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农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实现稻、渔、发电于一体的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光伏发电系统的稻渔互补池塘。
背景技术:
传统的稻田养鱼,是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将稻田放养水产经济鱼类,使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动物资源、昆虫资源以及其它物质和能源更加充分地被放养水产品所利用,同时,鱼虾的生命活动可起到稻田除草、灭虫、松土、活水、通气和增肥之效果。
在稻鱼共生系统中需要光照充足,同时又有一定的遮阴条件。稻谷的生长要良好的光照条件进行光合作用,鱼类生长也要良好的光照,因此养鱼的稻田一定要有良好的光照条件。但在我国尤其南方地区,夏季十分炎热,稻田水又浅,午后烈日下的稻田水温常常可达40℃-50℃。而35℃即可严重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因此鱼类养殖区上方一定的遮阴条件是必需的。遮阴设备不能够收集太阳能,因此是一种资源浪费。
耕地、淡水和能源是当前社会发展最不可缺的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水土资源、在保障食物供给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同时获得最大综合效益,是我国乃至当今世界农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如何解决养殖池塘降温问题的同时,又能生产出清洁能源,是目前稻鱼共生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渔、光电三位一体的带光伏发电系统的稻渔互补池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光伏发电系统的稻渔互补池塘,田埂围成一个生产区,田埂内侧挖有鱼沟,对侧的鱼沟之间挖有梗沟,在鱼沟和梗沟之间为水稻种植区,在水稻种植区内阵列设有光伏组件矩阵。
所述生产区为矩形,鱼沟和梗沟组成目字形结构,在生产区的一端设有进水口,另一端设有排水口,在进水口处设有拦污栅,在排水口处设有防逃网。
进水口、排水口上沿高出田埂0.2-0.5m,下沿与鱼沟底持平。
田埂高0.5-0.7m,宽1.0m,其基部加宽1.0-1.5m,坡比1:2-1:3;与田埂距离1.0m沿四周挖宽2-4m,深度为1-1.5m的鱼沟,鱼沟和梗沟组成的养鱼区占整个生产区面积的20-30%。
田埂四周还设有防逃墙,所述防逃墙由支撑杆、网布、挡板组成,在支撑杆之间设有网布,在支撑杆的顶部设有挡板,挡板形成向内侧倾斜的倒挂式结构,网布为高度0.5-0.6m,每隔1.5m设置一根支撑杆。
所述挡板为0.25-0.35m。
水稻种植区内设有光伏组件矩阵,光伏组件矩阵包括光伏地桩、安装支架、导线、直流输入端口、直流汇流箱、光伏逆变器、交流输入端口和交流控制箱,光伏地桩上设有安装支架,在安装支架的上部设有光伏组件,导线自光伏组到交流控制箱,依次连接直流输入端口、直流汇流箱、光伏逆变器、交流输入端口。
本实用新型其中光伏发电支架立于水稻种植区中的地桩上,依次排列成安装支架矩阵,矩阵预留采光带,支架上覆盖光伏组件矩阵,围绕池塘农作物种植区及四周,设“目”或“田”字状闭合水产品养殖沟,为渔类养殖空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光伏组件设置在水稻种植区域内,给浅水区水面养殖起到遮阳板的作用,鱼类可以除虫、粪便可以做为水稻肥料、同时水稻败叶等可以做为鱼类青饲料,实现渔业经济、农作物经济和新能源发电“三赢”局面,引领土地综合利用新典范。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本实用新型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排水口、3拦污栅、4防逃网、5田埂、6鱼沟、7水稻种植区、8梗沟、9防逃墙、10支撑杆、11挡板、12光伏地桩、13安装支架、14光伏组件矩阵、15导线、16直流输入端口、17光伏逆变器、18交流输入端口、19交流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
一种带光伏发电系统的稻渔互补池塘,田埂5围成一个生产区,田埂5内侧挖有鱼沟6,对侧的鱼沟6之间挖有梗沟8,在鱼沟6和梗沟8之间为水稻种植区7,在水稻种植区7内阵列设有光伏组件矩阵14。
所述生产区为矩形,鱼沟6和梗沟8组成目字形结构,在生产区的一端设有进水口1,另一端设有排水口2,在进水口1处设有拦污栅3,在排水口2处设有防逃网4。
进水口1、排水口2上沿高出田埂5 0.2-0.5m,下沿与鱼沟6底持平,方便进水、排干。
田埂5高0.5-0.7m,宽1.0m,其基部价款1.0-1.5m,坡比1:2-1:3;与田埂5距离1.0m沿四周挖宽2-4m,深度为1-1.5m的鱼沟6,鱼沟6和梗沟8组成的养鱼区占整个生产区面积的20-30%。
田埂5四周设有防逃墙9,所述防逃墙9由支撑杆10、网布、挡板11组成,在支撑杆10之间设有网布,在支撑杆10的顶部设有挡板11,挡板11形成向内侧倾斜的倒挂式结构,网布为高度0.5-0.6m,每隔1.5m设置一根支撑杆10。
所述挡板为0.25-0.35m。
水稻种植区7内设有光伏组件矩阵14,光伏组件矩阵14包括光伏地桩12、安装支架13、导线15、直流输入端口16、直流汇流箱、光伏逆变器17、交流输入端口18和交流控制箱19,光伏地桩12上设有安装支架13,在安装支架13的上部设有光伏组件,导线15自光伏组到交流控制箱19,依次连接直流输入端口16、直流汇流箱、光伏逆变器17、交流输入端口18。
实施例2
所述鱼沟和梗沟构成田字形,其他同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稻、渔、光共生系统正是通过有效利用水土资源从而产出大量稻谷、水产品和清洁能源的新型生产方式对于稳定并增加种粮面积、保障粮食和水产品供应、发展新能源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按每亩增产水产品60公斤,光伏装机容量20KW,就能在保证粮食稳定的前提下,每亩实现农民增收1.6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