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滚筒式连续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9503阅读:10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滚筒式连续捕鼠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鼠害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滚筒式连续捕鼠器。



背景技术:

鼠害指鼠类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共有1600多种。鼠类繁殖次数多,孕期短,产仔率高,性成熟快,数量能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它的适应性很强,除南极大陆外,在世界各地的地面、地下、树上,水中都能生存,不论平原、高山、森林、草原以至沙漠地区都有其踪迹,常对农业生产酿成巨大灾害。

目前可用的捕鼠夹,电鼠装置,捕鼠筒等均能产生一定的捕鼠效果,但各自均有一定的缺点和不足。例如,捕鼠夹有可能对人造成伤害,而且每捕一只老鼠主需要重新设置一次机关,捕鼠效率低且操作麻烦;电鼠装置结构复杂,需要用电,维修成本高,对小型家庭宠物可能造成误伤;捕鼠筒结构复杂,捕到老鼠不易取出,制作成本也较高,不便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滚筒式连续捕鼠器,本申请设计新颖,能将上桶体和下桶体拆分,下桶体用于装载捕获的老鼠,便于对捕到后的老鼠进行处理,捕鼠效率高,设置简单,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滚筒式连续捕鼠器,包括捕鼠桶、安装于捕鼠桶桶口位置的滚筒机构以及沿捕鼠桶桶口两侧分别铺设的梯道机构;

所述捕鼠桶包括上桶体和下桶体,所述下桶体的桶口边沿设有凹槽;所述上桶体的底部嵌于所述凹槽中,并通过铰接件与所述下桶体固定,所述下桶体的桶口上还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还设有翻折盖;

所述滚筒机构包括滚筒轴和套设于滚筒轴上的滚筒,所述滚筒轴固定安装于上桶体的桶口上,所述滚筒中央设有向外凸起的诱食板,诱食板上设有诱食槽;

所述梯道机构包括第一鼠梯和第二鼠梯,所述第一鼠梯和所述第二鼠梯分别为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鼠梯和所述第二鼠梯的顶端分别与滚筒轴的两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翻折盖为V字形的折弯结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翻折盖中央还设有套杆筒,所述套杆筒活动套设于横杆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滚筒轴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上桶体的桶口圆心位置相重合。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下桶体上设有提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计新颖,能将上桶体和下桶体拆分,下桶体用于装载捕获的老鼠,便于对捕到后的老鼠进行处理,上桶体用于设陷捕捉老鼠,结构简单,能配合使用;

(2)捕鼠效率高,下桶体上还设有翻折盖,防止老鼠掉入下桶体后偷跑出去;

(3)能在各个场合使用,可以设置一次,连续使用几周或几个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翻折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桶体桶口的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上桶体,11-下桶体,12-滚筒轴,13-滚筒,14-第一鼠梯,15-第二鼠梯,16-铰接件,17-翻折盖,18-横杆,19-套杆筒,20-凹槽,21-诱食板,22-诱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实施例:

一种新型滚筒式连续捕鼠器,请参阅附图1所示,包括捕鼠桶、安装于捕鼠桶桶口位置的滚筒机构以及沿捕鼠桶桶口两侧分别铺设的梯道机构;

所述捕鼠桶包括上桶体10和下桶体11,请参阅附图3所示,所述下桶体11的桶口边沿设有凹槽20;所述上桶体10的底部嵌于所述凹槽20中,并通过铰接件16与所述下桶体11固定,所述下桶体11的桶口上还设有横杆18,所述横杆18上还设有翻折盖17;

所述滚筒机构包括滚筒轴12和套设于滚筒轴12上的滚筒13,所述滚筒轴12固定安装于上桶体10的桶口上,请参阅附图4所示,所述滚筒13中央设有向外凸起的诱食板21,诱食板21上设有诱食槽22;

所述梯道机构包括第一鼠梯14和第二鼠梯15,所述第一鼠梯14和所述第二鼠梯15分别为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鼠梯14和所述第二鼠梯15的顶端分别与滚筒轴13的两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折盖17为V字形的折弯结构,该V字形的翻折盖17便于老鼠掉入后,翻折盖向下倾斜,使得老鼠直接掉入下桶体11的桶底,同时由于V字形翻折盖17的重力作用,又恢复成原状,使得翻折盖17将整个下桶体11的桶口完全遮蔽,避免老鼠爬出。

具体的,请参阅附图2所示,所述翻折盖17中央还设有套杆筒19,所述套杆筒19活动套设于横杆18上,该套杆筒19使得翻折盖17能够以横杆18为旋转轴进行来回旋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滚筒轴12的中心位置与所述上桶体10的桶口圆心位置相重合。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桶体11上设有提手,当上桶体10和下桶体11拆分过后,能够通过提手提取下桶体11,避免传统无法搬运捕鼠器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采用可拆分的上桶体10和下桶体11,在使用时,上桶体10和下桶体11通过铰接件16固定,上桶体10上设有滚筒13,滚筒13中央设有诱食板21,诱食板21上设有诱食槽22,诱食槽22中装有老鼠喜爱的食物等,当老鼠通过梯道机构爬上滚筒13时,由于滚筒13会随着滚筒轴12旋转,只要老鼠去偷吃食物,即会随着滚筒13旋转调入下桶体11中。

进一步的,由于下桶体11上设有翻折盖17,老鼠掉入翻折盖17上会使得翻折盖17旋转,从而直接掉入下桶体11的桶底,由于桶壁十分光滑,且还涂覆有耐磨光滑材料,使得老鼠无法爬出桶壁。

本实施例能在各个场合使用,可以设置一次,连续使用几周或几个月,当捕获老鼠后,用户可将上桶体10拆除,并通过下桶体11的提手,将捕捉的老鼠搬移到其他场所。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