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式活动鸡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56871阅读:1356来源:国知局
组装式活动鸡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饲养土鸡的鸡舍。



背景技术:

目前,土鸡饲养均采用散养方式,饲养场地会根据需要适当更换。但现如今鸡舍建设十分简陋并且不适合搬迁,若要迁移饲养场地就需要重新搭建鸡舍,这样不但费时、费工、费力同时还不能提供土鸡良好的生存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式活动鸡舍,便于拆卸、运输和组装。采用高床镂空饲养方式,便于鸡和粪污的分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装式活动鸡舍,包括由若干前舢板、若干后舢板、左右端板、垫网、顶棚围成的鸡舍本体;所述鸡舍本体下方设置有高度可调的可调支脚;所述前舢板的外侧挂有食盒,并且前舢板的下部开有供鸡伸头在食盒内取食的镂空;所述后舢板上开有供鸡进出的小门,所述小门可向下翻转与地面连接成供鸡行走的通路;所述左右端板上均设置有供饲养员进出的大门。所述顶棚由若干顶棚套件拼合而成;所述顶棚套件包括固定在一起方形框体及底板,还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斜板;两块斜板顶端相互固定,底端固定在底板上,并且侧边固定在框体上;框体上开有通孔,将若干顶棚套件连通;所述顶棚两端设置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设置有排水口。上述部件均可按实际需求自由增减,部件与部件之间通过螺栓进行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前舢板的宽度为1米,所述食盒的长度为1米。食盒的宽度与前舢板宽度一致便于设置,让每块前舢板配一个食盒。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每块前舢板上设置有13个供鸡取食的镂空,每个镂空高度为15厘米。设置适合宽度和高度的镂空,便于尽量多的鸡同时取食。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端板上设置有百叶窗。便于透气,同时防风防尘防晒。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大门和小门上均设置有门锁。避免有人行窃或者其他动物进入鸡舍。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顶棚延伸出前舢板将食盒遮蔽。避免雨水进入食盒。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斜板与斜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斜板用于将雨水导流,最后进入集水槽从排水口排出。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可调支脚由若干节套筒组成,并且套筒与套筒之间通过定位螺栓固定。通过对可调支脚高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地形和凹凸不平的地面,避免鸡舍倾斜。可调支脚设置的高度较高,垫网采用镂空设计,便于鸡和粪污的分离。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顶棚由塑钢制作,所述前舢板、后舢板、左右端板均由彩钢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活动鸡舍,由若干可以根据需求自由增减的部件拼合而成,方便其拆卸、安装、运输,适用于饲养各种数量的鸡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位顶棚套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 前舢板、2后舢板、3端板、4顶棚、5食盒、6镂空、7小门、8大门、9百叶窗、10集水槽、11可调支脚、12垫网、41框体、42底板、43斜板、4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如图1-图3所示,组装一个总长8米,宽2.5米,高2米的鸡舍。包括由若干前舢板1、若干后舢板2、左右端板3、垫网12、顶棚4围成的鸡舍本体;所述鸡舍本体下方设置有高度可调的可调支脚11;所述可调支脚11由若干节套筒组成,并且套筒与套筒之间通过定位螺栓固定。所述前舢板1的外侧挂有食盒5,并且前舢板1的下部开有供鸡伸头在食盒内取食的镂空6;前舢板1的宽度为1米,所述食盒5的长度为1米。所述每块前舢板1上设置有13个供鸡取食的镂空6,每个镂空6高度为15厘米。所述后舢板2上开有供鸡进出的小门7,所述小门7可向下翻转与地面连接成供鸡行走的通路;小门7长1米,宽60-80cm;所述左右端板3上均设置有供饲养员进出的大门8,大门8高度1.7米,宽为0.9米;端板3上设置有百叶窗9。大门8和小门7上均设置有门锁。所述顶棚4由若干顶棚套件拼合而成;所述顶棚套件包括固定在一起方形框体41及底板42,还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斜板43;两块斜板43顶端相互固定,底端固定在底板42上,并且侧边固定在框体41上;斜板43与斜板43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框体41上开有通孔44,将若干顶棚套件连通;所述顶棚4两端设置有集水槽10,所述集水槽10上设置有排水口。顶棚4延伸出前舢板1将食盒5遮蔽。顶棚4由塑钢制作,所述前舢板1、后舢板2、左右端板3均由彩钢制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部件如所述前舢板1、后舢板2、左右端板3、垫网、顶棚4、可调支脚11、食盒5均可自由组合并拆装,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数量。

下雨的时候,雨水顺着斜板43汇聚,并通过通孔44流入集水槽10,最后从排水口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