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蚁诱捕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95330阅读:1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蚁诱捕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白蚁诱捕盒,属于白蚁诱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蚁会蚕食建筑主体结构,损坏家具,是常见的一种虫害。在普通家居生活中,虽然有专业的灭蚁工作人员负责上门灭杀白蚁,但现场观察、寻找白蚁痕迹和巢穴仍然有一定困难。故有一些白蚁的诱捕装置,内装松木、纸屑等白蚁引诱填料,可吸引白蚁前来并形成蚁路,便于工作人员循迹、投下毒饵或者捣毁巢穴。

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220646488.1的一种白蚁引诱器,包括两端封闭的圆柱形壳体,在圆柱形壳体的上部,一体向上制出一圆柱形盛放盒,在壳体的上端盖上同轴制有一圆孔,在靠近壳体底部的圆柱侧壁上均布圆孔。本白蚁引诱器为一圆柱形盒子,盒子顶部具有防止药品的小盒,药品可以吸引白蚁来吃,盒子的下半部分还制有小孔,白蚁可以爬入内部,然后吃里面的药物,最后死亡,装置简单,使用,除去白蚁效率高。现有的诱捕盒无法随时监测到白蚁是否进入,不能够将白蚁出没信息及时传送到灭蚁人员,错过灭蚁的最佳时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蚁诱捕盒,以解决现有的诱捕盒无法随时监测到白蚁是否进入,不能够将白蚁出没信息及时传送到灭蚁人员,错过灭蚁的最佳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白蚁诱捕盒,其结构包括盒盖、监测探头、密封板、白蚁进入孔、诱捕盒主体、白蚁监测系统、连接轴、防逃脱储蚁盒,所述诱捕盒主体顶端设有盒盖,所述盒盖下端与密封板焊接,所述盒盖顶端设有监测探头,所述盒盖通过密封板与诱捕盒主体螺纹连接,所述白蚁进入孔均匀设在诱捕盒主体外表层上,所述白蚁监测系统设于诱捕盒主体内部,所述连接轴设于诱捕盒主体与防逃脱储蚁盒之间,所述诱捕盒主体下端通过连接轴与防逃脱储蚁盒相互垂直,所述白蚁监测系统由信号处理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数据终端接收模块、单片机、中央服务中心、串行通讯模块组成,所述监测探头与信号处理模块通过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无线收发模块、数据终端接收模块、串行通讯模块与单片机通过电连接,所述串行通讯模块与中央服务中心通过电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白蚁进入孔为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逃脱储蚁盒内部设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焊接于防逃脱储蚁盒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盒盖为椭圆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诱捕盒主体为圆柱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监测探头用于监测白蚁的出没。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上用于放置吸引白蚁的食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监测探头与白蚁监测系统的配合,能够随时监测到白蚁是否进入,将白蚁出没信息及时传送到灭蚁人员,掌握到了灭蚁的最佳时机。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白蚁诱捕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逃脱储蚁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白蚁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盒盖-1、监测探头-2、密封板-3、白蚁进入孔-4、诱捕盒主体-5、白蚁监测系统-6、连接轴-7、防逃脱储蚁盒-8、夹持板-81、信号处理模块-61、无线收发模块-62、数据终端接收模块-63、单片机-64、中央服务中心-65、串行通讯模块-6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白蚁诱捕盒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盒盖1、监测探头2、密封板3、白蚁进入孔4、诱捕盒主体5、白蚁监测系统6、连接轴7、防逃脱储蚁盒8,所述诱捕盒主体5顶端设有盒盖1,所述盒盖1下端与密封板3焊接,所述盒盖1顶端设有监测探头2,所述盒盖1通过密封板3与诱捕盒主体5螺纹连接,所述白蚁进入孔4均匀设在诱捕盒主体5外表层上,所述白蚁监测系统6设于诱捕盒主体5内部,所述连接轴7设于诱捕盒主体5与防逃脱储蚁盒8之间,所述诱捕盒主体5下端通过连接轴7与防逃脱储蚁盒8相互垂直,所述白蚁监测系统6由信号处理模块61、无线收发模块62、数据终端接收模块63、单片机64、中央服务中心65、串行通讯模块66组成,所述监测探头2与信号处理模块61通过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61、无线收发模块62、数据终端接收模块63、串行通讯模块66与单片机64通过电连接,所述串行通讯模块66与中央服务中心65通过电相连,所述白蚁进入孔4为方形结构,所述防逃脱储蚁盒8内部设有夹持板81,所述夹持板81焊接于防逃脱储蚁盒8内部,所述盒盖1为椭圆结构,所述诱捕盒主体5为圆柱形结构,所述监测探头2用于监测白蚁的出没,所述夹持板81上用于放置吸引白蚁的食物。

本专利所说的单片机64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广泛应用。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白蚁诱捕盒的时候,首先将引诱白蚁的食物或者木块放入防逃脱储蚁盒8的夹持板81中,便于吸引白蚁由白蚁进入孔4进入到诱捕盒主体5中,防逃脱储蚁盒8采用密封结构,,能够防止进入的白蚁逃脱,同时监测探头2能够实时监测到白蚁的进入,并将信号发送至单片机64中,由单片机64通过串行通讯模块66发送至负责灭蚁人员。例如,可将诱捕盒在园林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盒盖1、监测探头2、密封板3、白蚁进入孔4、诱捕盒主体5、白蚁监测系统6、连接轴7、防逃脱储蚁盒8、夹持板81、信号处理模块61、无线收发模块62、数据终端接收模块63、单片机64、中央服务中心65、串行通讯模块6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随时监测到白蚁是否进入,不能够将白蚁出没信息及时传送到灭蚁人员,错过灭蚁的最佳时机,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通过监测探头与白蚁监测系统的配合,能够随时监测到白蚁是否进入,将白蚁出没信息及时传送到灭蚁人员,掌握到了灭蚁的最佳时机,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白蚁监测系统6由信号处理模块61、无线收发模块62、数据终端接收模块63、单片机64、中央服务中心65、串行通讯模块66组成,所述监测探头2与信号处理模块61通过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61、无线收发模块62、数据终端接收模块63、串行通讯模块66与单片机64通过电连接,所述串行通讯模块66与中央服务中心65通过电相连。

甲公司采用监测探头2与信号处理模块61通过电连接,乙公司不设有监测探头2对白蚁的出没进行监测。

甲公司组装时间为15min,设备寿命为12年,灭蚁效率高;

乙公司组装时间为30min,设备寿命为6年,灭蚁效率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监测探头2与信号处理模块61通过电连接,能够随时监测到白蚁是否进入,将白蚁出没信息及时传送到灭蚁人员,掌握到了灭蚁的最佳时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