽8将肥水分配到导管9中去,然后分配给每一株农作物,施肥简单,连接的塑料套筒13可以防止纵向肥力流失,在农作物结果时,使用千斤顶7将支架2撑开,人可以进入爬藤架的内部,进行果实护理与果实采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