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源性生物组织的存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4901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动物源性生物组织的存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医疗器械存储的存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而治疗这类疾病通常需要植入人工心脏瓣膜。现在,被正式批准大规模用于临床的人工瓣膜,分为机械瓣和生物瓣。但是,机械瓣膜需要病人终身接受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生物瓣是用其他动物的心包或主动脉瓣加上一些人工支架和织物制成的,血液相容性较好,广泛应用在临床上。全球每年大约有20多万病人需要进行瓣膜置换手术,而生物瓣和介入式生物瓣的开发应用一直是心血管医疗器械领域的研究热点。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人工生物瓣的瓣叶是用经过戊二醛固定的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如猪心包、牛心包、马心包以及猪主动脉瓣膜等)制备的。尽管这些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可以大量获取,但将这些组织裁剪成合格瓣叶,通常需要经过严格筛选,因此这些动物源性生物组织的使用率很低,大大影响生产效率,人工生物瓣的瓣叶的成本和质量。其中,生物组织中的透明状线条或透明状印痕出现率较高,其在整片组织中分布范围广,极大影响了瓣叶裁剪和材料的使用率。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在离体取出后并没有这种缺陷,但将组织清洗后保存运回瓣膜制备场地以进一步处理时,这种缺陷在组织上会大量出现,且这种透明状线条在经过戊二醛固定后仍然存在。目前并没有相关处置方式和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存储装置来解决动物源性生物装置容易出现缺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储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动物源性生物装置容易出现缺陷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物源性生物组织的存储系统,包括承载装置和容置装置,所述承载装置用于固定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所述容置装置被配置为包括第三底板和侧壁,以形成一容纳所述承载装置的内部空间,且所述容置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可拆卸固定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存储系统中,所述承载装置包括第一底板、多个固定针,其中,

所述第一底板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

所述固定针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上的上端面,用以固定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

所述第一底板的下端面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容置装置中。

可选的,在所述的存储系统中,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多个针帽,一个所述针帽与一个所述固定针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存储系统中,每个所述固定针的顶部和每个所述针帽上均具有螺纹,一个所述固定针与一个所述针帽通过螺纹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存储系统中,每个所述固定针的顶部均具有凸台,每个所述针帽均具有凹槽,一个所述固定针与一个所述针帽通过凸台和凹槽的匹配相固定。

可选的,在所述的存储系统中,所述第一底板上具有多个第一固定座,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座均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三底板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固定座相匹配的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三固定座可拆卸固定连接。

可选的,在所述的存储系统中,所述容置装置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卡扣,所述容置装置还包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多个所述卡扣相匹配以固定所述承载装置。

可选的,在所述的存储系统中,所述容置装置还包括顶盖,用以提供密闭的内部空间。

可选的,在所述的存储系统中,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支撑件、第二底板、包封膜,其中:

每个所述第二底板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

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上端面,所述第二底板下端面与所述容置装置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包封膜形成一限位空间,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中。

可选的,在所述的存储系统中,所述支撑件的形状为倒心脏状、心形体、半球体或半椭球体。

可选的,在所述的存储系统中,所述支撑件上具有沟槽,以固定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

可选的,在所述的存储系统中,所述第二底板上具有多个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均位于所述第二底板的下端面;所述第三底板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固定座相匹配的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第三固定座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物源性生物组织的存储系统中,包括承载装置和容置装置,所述承载装置用于固定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所述容置装置被配置为包括第三底板和侧壁,以形成一容纳所述承载装置的内部空间,且所述容置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可拆卸固定连接。这样,可以防止运输途中由于溶液的晃动,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在溶液中呈无规则随意变形,出现卷曲,互相压缩折叠,动物源性生物组织折叠及相互压缩导致出现透明状线条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物源性生物组织保存系统,该系统可以解决组织在溶液中大量出现的透明状线条的问题,大大提高生物组织材料的使用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与传统动物源性组织保存操作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片状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可通过第一底板上的多个固定针将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即动物组织的四角或四周插入到第一底板上,保持组织的平整性,并且可连续插入几十片甚至上百片组织,大大提高装置的空间利用率;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对于袋装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如完整的猪心包、牛心包、马心包),可将组织覆盖在支撑件上,保持组织原先袋状形状,并且可连续覆盖几十片甚至上百片袋状组织;通过第一固定座或第二固定座与第三固定座相匹配,优选将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压实的固定板,可将载有组织的承载装置固定在容置装置中,防止在运输途中由于承载装置的倾倒导致大量组织卷曲,互相压缩;支撑件还可以用于后续动物源性生物组织的擦拭和组织部位的选择,提高后续组织处理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使动物源性生物组织保持平整或保持原先结构形状,避免采集的大量组织在溶液中和运输过程中出现无规则卷曲,互相压缩折叠,从而解决组织中的透明状线条或透明状印痕问题,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2、4是本实用新型承载装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容置装置示意图;

图中所示:11-第一底板;12-固定针;13-第一固定座;14-针帽;21- 支撑件;22-第二底板;23-第二固定座;3-容置装置;31-第三底板;32-第三固定座;33-固定板;34-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存储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存储系统,以解决现有的动物源性生物装置容易出现缺陷的问题。

经研究发现,这种动物源性生物组织上的透明状线条是由于在保存后运回瓣膜制备场地期间,组织四周不再受力无法保持原先解剖结构,大量组织在溶液中呈无规则随意变形,出现卷曲,互相压缩折叠所致。而且在屠宰场获取的新鲜的动物源性生物组织由于数量多、大小规格和形状各异,不可能单独保存,此外,运输途中由于溶液的晃动更易导致组织折叠相互压缩,极易出现透明状线条。

基于以上的发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存储系统,包括用以固定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的承载装置,以及容纳承载装置的容置装置,且所述容置装置与所述承载装置可拆卸固定连接。优选,所述承载装置为用于固定片状组织的承载装置或为用于固定袋状组织的承载装置。优选,所述的动物源性生物组织为薄膜状动物组织,例如猪心包、牛心包、马心包、皮肤组织、小肠粘膜下层组织等。

<实施例一>

具体的,如图1和3所示,所述承载装置用于固定动物源性生物组织,所述容置装置3被配置为包括第三底板31和侧壁,以形成一容纳所述承载装置的内部空间,且所述容置装置3与所述承载装置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为薄膜状动物组织,例如猪心包、牛心包、马心包、皮肤组织、小肠粘膜下层组织等。所述承载装置1包括第一底板11和多个用以固定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的固定针,所述第一底板11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固定针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11上端面,所述第一底板11的下端面可拆卸固定连接于所述容置装置3。

所述第一底板11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其垂直于轴向的截面一般为正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所述第一底板11的厚度为5毫米~100毫米。所述第一底板11的材料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所述第一底板11 上具有多个第一固定座13,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座13均位于所述第一底板 11的下端面,所述第一底板11通过所述第一固定座13与所述容置装置3 可拆卸固定连接,即所述第三底板31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固定座13相匹配的第三固定座32,所述第一固定座13与所述第三固定座32可拆卸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座13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为倒锥体、圆柱体、棱柱体或倒梯形体。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座13均与所述第一底板11通过粘结或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座13的数量为3个~10个,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座13的高度均为2毫米~100毫米。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座13的材料均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优选,每个所述第一固定座 1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固定座13的中空结构用于容纳容置装置3上的第三固定座32,两者为卡扣连接。又或者,所述第一固定座13的中空结构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三固定座32设有外螺纹,两者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针12刺入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中以固定所述柔性的动物源性生物组织。每个所述固定针12均与所述第一底板11通过粘结或焊接固定。所述固定针12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每个所述固定针 12的长度均为30毫米~500毫米,每个所述固定针12的直径均为0.01毫米~1毫米。每个所述固定针12的材料均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

更进一步,所述承载装置还包括多个针帽14,一个所述针帽14与一个所述固定针12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针12刺入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后,所述针帽14与所述固定针12紧固以防止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在承载装置晃动时脱离固定针。一个所述针帽14与一个所述固定针12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具体形式可以包括:每个所述固定针12的顶部和每个所述针帽14上均具有螺纹,一个所述固定针12与一个所述针帽14通过螺纹连接,每个所述固定针12的顶部具有的螺纹轴向长度均为5毫米~20毫米。一个所述针帽14与一个所述固定针12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形式还可以包括:卡扣固定连接的方式,即每个所述固定针12的顶部均具有凸台,每个所述针帽14均具有凹槽,一个所述固定针12与一个所述针帽14通过凸台和凹槽的匹配相固定。每个所述针帽的材料均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装置3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为正多边体、圆锥体或圆柱体,相应的所述第三底板31垂直于轴线的界面形状为正多边形或圆形。所述第三底板31的厚度为5毫米~100毫米。所述第三底板31 的材料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每个所述第三固定座32与所述第三底板31均通过粘结或焊接固定。每个所述第三固定座32的形状与第一固定座13相匹配,例如为倒锥体、圆柱体、棱柱体或倒梯形体。所述第三固定座32的数量为3个~10个,每个所述第三固定座32的长度均为2毫米~100毫米。每个所述第三固定座32的材料均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

另外,所述容置装置3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卡扣34,所述容置装置3还包括一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与多个所述卡扣34相匹配以固定所述承载装置。所述固定板33上具有多个孔,这是为了配合固定针的穿透,固定针12通过所述孔,以使固定板33接触到固定针12下方的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并压实。所述固定板33的材料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所述固定板33的厚度为0.1毫米~50毫米。

所述容置装置还包括顶盖,以提供密闭的所述容置装置3的内部空间。所述顶盖的材料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存储系统中,承载装置通过第一底板11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容置装置3中;所述固定针12刺入所述柔性动物源性生物组织以固定所述柔性动物源性生物组织,防止运输途中由于溶液的晃动,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在溶液中呈无规则随意变形,出现卷曲,互相压缩折叠,导致出现透明状线条等缺陷。

<实施例二>

除了片状动物源性生物组织所使用的用固定针来刺入动物源性生物组织以固定的存储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适合于袋状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固定的存储系统。在所述的存储系统中,包括如图2所示的承载装置,该承载装置更适用于固定袋状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具体而言,所述承载装置包括支撑件21、第二底板22和包封膜,其中:所述第二底板22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支撑件21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22上端面,所述第二底板22下端面与所述容置装置3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覆盖在所述支撑件21上;所述包封膜覆盖在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上,即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包封膜形成一限位空间,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中。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支撑件21的形状为倒心脏状、心形体(即心形体的至少平行于轴向的截面为心形)、半球体或半椭球体,所述支撑件21的高度为30毫米~200毫米。所述支撑件21的材料均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更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件21上具有沟槽211,以固定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具体的,防止覆在倒心脏形体的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出现滑落。优选,所述沟槽的深度为5毫米~10毫米,所述沟槽211围成一闭环。进一步,沟槽211的中心线形成一开槽面,所述开槽面与所述第二底板22平行,所述开槽面与所述第二底板22的距离a为10 毫米~30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底板22的形状为没有特别的限制。在本实施例所述的存储系统中,所述第二底板22的垂直于轴向的截面形状为长方体,所述第二底板22的厚度为2毫米~50毫米,所述第二底板22长度为30毫米~300毫米,所述第二底板22的宽度为20毫米~200毫米。所述第二底板的材料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所述第二底板22上具有多个第二固定座23,其中: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座23均位于所述第二底板22的下端面,所述第二底板22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座23与所述容置装置3可拆卸固定连接,即所述第三底板31上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二固定座23相匹配的第三固定座32,所述第二固定座23与所述第三固定座32可拆卸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座23与所述第二底板22均通过粘结或焊接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座23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为倒锥体、圆柱体、棱柱体或倒梯形体。所述第二固定座23的数量为3个~10个,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座23的长度均为2毫米~100毫米。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座23 的材料均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优选,每个所述第二固定座23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座23的中空结构用于容纳容置装置3上的第三固定座32,两者为卡扣连接。又或者,所述第二固定座23的中空结构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三固定座32设有外螺纹,两者螺纹连接。

另外,所述包封膜的厚度为0.01毫米~5毫米,所述包封膜的材料为医用高分子材料。所述包封膜用于保护和固定覆盖在支撑件上的动物源性生物组织,为一柔软薄膜,表面光滑,可透水。所述包封膜材质为医用级高分子材料,例如为聚四氟乙烯,硅胶,聚氨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硅橡胶。所述包封膜的形状与支撑件的形状一致,其外围立体尺寸是支撑件尺寸的1.5-10倍,尺寸的设置应以完全覆盖支撑件上的动物源性生物组织为准。

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装置3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为正多边体、圆锥体或圆柱体,相应地,所述第三底板31垂直于轴线的界面形状为正多边形或圆形。所述第三底板的厚度为5毫米~100毫米。所述第三底板的材料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每个所述第三固定座32与所述第三底板 31通过粘结或焊接固定。每个所述第三固定座32的形状与第二固定座23 相匹配,例如为倒锥体、圆柱体、棱柱体或倒梯形体。所述第三固定座32 的数量为3个~10个,每个所述第三固定座32的长度均为2毫米~100毫米。每个所述第三固定座32的材料均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

更进一步的,所述容置装置3的侧壁上具有多个卡扣34,所述容置装置3还包括一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与多个所述卡扣34相匹配,固定板33与容置装置3侧壁上至少两个对应的卡扣34连接,固定板33卡在卡扣34上的高度可以调节,以接触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并将其轻轻压实为准。所述固定板33的材料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所述固定板33 的厚度为0.1毫米~50毫米。

所述容置装置3还包括顶盖,以提供密闭的所述容置装置3的内部空间。所述顶盖的材料为医用级塑料或医用级不锈钢。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存储系统中,通过所述支撑件21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22上,所述第二底板22与所述容置装置3固定,所述支撑件21与所述包封膜形成一限位空间,所述动物源性生物组织放置于所述限位空间中,防止运输途中由于溶液的晃动,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在溶液中呈无规则随意变形,出现卷曲,互相压缩折叠,导致出现透明状线条等缺陷。通过将组织覆盖在支撑件21上,保持组织原先的袋状形状,并且可连续覆盖几十片甚至上百片袋状组织,然后将包封膜覆盖在动物组织上,并将包封膜的边缘拉紧,使包封膜紧贴在动物组织上,然后将包封膜的边缘固定于第二固定座上,进一步增加了这个存储系统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存储系统,该系统可以解决组织在溶液中大量出现的透明状线条的问题,大大提高生物组织材料的使用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与传统动物源性组织保存操作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对于片状动物源性组织,可通过第一底板11上的多个固定针12将组织的四角或四周插入到第一底板上,保持组织的平整性,并且可连续插入几十片甚至上百片组织,大大提高装置的空间利用率;对于袋状动物源性组织 (如完整的猪心包、牛心包、马心包),可将组织覆盖在支撑件21上,保持组织原先袋状形状,并且可连续覆盖几十片甚至上百片袋状组织,然后将包封膜覆盖在动物组织上,并将包封膜的边缘拉紧,使包封膜紧贴在动物组织上,然后将包封膜的边缘固定于第二固定座上;通过第一固定座13 或第二固定座23与第三固定座32相匹配,优选还包括将动物源性生物组织压实的固定板33,可将载有组织的限位装置固定在容置装置3中,防止在运输途中由于承载装置的倾倒导致大量组织卷曲,互相压缩;支撑件21 还可以用于后续组织的擦拭和组织部位的选择,提高后续组织处理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使组织保持平整或保持原先结构形状,避免采集的大量组织在溶液中和运输过程中出现无规则卷曲,互相压缩折叠,从而解决组织中的透明状线条或透明状印痕问题,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整个存储系统全部零部件使用医用级材料,如医用级不锈钢或医用级塑料制成,安全可靠。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方法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但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范围内。

例如: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针12为四根,位于正方形的第一底板11的中心对称布置。将采集的片状猪心包铺平,将其四角固定在4根固定针,即4根固定针分别刺入片状猪心包的四角并将猪心包推入固定针的根部,即相对于第一底板压实,4根固定针通过固定在正方形的第一底板11上端面(第一底板11的下端面具有4个中空的第一固定座13),连续刺入100片猪心包后,用含螺纹孔的球形的针帽14分别封闭固定针12头部,再将整个承载装置通过中空的第一固定座13放置在如图 3所示的相匹配的4个突起的第三固定座32上,以固定承载装置,倒入10ml –1000ml生理盐水后,再用正方形的固定板33经过两侧卡槽的卡扣34压在球形针帽14上面,若固定板无法接触到猪心包,则固定针通过固定板上的孔伸出,使固定板进一步下降,直至接触到猪心包并轻轻压实,以进一步稳固猪心包,最后盖上顶盖,将整个装置运输。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图3的第三固定座32含有弹性圈,以缓冲碰撞冲压。

再例如,将第一底板11做成圆形,第一固定座13设有内腔,内腔的表面包括内螺纹,将容置装置3做成圆柱体,第三固定座32做成螺纹状,使用时通过第一固定座13与第三固定座32之间的螺纹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底板11与容置装置3之间固定连接。通过螺纹连接将第一底板11固定在容置装置3中。为了防止液体泄露,在第一固定座13、第三固定座32可以添加弹性垫圈以提交整个存储系统的密闭性能。

再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采集的袋状牛心包直接覆在袋状组织承载装置(支撑件21)的倒心脏形体表面,连续覆上50 片牛心包后,用包封膜裹住并用其边角固定在第二固定座23上,再将整个承载装置通过第二固定座23放入如图4所示的配套的4个第三固定座32 上,以固定承载装置,倒入适量生理盐水后,再用正方形的固定板33经过两侧卡槽的卡扣34压在包封膜顶端表面,压紧,进一步稳固承载装置,最后盖上顶盖,将整个装置运输。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为防止覆在倒心脏形体的大量心包出现滑落,在倒心脏形体底板上方10-30mm处做一环形沟槽,沟槽深度约5-10mm,每覆上20片牛心包时用皮筋在沟槽处将心包包扎一次,最后再用包封膜包裹,固定牛心包。

本实用新型基于对生物组织中的透明状线条或透明状印痕产生原因的发现,而提供一种动物源性生物组织的存储系统,通过将组织固定在承载装置上,所述承载装置可拆卸固定连接方式容纳于所述容置装置,有效地解决组织在保存过程中出现的透明线条。

综上,上述实施例对存储系统的不同形状、构造进行了详细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中所列举的形状、构造,任何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形状、构造基础上进行变换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内容举一反三。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