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果套袋机及套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0578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果套袋机及套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蔬套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果套袋机及套袋。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水果产出质量,同时实现增收的目的,出现了水果套袋的技术,并成功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它利用低透光率的纸袋包裹住水果,以有效防止其受病虫害以及农药的污染,同时还可以促进果实着色,提高果面光泽度,极大的提高了水果的质量,受到了广大果农的欢迎。

套袋最初采用人工操作,操作过程太过繁琐,而且工作量大,效率低。对于大型的种植园,以及人力资源贫乏的地区,这种技术的应用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现在市面上用的较为轻巧的水果套袋机多采用气泵吸气使袋口张开的形式,而一般即使是小型气泵重量都在十公斤左右,给操作人员带来极大的负重感,容易造成疲劳,进而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果套袋机及套袋,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中设备配合气泵使用整体重量较重,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果套袋机,包括设置于机体内部顺次连接的送袋机构、张口机构和封口机构,所述张口机构包括纸袋感应元件、电磁元件和控制元件,所述纸袋感应元件设置于与所述套袋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机体内壁上,所述电磁元件交错设置于与所述套袋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机体两内壁上,所述纸袋感应元件通过控制元件与电磁元件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送袋机构包括沿套袋运行方向顺次排布的储袋装置、第一传送辊、导向辊和第二传送辊,储袋装置沿套袋运行方向斜向下设置,第二传送辊沿套袋运行方向斜向上设置,储袋装置下方还设有初始传送辊,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的上方均对应设置有压辊。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导向辊轴向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板,导向板垂直于套袋运行方向通长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储袋装置包括下托架、前挡板和上压板,上压板设置于机体宽度方向一侧,且与机体的侧壁转动连接,前挡板设置于下托架前部上方,下托架的后端与机体的后侧面相连,前端悬空设置,下托架为条状,且设有若干条。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第一传送辊和第二传送辊的上方均对应设置有压辊,压辊为硅胶构件。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机体上方设有加袋盖板,加袋盖板与机体间铰接。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封口装置包括果柄检测探头、推板、折袋压板和驱动控制器,所述果柄检测探头垂直于套袋运行方向设置与张口机构上方,所述推板和折袋压板分别设置于机体外部两侧,所述驱动控制器设置于机体宽度方向外侧部,且分别与果柄检测探头、推板、折袋压板相连。

一种套袋,为矩形,且沿一短边通长设置为开口,所述套袋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吸附铁片。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吸附铁片在套袋的两侧面内交错布置,所述吸附铁片为矩形,且长边沿套袋长边方向设置,所述开口下方设有果柄槽,所述果柄槽上方为半圆形,下方为长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吸附的原理设置的张口机构,能够改变传统利用气泵吸附张口的做法,能够减少作业人员的负重,提高设备的轻便性,同时封口机构能够在对水果套袋之后进行封口,避免人工手动操作造成的繁琐工序,提高了套袋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果套袋机及套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一种水果套袋机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4是图1中的C向视图。

图5是图1中套袋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的B-B剖视图。

图中:100、送袋机构;110、储袋装置;111、下托架;112、前挡板;113、上压板;115、加袋盖板;120、第一传送辊;130、导向辊;131、导向板;140、第二传送辊;150、压辊;160、初始传送辊;200、张口机构;210、纸袋感应元件;220、电磁元件;230、控制元件;300、封口机构;310、推板;320、推板;320、折袋压板;330、驱动控制器;410、内层;420、外层;430、吸附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水果套袋机,包括套袋机和套袋,套袋设置于套袋机的机体的内部,且宽度方向与机体宽度方向一致,其特征在于:套袋机包括设置于机体内部顺次连接的送袋机构100、张口机构200和封口机构300,张口机构200包括纸袋感应元件210、电磁元件220和控制元件230,纸袋感应元件210设置于套袋厚度方向的机体内壁上,所述电磁元件220交错设置于与所述套袋的厚度方向平行的机体两内壁上,纸袋感应元件210通过控制元件230与电磁元件220连接。该套袋机和套袋配合使用,通过送袋机构100将套袋送到张口机构200处,纸袋感应元件210感应到套袋到达该处则接通电磁元件220的电源,电磁元件220对套袋形成电磁吸附作用,使套袋的上部开口处张开,此时,将水果装入套袋中,电磁元件220的电源断开,封口机构300检测到果柄的存在后进行套袋的封口操作,完成整个水果套袋的过程。在电磁元件220的设置过程中,对应机体的上下两侧设置成不同的排布形式,如图3至图4所示,机体上方设置有一个电磁元件220,且位于机体的宽度方向的中部,机体下方设置有两个电磁元件220,且位于机体的宽度方向的两侧,避开机体上方设置的电磁元件220的位置,分别对应套袋两侧面上不同位置处的吸附铁片430的位置进行设置,避免两侧电磁元件220的位置设置一致造成对套袋吸附作用的影响,同时电磁元件220采用横向长条的形式,便于和套袋上竖直便于形成良好的张口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吸附的原理设置的张口机构200,能够改变传统利用气泵吸附张口的做法,减轻作业人员需要时刻背负气泵的劳累程度,提高设备的轻便性,同时封口机构300能够自动感应套袋动作的完成继而进行自动封口,避免看人工手动操作造成的繁琐工序,提高了套袋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1至图2所示,送袋机构100包括沿套袋运行方向顺次排布的储袋装置110、第一传送辊120、导向辊130和第二传送辊140,储袋装置110沿套袋运行方向斜向下设置,第二传送辊140沿套袋运行方向斜向上设置,储袋装置110下方还设有初始传送辊160,第一传送辊120和第二传送辊140的上方均对应设置有压辊150。储袋装置110用于存放套袋,使用时将多个套袋同时放入储袋装置110中,设备运行时,套袋经第一传送辊120送至导向辊130处,进行套袋从水平到斜上方位置的变化,改变方向后再沿第二传送辊140送至张口机构200处,整个传送过程在压辊150的作用下,保证传送的稳定性,避免产生滑移等现象。而设置于储袋装置110下方的始传送辊160,能够将套袋从储袋装置110中依次导出,主要利用了始传送辊160与套袋之间的摩擦力,使套袋从下方依次导出,实现顺次送袋的操作。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1至图2所示,导向辊130轴向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板131,导向板131垂直于套袋运行方向通长设置。导向板131的设置可以使套袋实现从第一传送辊120到导向辊130的过度以及从导向辊130到第二传送辊140之间的平稳过度,避免套袋发生褶皱,影响送袋的顺利进行。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1至图2所示,储袋装置110包括下托架111、前挡板112和上压板113,上压板113设置于机体宽度方向一侧,且与机体的侧壁转动连接,前挡板112设置于下托架111前部上方,下托架111的后端与机体的后侧面相连,前端悬空设置,下托架111为条状,且设有若干条。储袋装置110的下托架111实现对套袋的下方的承托,下托架111在机体宽度方向上设置为两条,位置和下方的初始传送辊160的位置错开,避免二者之间的位置干涉,同时也能保证初始传送辊160能够直接作用于最下层套袋上,使套袋顺利导出,上压板113对整沓套袋施加向下的压力,保证在初始传送辊160的摩擦力的作用下不会被顶起,提高摩擦效果,上压板113与机体之间转动连接,在往储袋装置110中放套袋时,将上压板113转动至机体上方,放好套袋后,再将上压板113转动至压紧套袋的位置。前挡板112与下托架111的角度相垂直,实现对下托架111上放置的纸袋的阻挡效果,且前挡板112下部与下托架111之间的缝隙允许单个套袋的顺利通过,避免一次导出多个套袋的情况。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压辊150为硅胶构件。压辊150采用硅胶构件一方面能避免对套袋表面造成损伤,同时还能提供更好的摩擦效果,避免套袋滑移或错位的现象。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1至图2所示,机体上方设有加袋盖板115,加袋盖板115与机体间铰接。在对套袋机进行套袋的安装后,通过关闭加袋盖板115实现套袋机的整体性,避免外界对机体内部的动作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人体等部位误入机体内造成伤害。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封口装置300包括果柄检测探头、推板310、折袋压板320和驱动控制器330,所述果柄检测探头垂直于套袋运行方向设置与张口机构200上方,所述推板310和折袋压板320分别设置于机体外部两侧,所述驱动控制器330设置于机体宽度方向外侧部,且分别与果柄检测探头、推板310、折袋压板320相连。封口机构300通过果柄检测探头检测到果柄已经进入套袋后,驱动控制器330对应启动推板310,将套袋向机体中部推动,然后控制折袋压板320向中部合拢,实现对套袋的折叠封口动作,完成整个套袋机的动作过程。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5至图6所示,一种套袋,为矩形,且沿一短边通长设置为开口,所述套袋包括内层410和外层420,所述内层410和外层420之间设有吸附铁片430。为了和张口机构200的电磁吸附相配合,套袋的内层410和外层420之间设置有吸附铁片430,该吸附铁片430位于套袋长度方向的中上部,便于对套袋的开口出进行打开的动作,吸附铁片430采用2-4mm的宽度,长度方向从开口处延续至中部上方,设置足够的长度一来便于后续电磁元件220对其产生吸附作用,二来在进行封口操作时,便于吸附铁片430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折弯,保证封口的稳定效果,吸附铁片430稳定的设置于内层410和外层420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如图5至图6所示,吸附铁片430在套袋的两侧面内交错布置,所述吸附铁片430为矩形,且长边沿套袋长边方向设置,所述开口下方设有果柄槽,所述果柄槽上方为半圆形,下方为长槽。为了避免套袋两侧面之间的电磁吸附作用相互影响,所以在电磁元件220的布设以及吸附铁片430的布设时均采用相互错开的形式,表面二者之间形成影响。

使用过程:

打开加袋盖板115,将套袋装入储袋装置110中,关闭加袋盖板115并锁紧,套袋顺次通过初始传送辊160、第一传送辊120、导向辊130和第二传送辊140到达张口机构200处,纸袋感应元件210感应到套袋到达该处则接通电磁元件220的电源,电磁元件220对套袋中的吸附铁片430形成电磁吸附作用,使套袋的上部开口处张开,人工撑举该套袋机到某一水果位置,封口机构300的果柄检测探头检测到果柄已经进入套袋后,驱动控制器330对应启动推板310,将套袋向机体中部推动,然后控制折袋压板320向中部合拢,实现对套袋的折叠封口动作,完成整个套袋机的动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吸附的原理设置的张口机构200,能够改变传统利用气泵吸附张口的做法,能够减少作业人员的负重,提高设备的轻便性,同时封口机构能够在对水果套袋之后进行封口,避免人工手动操作造成的繁琐工序,提高了套袋效率,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