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室病理标本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5291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腔室病理标本存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理标本保存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双腔室病理标本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病理检验是用手术方法采集机体病变部位的小块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验,找出病理改变的证据,以配合临床对疾病作出是良性还是恶性、是炎症还是癌变的一种确证性诊断,是一种直接的、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对于帮助临床及时对疾病作出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的实际意义。

现阶段的盛装标本的器具,如标本袋,只能盛装一样。例如在做肝腹水的细胞学检查时,通常的做法是一个标本袋盛装组织,另外用瓶子盛装腹水。这种方式操作麻烦,在送检较多时,容易弄混,给医护人员带来不便。鉴于上述技术缺陷,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个瓶体既能盛装组织,又能盛装组织液,不易混淆的病理标本瓶。

同时,传统的病理检验没有统一的标本送检容器,有的尿杯,有的用旧药瓶,有的用塑料小桶或者胶手套,很难保证容器清洁,存在着许多干扰因素,而且送检容器没有盖子,病理标本完全暴露,既不雅观,又容易造成污染和交叉感染。另外,由于没有统一标准的固定液,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检验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腔室病理标本存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双腔室病理标本存储装置,包括本体、顶盖,所述顶盖活动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顶盖的内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所述本体的顶端口相匹配连接,所述本体的外壁上设有凸环,所述凸环的上端面与所述顶盖的底端相匹配连接,所述凹槽的外边沿高于内边沿,所述顶盖对应所述本体的内部中心位置竖直设有供微型电棒插入的插入孔,所述微型电热棒从所述插入孔插入,所述微型电棒的一端伸入所述本体的内腔,所述微型电棒的另一端设有调温器,所述本体的内腔分为组织盛放槽、液体盛放槽,所述组织盛放槽设置在所述液体盛放槽的上方,所述组织盛放槽的底部为带滤液孔的第一活动底板,所述第一活动底板的一 端从所述本体壁上对应的开孔处穿出,所述本体壁上设有供所述第一活动底板滑动的导轨,所述液体盛放槽的底部与第二活动底板活动连接,所述本体的侧壁上设有插口,所述第二活动底板的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所述液体盛放槽的底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活动底板的另一端设有插板,所述插板有所述插口相匹配,所述插板活动地插入在所述插口中。

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动底板设有把手。

进一步,所述第一活动底板上与所述把手相对的一侧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所述本体的侧面外圈均匀竖直设有透视窗,所述透视窗的侧边设有指示刻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对各个标本容纳单元进行加热保温,且通过调温器可以进行控温,以保持病理标本接近于人体体温;通过透视窗便于医护人员观察标本容纳单元内的病理标本,且当盛装液体标本时,通过指示刻度进行刻度指示;由于瓶身上端口与瓶盖之间的缝隙被凹槽密封,可保证标本送检过程中瓶内的固定液不会渗漏,杜绝交叉感染;可以盛放组织液,组织盛放槽内可以盛放切片组织,而且,一个瓶体两个用途,医护人员不会因为器具过多而造成混淆;第一活动底板上设置有滤液孔,组织切片至于组织盛放槽内,组织切片内的组织液自然滴落到液体盛放槽内;第一活动底板、第二活动底板可以从组织盛放槽、液体盛放槽的底部卸出,不必打开上面的顶盖,保证密封的同时,实现将液体、组织倒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本体;2、顶盖;3、微型电棒;4、调温器;5、组织盛放槽;6、液体盛放槽;7、第一活动底板;8、第二活动底板;9、把手;10、限位块;11、凹槽;12、顶端口;13、底端;14、凸环;15、外边沿;16、内边沿;17、延伸面;18、导轨;19、插口;20、铰接件;21、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双腔室病理标本存储装置,包括本体1、顶盖2,顶盖2活动设置在本体1上,顶盖2的内壁上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宽度与本体1的顶端口12相匹配连接,本体1的外壁上设有凸环14,凸环14的上端面与顶盖2 的底端相匹配连接,凹槽11的外边沿高于内边沿16,顶盖2对应本体的内部中心位置竖直设有供微型电棒3插入的插入孔,微型电热棒3从所述插入孔插入,微型电棒3的一端伸入本体1的内腔,微型电棒3的另一端设有调温器4,本体1的内腔分为组织盛放槽5、液体盛放槽6,组织盛放槽5设置在液体盛放槽6的上方,组织盛放槽5的底部为带滤液孔的第一活动底板7,第一活动底板7的一端从本体1壁上对应的开孔处穿出,本体1壁上设有供第一活动底板7滑动的导轨18,液体盛放槽6的底部与第二活动底板8活动连接,本体1的侧壁上设有插口19,第二活动底板19的一端通过铰接件20与液体盛放槽6的底部转动相连,第二活动底板8的另一端设有插口21,插板21有插口19相匹配,插板21活动地插入在插口19中。第一活动底板7设有把手9。第一活动底板7上与把手9相对的一侧设有限位块10。本体1的侧面外圈均匀竖直设有透视窗,所述透视窗的侧边设有指示刻度。

实施例2

如图2、图3所示,拉动把手9使第一活动底板7在导轨18内滑动,将组织盛放槽5与液体盛放槽6连通成一个腔室,扩大放置组织切片的空间。

实施例3

如图2、图3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当需要再次对同一患者的组织切片再次进行存储时,则可以拉动第一活动底板7的把手,原存储的组织切片落至下方的液体盛放槽6中,然后将第一活动底板7拉回,将新的组织切片放入组织盛放槽5中。

实施例4

如图1、图2所示,当需要对组织液进行检测时,将插板21从插口19中放出使第二活动底板8打开,组织切片仍在组织盛放槽5内放置,当想拿取组织时,先打开第二活动底板8,再拉动第一活动底板7,继而组织切片从组织盛放槽5下落出。

实施5

如图1、图2所示,当需要对组织液进行检测时,将插板21从插口19中放出使第二活动底板8打开,组织切片仍在组织盛放槽5内放置。本实用新型实现固液同时存储,避免了多个标本保存装置并用,由于标记不清而造成的混乱。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5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