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芽苗菜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141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芽苗菜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芽苗菜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芽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快速大量供应到市场是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芽菜的生产多用土壤栽培,将种子直播于土壤上,进行常规的田间管理,不仅出苗不齐,采收也极其不便利,很难做到机械化采收,土地利用率低,人工消耗巨大,另外由于土壤易被污染而不符合绿色食品卫生标准。通过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如常规育苗盘、土培法、沙培法、水培法生产芽苗菜可缩短生产周期,且无污染,但由于这些方法往往采用报纸、蛭石或珍珠岩做基质,需定时定量喷水,造成水资源浪费和人员浪费,生产效率低,且不容易形成工厂化育苗,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健康饮食需求。另外,现有的芽菜生产装置,芽菜在生长过程中易倒伏,且包装困难,影响芽菜食用品质和外观品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申请号为201520830161.3的申请文件提供了一种种生产效率高的芽菜苗培育装置,包括育苗床架、育苗床、架体层和架体层导轨,所述架体层导轨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育苗床架上,所述架体层设置所述架体层导轨上,并可在架体层导轨上滑动,所述育苗床设置在所述架体层上。由于在育苗床内设置有吸水材料层,只需在播种时浇水一次即可满足芽菜种子萌发和芽菜生长,省工省事;可通过改变育苗床架高度,从而增加架体层的层数来放置育苗床,以增加芽菜产量,既可以提高芽菜产量和品质,又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芽苗菜培养结束后,只需拉动架体层,取下育苗床,将育苗床通过传送带运送至包装车间,以一小格为单位进行包装,适用于工厂大批量生产。

但是该申请文件公开的芽菜苗培育装置依然存在以下缺点:结构复杂,制造麻烦,成本高,并且组装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芽苗菜培养装置,在盛水盘的左右两侧壁之间搭接育苗盘,在育苗盘底壁与盛水盘底壁之间形成盛水间隙,并且将上述育苗盘的底壁设计为网格状,在育苗盘的底壁上铺洒种子后,盛装在上述盛水间隙中的水将通过网格而使得种子保持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从而获得环保卫生的芽苗菜,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组装方便,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芽苗菜培养装置,包括盛水盘和育苗盘,所述育苗盘搭接于所述盛水盘的左右两侧壁之间,所述育苗盘的底壁呈镂空的网格状,所述育苗盘的底壁与所述盛水盘的底壁之间形成盛水间隙,所述育苗盘上设置有支撑纸。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育苗架,所述盛水盘搭接在所述育苗架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育苗架包括若干个托架和若干根竖杆,所述托架包括两根横杆、两个A连接头和两个B连接头,所述两根横杆平行设置,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与A连接头和B连接头连接形成托架,多个所述托架从上到下通过竖杆连接形成育苗架,每个托架上搭接有一个盛水盘。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A连接头和B连接头上均设置有竖直连接部和横向连接部,所述A连接头上还设置有A纵向连接部,所述 B连接头上还设置有与所述A纵向连接部相对的B纵向连接部,所述A纵向连接部与B纵向连接部配合形成用于盛水盘进出所述托架的导轨,所述盛水盘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横杆连接在所述横向连接部上,所述竖杆连接在所述竖直连接部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A纵向连接部和B纵向连接部均呈长条板状,所述A纵向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凸块,所述B纵向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凸块对应的凹槽,所述凸块卡接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A纵向连接部和B纵向连接部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挡板。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凸块为方形凸块,所述凹槽为方型槽。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育苗盘上的网格由若干个单元格组成,所述单元格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孔状,所述单元格大端的直径为小于等于8mm并大于等于4mm,小端的直径为大于等于2mm并小于4mm。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育苗盘上的网格由若干个单元格组成,所述单元格呈方孔状,所述单元格的长度大于等于4mm并小于等于 8mm,所述单元格的宽度大于等于4mm并小于等于8mm。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育苗架的底部设置有带刹车的定向轮,所述定向轮安装在底层的托架中的竖直连接部上。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使用新型在盛水盘的左右两侧壁之间搭接育苗盘,在育苗盘底壁与盛水盘底壁之间形成盛水间隙,并且将上述育苗盘的底壁设计为网格状,在育苗盘的底壁上铺洒种子后,盛装在上述盛水间隙中的水将通过网格而使得种子保持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从而获得环保卫生的芽苗菜,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组装方便,实用性强;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若干个横杆、A连接头以及B连接头搭建成托架,并且若干个托架从下到上通过竖杆依次搭建为育苗架的架体,每个托架上搭接有一个盛水盘,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室内有效面积,充分利用单位面积设施土地利用率,降低成本,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并且采用上述结构,方便使用者组装本实用新型;

(3)本实用新型中的A连接头上设置有A纵向连接部,所述B连接头上设置有与上述A纵向连接部相对的B纵向连接部,并且在上述A纵向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方形的凸块,在B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方形的凹槽,使用者在安装的时候,将上述凸块卡接在上述凹槽内,即可实现A纵向连接部与B纵向连接部的定位以及连接为一体,从而使得A连接头与B连接头在纵向上连接起来,并且上述A纵向连接部与B纵向连接部呈长条板状,其共同组合形成导轨,用于搭承上述盛水盘,并且将盛水盘滑动安装在上述导轨上,使用者可以从前方或者后方将盛水盘卡在左右竖直连接部之间并使之位于上述导轨上,然后将其沿上述导轨平推进入托架内,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盛水盘只能倾斜进入托架内的缺点,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和稳定性,避免盛水盘和育苗盘倾倒,简化操作;

(4)本实用新型中,在上述A纵向连接部以及B纵向连接部的上方均设置有挡块,当上述盛水盘安装好后,上述挡块将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其从上述托架中掉落,增强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在上述育苗架的架体的底部安装有带有刹车的定向轮,从而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搬运本实用新型,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芽苗菜培养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新型芽苗菜培养装置的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新型芽苗菜培养装置的一种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托架的爆炸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育苗盘与盛水盘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育苗盘与盛水盘的俯视图;

图8是图7中的A-A剖面视图。

图中1-盛水盘;2-育苗盘;3-盛水间隙;4-导轨;5-凸块;6-凹槽;7-挡板;8-定向轮;9-育苗架;111-横杆;112-竖杆;113-A连接头;114-B连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等方位概念以附图1中所示方位概念为准,具体地,附图1中所示左侧为左,附图1中所示右侧为右,附图1中所示上方为上,附图1中所述下方为下,远离纸面的一方为前方,伸入纸面的一方为后方,并且规定本实施例中所提及横向为左右方向,纵向为前后方向,竖直方向为上下方向。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型芽苗菜培养装置,如图6、图7、图8所示,包括育苗盘2和盛水盘1,上述育苗盘2搭接在上述盛水盘1的左右两侧壁之间,上述育苗盘2的底壁和上述盛水盘1的底壁之间形成盛水间隙3,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设定上述盛水间隙3的深度为0.8cm-1.5cm之间,作为本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方式,上述盛水间隙3的深度为1cm,上述育苗盘2的底壁设计制作为镂空的网格状,在上述育苗盘2的底壁上设置有支撑纸(图中未画出),该支撑纸的主要作用是用于防止种子从网格中掉落在盛水盘1中去,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支撑纸不能选用任何印刷纸,而应该选择使用白纸,白纸上无任何印刷笔墨,可以保证种子在完全无污染的环境中成长。使用的时候,在上述盛水间隙3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将上述育苗盘2搭接在上述盛水盘1的左右两侧壁上,值得注意的是,此时需保证上述育苗盘2的底壁不会被水面淹没,将种子在上述盛水盘1中的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具体时间根据使用者当地情况以及种子的量决定,随后使用者将上述浸泡过后的种子洒在上述育苗盘2底壁上的支撑纸上,种子长出的根经过上述支撑纸并伸过上述网格后,能更加笔直的生长,使得种子长出的芽苗更加笔直。随后,使用者在种子上再铺设一层已经被水浸湿的保湿纸,以保证种子全身湿润。

此时,由于上述育苗盘2的底壁呈网格状,故盛水盘1中的水蒸汽将通过育苗盘2的底壁和上述支撑纸并到达种子所在位置,再在种子上还铺设一层已经被水浸湿的纸,此时,种子全身将一直处于一个湿润的环境中,以利于其生长,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种子为芽苗菜种子,其生长发芽过程需要大量的水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育苗架9,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育苗架9包括若干个横杆111、竖杆 112、A连接头113和B连接头114。如图4、图5所示,两根横杆111通过两个A连接头113和两个B连接头114连接形成方形的托架,如图1、图2、图 3所示,多个上述托架从上到下通过若干个竖杆112连接形成育苗架9的架体,在每个托架上搭接一个上述盛水盘1。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节省室内有效面积,充分利用单位面积设施土地利用率,降低成本,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并且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使用者组装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中,如图4、图5所示,限定上述A连接头113和B连接头114 上均设置有竖直连接部和横向连接部,分别用于安装上述竖杆112和横杆111,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设置上述竖直连接部和横向连接部为相互垂直的两根圆管,并且限定上述竖杆112和横杆111分别为与上述竖直连接部和横向连接部的内孔对应的圆管,在安装的时候,直接将上述竖杆112插接在上述竖直连接部中,将上述横杆111插接在上述横向连接部中即可。在上述竖直连接部的管道中设置有挡块,以便上述竖杆112定位,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本实施例对上述竖直连接部和横向连接部的设置方式不做任何限定,本实施例对上述横杆111以及竖杆112的形状以及设置方式亦不做任何限定,只要能实现利用上述横杆111以及竖杆112将上述A连接头113和B连接头114连接在一起形成用于拖成盛水盘1的育苗架9即可。

本实施例中,在上述A连接头113上设置有A纵向连接部,在上述B连接头114上设置有与上述A纵向连接部相对的B纵向连接部,限定上述A纵向连接部和B纵向连接部均呈长条板状,上述A纵向连接部与B纵向连接部配合形成用于盛水盘1进出上述托架内部的导轨4,上述盛水盘1自由滑动安装在上述导轨4上。为了增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刚度,并且方便使用者安装拆卸,本实施例中,在上述A纵向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方形的凸块5,在上述B纵向连接部的端部上设置有与上述凸块5对应的方形的凹槽6。在具体安装的时候,使用者将上述凸块5卡接在上述凹槽6中,即可实现将上述A纵向连接部与上述B纵向连接部连接起来的效果,从事实现将上述A连接头113和B连接头 114在纵向上连接起来的效果,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刚度和稳定性。另外,方形的凸块5与方形的凹槽6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定为和限位,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限定上述A纵向连接部的上表面与上述A连接头的横向连接部的顶端平齐,并且该A纵向连接部在横向上伸入托架内的一侧的端面与上述A连接头的横向连接部的端面平齐,上述B纵向连接部与上述A纵向连接部采用相同的方式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保证上述盛水盘1搭接在上述A纵向连接部与B纵向连接部配合形成的轨道上滑行的时候,不会与上述竖直连接部之间发生干涉,并且该设计简单易行,成本低,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使用者在具体使用的时候,首先将上述托架以及育苗架9组装完成,随后将上述盛水盘1可以从前方或者后方卡在托架的左右两侧的竖直连接部之间并使之位于上述导轨4上,然后将其沿上述导轨4平推进入上述托架内,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盛水盘1只能倾斜进入托架内的缺点,避免盛水盘和育苗盘倾倒,简化操作,从而增强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为了使得上述盛水盘1搭接在上述导轨4上的时候不会从上述托架内滑落,本实施例中,在上述A纵向连接部以及B纵向连接部的上表面均设置有挡板7,用于对上述盛水盘1在横向上的限位,当盛水盘1搭接与上述托架内的时候,盛水盘1的横向侧壁上述挡板7挡住,从而使其不能从上述托架内滑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中,设定上述育苗盘2的底壁上的网格包括若干个单元格。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单元格的长度大于等于4mm并小于等于8mm,所述单元格的宽度大于等于 4mm并小于等于8mm,作为优选,取a=5mm,b=5mm;作为本实施例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单元格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孔状,所述单元格单元格大端的直径为小于等于8mm并大于等于4mm,小端的直径为大于等于2mm并小于等于4mm。采用上述设计,可以保证本实用新型中的种子的根系能伸入上述单元格,并促使芽苗生长得更直,以便于收割,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 2、图3所示,在上述育苗架9的架体的底部安装有带有刹车的定向轮8,从而方便使用者根据需要搬运本实用新型,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将上述定向轮8安装在底层的托架的竖直连接部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