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参投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5206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刺参投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刺参饲料投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刺参投饲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刺参产品尤其是开放式水域环境下养殖的高品质刺参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浅海吊笼养殖已成为备受生产单位欢迎的热点养殖模式。但由于刺参与扇贝等其他无需投喂的吊笼养殖品种不同,需要进行人工投喂才能获得良好的养殖效果;也不像鱼类等网箱养殖品种那样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人工或利用机械投饲。

目前,常规的刺参吊笼养殖装置每层吊笼设计有投饲门,饲料的投饲过程需将整笼提出水面进行投喂。利用现有的这种刺参吊笼养殖装置进行刺参养殖劳动强度大、投饲效率低且极大增加了养殖生产成本,每5~10天进行一次的投饲管理成为了最耗费人力、物力成本的高强度劳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参投饲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刺参饲料的投喂可大幅降低当前刺参浅海吊笼养殖投饲的劳动强度及人工成本,提高投饲效率及投饲精准度,避免投饲操作对养殖刺参的应激,从而达到提升养殖效益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刺参投饲装置,包括多层吊笼,还包括投饲管,除多层吊笼底部,每层吊笼顶部都设置有投饲口,每层吊笼的投饲口排列呈一条直线。

优选的是,所述投饲管的长度与多层吊笼的高度比为1:(1~1.2)。

优选的是,所述投饲管的材质为PVC。

优选的是,所述投饲管下端5~6cm为半封闭式。

优选的是,所述投饲管外壁设置有刻度标记,所述刻度标记的位置与每层吊笼的高度相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投饲口的直径为1~1.5cm。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刺参投饲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刺参饲料的投喂可大幅降低当前刺参浅海吊笼养殖投饲的劳动强度及人工成本,提高投饲效率及投饲精准度,避免投饲操作对养殖刺参的应激,从而达到提升养殖效益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提供的刺参投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提供的投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刺参投饲装置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刺参投饲装置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刺参投饲装置,包括多层吊笼,还包括投饲管,除多层吊笼底部,每层吊笼顶部都设置有投饲口,每层吊笼的投饲口排列呈一条直线;

所述投饲装置使用时,所述投饲管下端依次穿过每层的投饲口进行饲料投喂。

本实用新型的刺参投饲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图1A为投饲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B为投饲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1为投饲口,2为透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投饲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其中,3为投饲口,4为刻度标记。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投饲管的长度与多层吊笼的高度比为1:(1~1.2),更优选为1:1.1。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投饲管的材质为PVC。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投饲管下端5~6cm为半封闭式,本实用新型所述半封闭式投饲管下端的出口优选保留底部,所述出口优选为侧面口敞开的半封闭式开口。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出口的形状、大小没有特殊的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开口优选为投饲管纵向横切面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投饲管外壁设置有刻度标记,所述刻度标记的位置与每层吊笼的高度相对应。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刻度标记的设置能够保证操作人员确定管口在养殖笼中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投饲口的直径为1~1.5cm,优选为1.2cm。在本实用新型中,吊笼内壁外壁分布有透水口,所述透水口的直径为0.8~1cm,优选为0.9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投饲装置的刺参水下投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投饲管上端与连接有水泵的水管相连通,将饲料从投饲管下端装入投饲管中;

开启水泵,利用水压将饲料按照每层刺参总体重的3~5%分别加入到多层吊笼的每一层中。

本实用新型将投饲管上端与连接有水泵的水管相连通,将饲料从投饲管下端装入投饲管中。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水管的规格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能够与投饲管上端连通的普通水管的市售产品即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管优选为软管。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水泵也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水泵的常规市售产品即可,所述水泵用于提供水压,利用水压将饲料输入每层吊笼。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压为0.5MPa~1.5MPa,优选为1.0MPa。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饲料为海带片。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海带片的原料为干海带,本实用新型对所述干海带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干海带的市售产品即可。本实用新型海带片优选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制备:将干海带在水中浸泡1.5~3d,更优选为2d;待海带软化后,切成2~4cm见方和1~1.5cm见方的海带片,2~4cm见方的海带片与1~1.5cm见方的海带片的重量比优选为1:2。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海带片从投饲管下端装入投饲管的装入方式没有特殊的限定,优选用大海带片(2~4cm见方)包裹小海带(1~1.5cm见方)后从投饲管下端塞入投饲管。

饲料装入投饲管中后,本实用新型开启水泵,利用水压将饲料按照每层刺参总体重的3~5%分别加入到多层吊笼的每一层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投饲的频率为5~9天一次,更优选为7天一次。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饲料投饲量优选为每层吊笼中刺参总体重的4%。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水压为0.5MPa~1.5MPa。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刺参投饲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水下投饲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取干海带,投饲前将其在水中浸泡2天,待其软化后伸平、叠放,并切割成4cm见方和2cm见方的海带片,大、小海带片的重量比例为1:2,得到饲料。

将投饲管上端与连接有水泵的水管相连通,连通后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将饲料从投饲管下端装入投饲管中;

开启水泵,利用水压将饲料按照每层刺参总体重的5%分别加入到多层吊笼的每一层中,吊笼立体结构图如图3所示。

养殖规模为1000笼,投饲频率为8天/次,1名工人投饲75kg饲料需要5.5h,养殖刺参可较常规投饲方法养殖的刺参生长速率提高15%以上,成活率提高20%以上。

实施例2

取干海带,投饲前将其在水中浸泡2.5天,待其软化后伸平、叠放,并切割成3cm见方和2cm见方的海带片,大、小海带片的重量比例为1:2,得到饲料。

将投饲管上端与连接有水泵的水管相连通,将饲料从投饲管下端装入投饲管中;

开启水泵,利用水压将饲料按照每层刺参总体重的3%分别加入到多层吊笼的每一层中。

养殖规模为5000笼,投饲频率为6天/次,2名工人投饲400kg饲料需要6h,养殖刺参可较常规投饲方法养殖的刺参生长速率提高18%以上,成活率提高25%以上。

实施例3

取干海带,投饲前将其在水中浸泡3天,待其软化后伸平、叠放,并切割成4cm见方和1cm见方的海带片,大、小海带片的重量比例为1:2,得到饲料。

将投饲管上端与连接有水泵的水管相连通,将饲料从投饲管下端装入投饲管中;

开启水泵,利用水压将饲料按照每层刺参总体重的4%分别加入到多层吊笼的每一层中。

养殖规模为1000笼,投饲频率为5天/次,1名工人投饲80kg饲料需要6h,养殖刺参可较常规投饲方法养殖的刺参生长速率提高20%以上,成活率提高25%以上。

实施例4

常规人工投饲方法与本实用新型投饲方法各参数的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常规人工投饲方法与本实用新型投饲方法投饲情况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