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0998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肥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施肥机。



背景技术:

植物的生长与肥料和施肥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园林劳作的劳动量有很大一部分是花费在施肥上。施肥通常是沿植物周边事先挖好浅沟,然后将固体肥料撒在沟中,再履土,或者直接撒在土壤表面。

公告号为CN2039850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果园施肥车,它包括操作扶手设置在主体支架左侧,主体支架前端设置有动力装置,主体支架后端设置有施肥装置,动力装置上设置有小车驱动齿轮;施肥装置包括肥料储存筒、底座、旋转送料装置、下料管、开沟器,肥料储存筒设置在底座的上部,旋转送料装置安装在底座上,下料管安装在旋转送料装置的下方,开沟器设置在下料管底部;小车驱动齿轮通过施肥动力链条与旋转送料装置连接,前驱动轮安装在主体支架前侧底部,小车驱动齿轮通过驱动链条与前驱动轮连接,后方向轮安装在主体支架后侧底部,覆盖滑板安装在主体支架底部,位于开沟器的后侧。

上述专利中将肥料放置在化肥储存筒中,化肥在重力与旋转送料装置的带动下,从下料管中实现输出。由于上述专利中下料管的形状为恒定,从而导致铺设在土壤上的化肥宽度也为恒定;由于植物的大小与品种不同,在植物种植的过程中会在两植物之间预留不同的沟宽,而通过上述专利中的施肥机,无法将化肥均匀的覆盖在沟宽上,从而影响植物根系对于化肥的吸收,使植物无法进行良好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肥机,该施肥机能根据不同的沟宽调节化肥的铺设宽度,使植物实现良好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施肥机,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的滚轮和化肥储存筒,所述化肥储存筒朝向滚轮的一侧连通有平行于滚轮轴向的长条形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设有用于启闭出料口的挡板,所述挡板沿出料口的长度方向往复滑移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化肥倒入到化肥储存筒内,通过挡板与出料口之间滑移连接的方式,用于实现对出料口的启闭;根据土壤地面的沟宽不同,工作人员对挡板施加作用力,使得挡板与出料口之间开启适配于沟宽宽度的出口。使得化肥在重力的作用力能通过开启的那段出料口均匀的铺设在沟宽上,使植物的根系能对化肥上的养分进行均匀的吸收,从而实现植物的良好生长。

进一步设置为:包括供挡板滑移的滑槽,所述滑槽沿滑移方向的两端均贯穿设置,所述挡板沿垂直于滑槽的滑移方向分体设置为左板体与右板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板分体设置为左板体与右板体的方式,使得左板体与右板体之间形成的间隙位置能位于滚轮沿轴向方向的中部位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在推动支架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能更好的控制化肥的铺设位置,使得化肥能更加均匀且全面的覆盖在沟宽上,减少化肥铺设出现不均匀的现象,使植物根系实现更好的吸收。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与左板体之间设有用于定位左板体的第一螺栓,所述左板体与右板体之间插设有用于定位左板体与右板体之间距离的插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栓与滑槽之间螺纹连接并抵触于左板体,从而用于实现左板体在滑槽上的固定,防止左板体在滚轮移动的过程中与滑槽之间出现脱离的现象。将插件的一端插入到固定后的左板体上、另一端插入到右板体上,从而用于实现对右板体的固定,使得右板体在滚轮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移动并用于固定左板体与右板体之间形成的间隙。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件上设有用于吸附化肥储存筒并实现插件固定的磁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件分别插入到左板体与右板体上,并通过磁块产生的磁性吸附力用于将插件吸附固定在化肥储存筒上,使得插件在滚轮移动的过程中,不会与左板体和右板体之间发生分离的现象,提升左板体与右板体之间的稳固性。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设置在化肥储存筒的外侧壁,所述出料口的宽度小于挡板的宽度且与挡板之间相互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该种设置使得位于化肥储存筒内的化肥能更好的被挡板所阻挡,并减少化肥进入到滑槽与挡板之间间隙的机率,使得挡板在滑槽中的滑移更加顺畅,提升调节的便捷程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件包括第一插体与第二插体,所述第一插体与第二插体之间插设连接用于改变左板体与右板体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插体与第一插体之间连接有定位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插件设置为第一插体与第二插体的方式,并将第一插体与第二插体之间通过插设连接的方式用于实现相互连接,使得第一插体与第二插体之间的距离能实现改变;定位螺栓与第二插体螺纹连接并抵触第一插体,从而用于实现对调节后第一插体与第二插体之间的固定。使得左板体与右板体之间的距离能实现不同程度的调节,去更好的适应沟宽,从而提升施肥机的适用范围以及实用性。

进一步设置为:包括旋转送料构件,所述旋转送料构件为与化肥储存筒转动连接且对化肥施加搅动作用力的凸轮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中的凸轮轴对位于化肥储存筒内的化肥施加搅动作用力,使得化肥一下子朝向出料口移动时,不会堵塞在出料口上,从而保证化肥的正常出料。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轮轴与滚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皮带带动凸轮轴实现转动,从而使得凸轮的转动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减少资源的使用,实现绿色环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化肥储存筒上开设长条形的出料口,并在出料口上滑移连接有用于启闭出料口的挡板,从而实现对开启后出料口的大小进行调节,使得化肥能更加均匀的铺设在不同的沟宽上,使植物能对养分进行均匀的吸收,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并通过将挡板分体设置为左板体与右板体的方式,使化肥的出料口为能位于出料口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使工作人员能更好的控制化肥的铺设位置,进一步提升化肥的铺设精度;通过凸轮轴的设置对化肥施加搅动作用力,使得化肥能更加顺畅的通过出料口向外流出并将凸轮轴与滚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使得凸轮轴的转动不需要额外的动力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的仰视图(主要用于表示挡板与滑槽之间的结构);

图3为实施例中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滚轮;3、化肥储存筒;4、出料口;5、挡板;5.1、左板体;5.2、右板体;6、滑槽;7、第一螺栓;8、插件;8.1、第一插体;8.2、第二插体;9、磁块;10、定位螺栓;11、凸轮轴;12、皮带;13、推手;14、第一带轮;15、第二带轮;16、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施肥机,参考图1,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架1,支架1上表面固定设有开口朝向上设置的化肥储存筒3,化肥储存筒3为铁制件。支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形状为匚字形的推手13,推手13的开口朝向支架1设置,通过推手13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的手部能有更好的施力点。支架1的底部通过转轴16转动连接有滚轮2,通过滚轮2用于带动支架1实现移动;化肥储存筒3底部设有形状为长条形且平行于转轴16的出料口4;为了使化肥的出料不会堵塞在出料口4上,在化肥储存筒3位于出料口4的正上方穿设连接有平行于出料口4的凸轮轴11,凸轮轴11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通过凸轮轴11的转动对化肥施加间歇性的作用力。为了使凸轮轴11能实现自动转动,在凸轮轴11位于化肥储存筒3的外侧同轴且固定设置有第一带轮14、在转轴16上同轴且固定设置有第二带轮15,第一带轮14与第二带轮15之间套设有皮带12,通过转轴16的转动带动凸轮轴11实现转动。

参考图2,为了实现对出料口4的密封,化肥储存筒3外底部位于出料口4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壁固定设有宽度大于出料口4的滑槽6,滑槽6的截面形状为L形且沿出料口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滑槽6的长度大于出料口4的长度;滑槽6的两端与外界均连通设置并插设有挡板5,挡板5抵触出料口4用于实现对出料口4的密封。为了使化肥的出料位置能始终处于挡板5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将挡板5沿宽度方向分体设左板体5.1与右板体5.2,通过左板体5.1与右板体5.2之间的相对开启,使得出料位置能位于出料口4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

参考图2和图3,为了实现左板体5.1在滑槽6上固定,在滑槽6上螺纹连接有抵触左板体5.1的第一螺栓7,通过第一螺栓7对左板体5.1施加作用力,用于实现对左板体5.1的固定。为了实现对右板体5.2的固定,在左板体5.1与右板体5.2背对化肥储存筒3的一面穿设有形状为匚字形的插件8,插件8的一端插设在左板体5.1上、另一端插设在右板体5.2上;插件8的两端均粘接有磁块9,通过磁块9吸附在化肥储存筒3上,用于实现对插件8的固定,磁块9为磁铁。为了改变左板体5.1与右板体5.2之间的间隙大小,将插件8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分体设置为第一插体8.1与第二插体8.2,第一插体8.1与第二插体8.2的形状均为L形,第二插体8.2远离磁块9的一端套设在第一插体8.1远离磁块9的一端,定位螺栓10与第二插体8.2螺纹连接并抵触第一插体8.1,用于实现第二插体8.2与第一插体8.1之间的固定。

工作过程:

根据植物之间形成的沟宽,工作人员拧松定位螺栓10,用于调节第一插体8.1与第二插体8.2之间的距离后,并拧紧定位螺栓10用于实现对第一插体8.1与第二插体8.2的固定。将定位后的插件8的两端分别插入到左板体5.1与右板体5.2,并在磁块9的磁性作用下吸附固定在化肥储存筒3上。通过第一螺栓7抵触左板体5.1,用于实现在滑槽6上固定,将化肥倒入到化肥储存筒3内。工作人员手部握持在推手13上并施加作用力,滚轮2的转动通过皮带12带动凸轮轴11实现转动,从而使化肥从出料口4中流出,铺设在沟宽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