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圃培育挖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824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苗圃培育挖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苗圃培育挖坑器。



背景技术:

苗圃的花草树木是城市绿化的主要途径,然而苗木的成活率是决定绿化率的重要因素,种植初苗是基础性的工作,种植时一道重要的工序就是挖坑,如何使的工人们能够快速的种植苗木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实践中提高挖坑的效率就是提高种植的效率,挖坑的速度决定了种植的一半以上的效率。现有技术中常常采用人工使用铁锹或机器挖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挖坑的问题,但是人工使用铁锹或机器挖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人工挖掘效率低,人员需求多,劳动力成本高;2.机械设备挖坑范围有限,成本高,性价比低;3.机械设备安全因素不稳定,易发生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挖坑时便于插入泥土中,操作方便,省力,且能将挖出泥土带出的苗圃培育挖坑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苗圃培育挖坑器,包括筒体,筒体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的一端通过铰链连接挖坑器头的一端,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杆架,拉杆穿过杆架,挖坑器头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凹槽,拉杆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凹槽内,拉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把环,挖坑器头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加强头,加强头与挖坑器头为固定一体结构,拉杆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刮刺,刮刺等距设置在拉杆的外壁上,且刮刺为弧形状。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T形连接杆,T形连接杆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且T形连接杆的一端与凹槽铰接,T形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拉杆的一端铰接,通过提拉拉杆,拉杆通过T形连接杆带动挖坑器头向筒体的一端闭合,便于将坑内的土挖出。

优选的,所述挖坑器头为半圆形,挖坑器头向筒体的一端闭合,使得与筒体之间更好的吻合,便于将坑内的土挖出。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轴心线与筒体的轴心线为同一条轴心线,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提拉拉杆。

优选的,所述拉杆的长度大于筒体的长度,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提拉拉杆,且使得拉杆有较大的活动范围,能带动挖坑器头与筒体的一端闭合。

优选的,所述加强头的形状与挖坑器头的形状相配合,可减少挖坑时下土的阻力,有利于操作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有挖坑时便于插入泥土中,操作方便,省力,且能将挖出泥土带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苗圃培育挖坑器打开挖坑器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苗圃培育挖坑器收起挖坑器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苗圃培育挖坑器的刮刺结构位置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筒体;2、铰链;3、挖坑器头;31、凹槽;32、T形连接杆;4、杆架;5、拉杆;6、把环;7、加强头;8、刮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苗圃培育挖坑器,包括筒体1,筒体1为两端开口的圆柱形,筒体1的一端通过铰链2连接挖坑器头3的一端,筒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杆架4,拉杆5穿过杆架4,挖坑器头3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凹槽31,拉杆5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凹槽31内,拉杆5的另一端设置有把环6,挖坑器头3的另一端还设置有加强头7,加强头7与挖坑器头3为固定一体结构,拉杆5的外壁上还设置有刮刺8,刮刺8等距设置在拉杆5的外壁上,且刮刺8为弧形状。

凹槽31内设置有T形连接杆32,T形连接杆32的一端设置在凹槽31内,且T形连接杆32的一端与凹槽31铰接,T形连接杆32的另一端与拉杆5的一端铰接,通过提拉拉杆5,拉杆5通过T形连接杆32带动挖坑器头3向筒体1的一端闭合,便于将坑内的土挖出,挖坑器头3为半圆形,挖坑器头3向筒体1的一端闭合,使得与筒体1之间更好的吻合,便于将坑内的土挖出,拉杆5的轴心线与筒体1的轴心线为同一条轴心线,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提拉拉杆5,拉杆5的长度大于筒体1的长度,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提拉拉杆5,且使得拉杆5有较大的活动范围,能带动挖坑器头3与筒体1的一端闭合,加强头7的形状与挖坑器头3的形状相配合,可减少挖坑时下土的阻力,有利于操作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先将挖坑器头3带加强头7端插入泥土中,再提拉拉杆5,拉杆5通过T形连接杆32带动挖坑器头3向筒体1的一端闭合,便于将坑内的土挖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具有挖坑时便于插入泥土中,操作方便,省力,且能将挖出泥土带出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创造,凡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