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鱼系统的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139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鱼系统的杀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鱼系统的紫外灯杀菌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现检索到一篇公告号为CN20512472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养鱼系统,包括供水装置、水池、供氧系统、排污系统、水循环系统、净化系统。

但是,因为鱼类生长过程中的排泄物以及鱼饲料等物质分解过程中有大量的藻类和细菌生长,这些含有藻类细菌的循环水未经过杀菌处理,不利于净化后循环水中鱼类的生长,因此有必要用一种装置杀除循环水中的藻类和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鱼系统的杀菌装置,具有杀菌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养鱼系统的杀菌装置,包括密闭筒,所述密闭筒包括筒体、上盖和下盖,还包括供循环水进入密闭筒内的进水管和供循环水流出密闭筒内的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连通有透明水管,所述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多根环绕布置于筒体内侧壁和透明水管之间的紫外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密闭筒内的透明水管中,在多根环绕布置于筒体内侧壁和透明水管之间的紫光灯照射下,环绕筒体内侧壁布置的紫外灯发出的紫外线能对透明水管内循环水的照射更加充分,循环水内的藻类和细菌被紫外灯发射的紫外线杀死,达到除去循环水中藻类和细菌的目的,使经过杀菌处理后的循环水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透明水管呈螺旋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状的透明水管一方面可以增加单位体积循环水经过透明水管的总时间,也即是增加了紫外灯照射单位体积循环水的时间;另一方面增加了透明水管被紫外灯照射的面积,透明水管内单位体积循环水被紫外灯发射的紫外线照射的更充分,使紫外灯对循环水的杀菌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透明水管之间设有支撑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的立柱,所述立柱的外周壁设有第一反光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水管中间的立柱上有第一反光纸可以将紫外灯发射的紫外线反射到透明水管背离紫外灯直射到的一侧,使透明水管内的循环水被紫外线杀菌处理地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盖的下端面设有供立柱上端插嵌的上限位环,所述下盖的上端面设有供立柱下端插嵌的下限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可以将立柱固定,使立柱不易晃动,使该装置的稳定性更高;同时,立柱对螺旋状的透明水管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以使透明水管更加稳定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筒体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反光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反光纸可以将紫外灯背离透明水管一侧发射的紫外线反射到透明水管上,使透明水管内的循环水被紫外线照射的强度更高,从而使紫外灯对循环水的杀菌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下盖的上端面设有抵接于紫外灯下端的海绵,所述上盖设有供紫外灯导通的灯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灯被固定安装在上盖的灯座和下盖的海绵上,灯座有利于紫外灯的安装,在安装紫外灯的过程中,海绵对紫外灯下端有缓冲作用,避免了紫外灯安装过程中紫外灯碰到筒体的内侧壁或着下盖而损坏紫外灯,使紫外灯便于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海绵设有供紫外灯下端插嵌的插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槽对紫外灯有限制作用,使紫外灯在密闭筒内不易随外界摇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筒体的上端面和上盖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使上盖和筒体的密闭效果更好,使密闭筒内的紫外线不至于泄露出去而影响周边环境。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常规的循环水杀菌方法相比,通过紫外灯照射的方法杀除循环水中的藻类和细菌的杀菌效果更好,而且紫外线杀菌过程在密闭筒内进行,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通过第一反光纸和第二反光纸来回将紫外光线来回反射的方式,以使杀菌效果更佳。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拆卸和维修,杀菌效果更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密闭筒;11、筒体;12、上盖;121、上限位环;13、下盖;131、下限位环;2、进水管;3、出水管;4、透明水管;5、紫外灯;6、立柱;7、第一反光纸;8、第二反光纸;9、海绵;91、插槽;10、灯座;14、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养鱼系统的杀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呈圆柱状的密闭筒1,密闭筒1包括筒体11、上盖12和下盖13,下盖13与筒体11之间一体成型,还包括供循环水进入密闭筒1内的进水管2和供循环水流出密闭筒1内的出水管3,进水管2卡嵌于上盖12并从上盖12伸入筒体11内部,出水管3卡嵌于下盖13并从下盖13伸出筒体11内部,进水管2和出水管3之间连通有透明水管4,上盖12和下盖13之间安装固定有十一根环绕布置于筒体11内侧壁和透明水管4之间的紫外灯5。循环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密闭筒1内的透明水管4中,在多根环绕布置于筒体11内侧壁和透明水管4之间的紫光灯照射下,环绕筒体11内侧壁布置的紫外灯5发出的紫外线能对透明水管4内循环水的照射更加充分,循环水内的藻类和细菌被紫外灯5发射的紫外线杀死,达到除去循环水中藻类和细菌的目的,使经过杀菌处理后的循环水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透明水管4呈螺旋状,螺旋状的透明水管4一方面可以增加单位循环水经过透明水管4的总时间,也即是增加了紫外灯5照射单位循环水的时间;另一方面增加了透明水管4被紫外灯5照射的面积,透明水管4内单位循环水被紫外灯5发射的紫外线照射的更充分,使紫外灯5对循环水的杀菌效果更好。

透明水管4之间固定有支撑于上盖12和下盖13之间的立柱6,上盖12的下端面焊接有供立柱6上端插嵌的上限位环121,上限位环121和下限位环131可以将立柱6固定,使立柱6不易晃动,使该装置的稳定性更高;同时,立柱6对螺旋状的透明水管4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以使透明水管4更加稳定牢固。

下盖13的上端面有抵接于紫外灯5下端的海绵9,上盖12安装有供紫外灯5导通的灯座10,紫外灯5被固定安装在上盖12的灯座10和下盖13的海绵9上,灯座10有利于紫外灯5的安装,在安装紫外灯5的过程中,海绵9对紫外灯5下端有缓冲作用,避免了紫外灯5安装过程中紫外灯5碰到筒体11的内侧壁或着下盖13而损坏紫外灯5,使紫外灯5便于安装和拆卸。

海绵9开有供紫外灯5下端插嵌的插槽91,插槽91对紫外灯5有限制作用,使紫外灯5在密闭筒1内不易随外界摇晃。

如图1和图2所示,立柱6的外周壁粘有一层第一反光纸7,透明水管4和第一反光纸7之间不接触,透明水管4中间的立柱6上的第一反光纸7可以将紫外灯5发射的紫外线反射到透明水管4背离紫外灯5的一侧,使透明水管4内的循环水被紫外线杀菌处理地更加充分。

如图1和图3所示,筒体11的内侧壁粘有第二反光纸8,第二反光纸8可以将紫外灯5背离透明水管4一侧发射的紫外线反射到透明水管4上,使透明水管4内的循环水被紫外线照射的强度更高,使紫外灯5对循环水的杀菌效果更好。

筒体11的上端面和上盖12的下端面之间卡嵌固定有密封圈14,密封圈14使上盖12和筒体11的密闭效果更好,使密闭筒1内的紫外线不至于泄露出去而影响周边环境。

工作过程与原理:循环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密闭筒1内螺旋状的透明水管4中,在十一根环绕布置于筒体11内侧壁和透明水管4之间的紫光灯的直接照射下,以及在第一反光纸7和第二反光纸8之间互相反射的紫外光线照射下,循环水内的藻类和细菌被紫外灯5发射的紫外光线杀死,达到除去循环水中藻类和细菌的目的,使经过杀菌处理后的循环水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