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7961发布日期:2019-02-10 22:3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盆,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底部渗透使花草获得水分的花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花盆有多种形状,广泛使用的花盆的盆底一般设有渗水孔,给花草浇水后,多余水分从渗水口渗出。采用这类花盆种植的花草需要定期浇水,且浇水方式只能从花盆的盆口进行浇灌。若将这类花盆的盆底置于水中,利用渗透的方式代替浇水,则会导致烂根、黄叶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花盆,其克服了背景技术所述的花盆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花盆,包括盆体,所述盆体的盆底包括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第一底壁设有可浸于水中的渗透孔,第二底壁设有可与水隔离的通孔,在使用状态,渗透孔的高度低于通孔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壁位于第一底壁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底壁为斜壁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底壁与所述盆体顶沿平行,和/或,所述第一底壁的面积小于第二底壁的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盆体使用时呈倾斜状态,且第一底壁低于第二底壁。

进一步的,所述盆体外侧面设有定位扣,通过该定位扣将盆体倾斜定位于与之配合的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扣呈U字形,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盆体外侧面,另一端左、右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扣位于盆体较高的一侧,并靠近盆体顶沿。

进一步的,所述盆体为圆盆结构,且径向尺寸从上到下渐小。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第一底壁、第二底壁、渗透孔、通孔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的盆底可局部至于水中,通过渗透孔使所种植的花草获得水分,从而免于频繁浇水,并可以避免出现烂根、黄叶等问题。

2、所述盆体使用时呈倾斜状态,使本实用新型种植方式新颖,独特。

3、所述定位扣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定位简单、牢靠。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花盆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花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花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花盆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花盆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花盆与支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花盆与支架的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花盆,包括盆体1,该盆体1为圆盆结构,且径向尺寸从上到下渐小。所述盆体1的盆底包括第一底壁11和第二底壁12,第一底壁11设有可浸于水中的渗透孔111,第二底壁12设有可与水隔离的通孔121,在使用状态,渗透孔111的高度低于通孔121的高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壁11与所述盆体1顶沿平行,所述第二底壁12位于第一底壁11一侧,并为斜壁体。所述第一底壁11的面积远小于第二底壁12的面积。所述渗透孔111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通孔121的数量为多个,并沿第二底壁12的周向间隔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盆体1使用时呈倾斜状态,且第一底壁11低于第二底壁12。所述盆体1外侧面设有定位扣2,通过该定位扣2将盆体1倾斜定位于与之配合的支架。所述定位扣2具体位于盆体1较高的一侧,并靠近盆体1顶沿。所述定位扣2呈U字形,其一端固定于所述盆体1外侧面,另一端左、右相对的两侧分别开设定位槽21。

所述支架3的结构如图5所示,其可蓄水,前侧壁设有圆形容让孔31,可供所述盆体1局部置入,所述支架3侧壁在圆形容让孔31的上方设有一凸字形定位孔32,与所述定位扣2配合。组装时,将所述盆体1局部置入圆形容让孔31内,将所述定位扣2插入定位孔32内,并使定位扣2的另一端的定位槽21卡在定位孔32顶部的左右两侧壁,如图6所示。

使用时,在支架3内装入一定量的水(支架3内设有溢水口33,以限制水位),将种植有花草的本实用新型的花盆按图6的方式组装于支架3,此时,本实用新型的花盆的第一底壁的渗透孔111浸于水中,可通过渗透的方式使花草保持有足够的水分,并且花草的根须可通过渗透孔111伸出。所述第二底壁上的通孔121则与水隔离,既可以用于透气,又可以漏水,并且花草的根须也可以伸出通孔121外。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花盆,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