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1457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车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装备领域,涉及一种喷雾机车架,特别涉及一种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车架。



背景技术:

施药技术是农业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我国化学农药原液使用量已达30万吨左右,居世界第一位,但农药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5%~20%。农业机械水平的严重滞后,成为制约我国施药水平的最主要因素。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具有移动方便、喷幅宽、喷洒均匀、效率高、作用场合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作物播前、苗前土壤处理以及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生长中后期的化学处理和病虫害防治。高杆作物生长至中后期时对喷雾机机械底盘车架离地间隙有着特殊要求,尽量减少对高杆作物的伤害;作为整机的连接部件,车架要求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避免行走过程中的喷杆振动,保证喷雾机稳定的喷药性能,研制适应于此类作业环境的高地隙自走式底盘车架有重要意义。

此类机械属于大型高端农业装备,核心技术大都被国外农机企业掌握,国内相关研究比较欠缺。此外,国内农机使用条件复杂,如国内各地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农机使用者素质的参差不齐,以及国内机械工艺制造水平还比较落后,使得国内农机的设计和制造水平相对于国外来说还有较大差距。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离地间隙大、稳定性强的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车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车架,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包括左前纵梁19、右前纵梁1、左纵梁12、右纵梁4、前车桥3、后车桥9、前横梁21和中间横梁14。

其中,所述左纵梁12和右纵梁4平行布置,二者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分别与前车桥3的后端面、中间横梁14和后车桥9垂直固接。

所述前车桥3和后车桥9的两端从左纵梁12和右纵梁4伸出。

所述左前纵梁19和右前纵梁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横梁21和前车桥3的前端面垂直固接。

所述左前纵梁19和右前纵梁1的上端面固接有驾驶室安装支座18。

所述左纵梁12和右纵梁4的后部的上端面固接有发动机安装支座8。

所述左纵梁12和右纵梁4与前车桥3、中间横梁14和后车桥9连接处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固接有前连接板17、中间连接板15和后连接板10。

所述左前纵梁19和右前纵梁1均为槽型梁翼面叠加拼接而成的叠型纵梁。

所述中间横梁14的前端面与左纵梁12和右纵梁4的内端面之间对称设置有两根加强梁5。

所述车架进一步包括喷杆放置架2、散热器安装支架13、燃油箱支架6、蓄电池安装支架7、药箱安装架16、后部行走过道底板支架11和前部过道底板安装支架20;

所述喷杆放置架2通过螺栓对称地布置于右前纵梁1和左前纵梁19外端面上;

所述散热器安装支架13固接在左纵梁12和右纵梁4的中部;

所述燃油箱支架6和蓄电池安装支架7分别布置在右纵梁4的后部外端面上;

所述药箱安装架16固接在中间横梁14、前车桥3以及右纵梁4和左纵梁12前部的上端面;

所述后部行走过道底板安装支架11固接在左纵梁12的后部外端面;

所述前部过道底板安装支架20固接在左前纵梁19前部外端面。

所述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车架的车架总长度H1为5340mm;后车桥宽度L1为1070mm;前横梁宽度L2为94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整车布置形式采用喷杆后置式,其主要优点可以充分保证驾驶员的视野。发动机置于药箱之后,液压泵的安装和动力分配较为方便,适于规则药箱的布置。车架结构以断开纵梁式车架为基本形式,在药箱安装处加装类“X”形加强梁,其优点是不仅在离地间隙确定的情况下将整车重心降到最低,即在重心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有效地隙。而且采用加装“X”形加强梁的结构可保证车架的扭转刚度,使其在恶劣的环境很好的适应各种弯曲、扭转。车架外廓尺寸主要指车架主体部分的总长度和总宽度,总长度确定为5340mm,车架主体总宽1070mm,前部总宽930mm。总长度可以保证各安装架的尺寸以及间隙,总宽度可以保证轮距调整机构充分的安装位置,减小局部焊接应力集中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车架的俯视图;

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车架的喷雾机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

1 右前纵梁 2 喷杆放置架

3 前车桥 4 右纵梁

5 加强梁 6 燃油箱支架

7 蓄电池支架 8 发动机安装支座

9 后车桥 10 后连接板

11 后部行走过道底板安装支架 12 左纵梁

13 散热器安装支架 14 中间横梁

15 中间连接板 16 药箱安装架

17 前连接板 18 驾驶室安装支座

19 左前纵梁 20 前部过道底板安装支架

21 前横梁 22 驾驶室

23 药箱 24 散热器

25 发动机 26 燃油箱

27 喷杆 L1 后车桥宽度

L2 前横梁宽度 L3 喷雾机整车长度

H1 车架总长度 H2 喷雾机整车高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车架包括左前纵梁19、右前纵梁1、左纵梁12、右纵梁4、前车桥3、后车桥9、前横梁21和中间横梁14。

其中,所述左纵梁12和右纵梁4平行布置,二者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分别与前车桥3的后端面、中间横梁14和后车桥9垂直固接。

优选地,所述左纵梁12和右纵梁4与前车桥3、中间横梁14和后车桥9连接处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固接有前连接板17、中间连接板15和后连接板10,用于加强、固定各连接部件。

所述前车桥3和后车桥9的两端从左纵梁12和右纵梁4伸出,以便安装轮距调整机构和车身总成。

所述左前纵梁19和右前纵梁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前横梁21和前车桥3的前端面垂直固接。优选地,所述左前纵梁19和右前纵梁1均为槽型梁翼面叠加拼接而成的叠型纵梁。

所述前横梁21和中部横梁14主要为了加强局部强度和整个车架的刚度。

优选地,所述中间横梁14的前端面与左纵梁12和右纵梁4的内端面之间对称设置有两根加强梁5。

所述左前纵梁19和右前纵梁1的上端面固接有驾驶室安装支座18,用于固定驾驶室22。

所述左纵梁12和右纵梁4的后部的上端面固接有发动机安装支座8,用于固定发动机25。

本实用新型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车架进一步包括喷杆放置架2、散热器安装支架13、燃油箱支架6、蓄电池安装支架7、药箱安装架16、后部行走过道底板支架11和前部过道底板安装支架20。

所述喷杆放置架2通过螺栓对称地布置于右前纵梁1和左前纵梁19外端面上,用于放置回折状态下的喷杆27。

所述散热器安装支架13固接在左纵梁12和右纵梁4的中部,用于固定散热器24。

所述燃油箱支架6和蓄电池安装支架7分别布置在右纵梁4的后部外端面上,分别用于固定燃油箱26和蓄电池。

所述药箱安装架16固接在中间横梁14、前车桥3以及右纵梁4和左纵梁12前部的上端面,用于固定药箱23。

所述加强梁5不仅可以增强车架整体的扭转刚度,也可以增强药箱安装区域局部强度。

所述后部行走过道底板安装支架11固接在左纵梁12的后部外端面,用于安装过道底板以及承载左侧燃油箱的载荷。

所述前部过道底板安装支架20固接在左前纵梁19前部外端面,用于安装前部的过道底板。

如图2所示,所述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车架的车架总长度H1为5340mm;后车桥宽度L1为1070mm;前横梁宽度L2为940mm。

如图3所示,采用本实用新型大型高地隙自走式喷雾机车架的喷雾机的整车长度L3为7250mm;整车高度H2为400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