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杆气吸式取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1195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拨杆气吸式取种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拨杆气吸式取种机械。



背景技术:

播种装置的取种原理可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两大类,由于气吸式取种器对种子尺寸要求不严,不需要精选分级,伤种少,易实现单粒点播,播种机作业速度提高潜力大等,已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播种过程中对于不同或同种农作物由于种植模式的不同,对每穴粒数及穴距的大小将有不同的要求,现有气吸式穴播机的穴距及每穴播种粒数的调节一般采用更换具有不同数量吸种孔的吸种盘及鸭嘴组件的方式来完成,由于吸种盘安装在穴播轮内部,调整穴距需要将部件拆卸才能完成吸种盘的更换,因此拆装非常麻烦,费时费力,极大的影响了机具的使用效果,另外,为了提高播种机械的适应性及操作的灵活性,需要设计的播种机械在作业中能快速、方便的实现对不同种植要求下的取种粒数、穴距进行有效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拨杆气吸式取种器,该装置可依据种植模式及播种粒数的要求,通过快速更换不同形状的调节块或增减调节块数量来改变拨片的旋转位置的停留时间以及旋转频率,从而控制可调进气管的开、闭的间隔时间,从而有效实现了播种过程中每穴播种粒数及播种穴距的改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拨杆气吸式取种器的结构特点是:

播种机设置可调进气管(1),所述可调进气管(1)上端与播种机原进气管相接,下端与播种机气室下腔相通,所述可调进气管(1)上设置通孔安装拨杆组成(2);播种机滚筒侧壁上设置调节块(3)可挤压所述拨杆组成(2)使其旋转控制可调进气管(1)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一种拨杆气吸式取种器的结构特点也在于:所述拨杆组成(2)由拨杆(21)、拨片(22)、扭簧(23)、和压块(24)组成,所述拨杆(21)与拨片(22)固接,所述扭簧(23)套在拨杆(21)上,其一端固接在可调进气管(1)上,另一端固接在压块(24)上,所述压块(24)固接在拨杆(21)末端。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新颖,操作简便,省时省力;适用于花生等大粒种子的精量播种,可快速进行装拆增减调节块个数实现播种穴距调节,提高了播种质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播种效率。

2、本实用新型采用可调进气管结构和拨杆组成结构,通过与调节块的有效配合,有效地实现了播种的可调性,从而有效实现了播种过程中每穴播种粒数及播种穴距的改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拨杆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可调进气管、2拨杆组成、3调节块、21拨杆、22拨片、23扭簧、24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拨杆气吸式取种器的结构特点是:

参见图1和图2,播种机设置可调进气管1,所述可调进气管1上端与播种机原进气管相接,下端与播种机气室下腔相通,所述可调进气管1上设置通孔安装拨杆组成2;播种机滚筒侧壁上设置调节块3可挤压所述拨杆组成2使其旋转控制可调进气管1的开、闭。

具体实施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拨杆组成2由拨杆21、拨片22、扭簧23、和压块24组成,所述拨杆21与拨片22固接,所述扭簧23套在拨杆21上,其一端固接在可调进气管1上,另一端固接在压块24上,所述压块24固接在拨杆21末端。

操作过程:

播种前,根据种植模式及播种粒数的要求,在播种机的滚筒侧壁上安装相应数量和形状的调节块3(当滚筒的速度与吸种盘的转速都不变,滚筒侧壁同一圆周上安装的调节块3越少,播种的穴距越大;当调节块3推动拨杆组成2转动使拨片22控制可调进气管1的关闭,关闭停留的时间越长即切断气源的时间越长,每穴粒数就越多),从而实现播种过程中对播种穴距及每穴粒数的调整。

播种时,随着播种机的作业,机具牵引穴播轮转动,通过传动轴带动吸种盘相对种子室、气室转动,同时进气管和调节进气管1都通气,这样气室上下腔体内都有负压作用,吸种盘充分吸附种子室内种子并将其带出种子室,当吸种盘转到气室下部区域,由于在转动的滚筒侧板上调节块3的作用下,使拨杆21旋转带动拨片22旋转关闭可调进气管1,即切断下腔体气源,此时下腔为非真空区,当吸种盘转到下腔非真空区时由于吸种负压消失,种子依靠自重落下,实现播种过程,当调节块3离开拨杆21时,通过扭簧的作用使拨片22复位打开,气室下腔体恢复负压,当吸种盘转过该区域时,由于负压作用继续吸附种子通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