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点投放河蟹饲料的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453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蟹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定点投放河蟹饲料的料斗。



背景技术:

河蟹隶属甲壳纲,绒螯蟹属,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河蟹常穴居于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间活动,以鱼、虾、动物尸体和谷物为食,在河口产卵孵化,发育成幼蟹后,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发育长大,河蟹的肉质鲜嫩,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味食品,在自然条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质为主,嗜食动物尸体,也喜食螺、蚌子,蠕虫、昆虫,偶尔也捕食小鱼虾,在人工养殖时,主要靠人工投喂饲料,因此饲料的种类、优劣和多少对河蟹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投饵时应坚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则,河蟹饲料的种类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二是动物性饲料:如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三是植物性:如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铃薯、谷类、麸皮、料糠等,河蟹投喂的饲料一般要多种饲料原料混合后投喂,饲料撒在饲料台或选择在接近水位线浅水处的斜坡上,以便观察河蟹吃食,活动情况,随时增减饲料,河蟹有较强的争食性,因此要多设点,使河蟹吃得均匀,避免一部分个全小或体质弱的争不到饲料而造成相互残杀,传统投喂河蟹饲料,采取抛撒方式,饲料遍撒水体底部,饲料分散不容易被河蟹所摄食,为不造成饲料流失,一般在一个小的区域内集中投放成堆状饲料,即方便河蟹就近摄食,又能减少饲料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定点投放河蟹饲料的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点投放河蟹饲料的料斗,其特征是,所述料斗由长柄杆、料斗本体、拉绳制作,所述料斗本体包括料斗壁和料斗底,料斗壁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型,料斗底为设置于料斗壁底端的堵口,料斗壁的一侧上缘固定连接长柄杆,长柄杆与料斗壁呈60-75°角,在长柄杆的下方的料斗底上设置拉绳固环,在拉绳固环的相对一侧的料斗底上设置折页,折页的上端连接料斗壁的底部边缘,在拉绳固环的上方的长柄杆下侧设置拉绳转向环,拉绳的一端缚系于拉绳固环上,拉绳沿料斗壁上行,穿过拉绳转向环后沿长柄杆前行,穿过长柄杆手柄处的拉绳固定环后,固定于手柄端部,拉绳用于控制料斗底的开合。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料斗,在投喂河蟹时,把拉绳固定于拉绳固定环上,使料斗底闭合到料斗壁的底部,形成底端封闭的料斗,在料斗内放置河蟹饲料,通过长柄杆把料斗深入到水体内的饲料投喂点处,松开拉绳,使料斗底打开,饲料从料斗落入饲料投喂点上,供河蟹就近采食,避免在抛撒饲料时饲料从水面下沉过程中的散失,减少饲料的浪费,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中:1手柄,2拉绳固定环,3长柄杆,4拉绳,5拉绳转向环,6料斗壁,7拉绳固环,8料斗底,9折页。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定点投放河蟹饲料的料斗,其特征是,所述料斗由长柄杆3、料斗本体、拉绳4制作,所述料斗本体包括料斗壁6和料斗底8,料斗壁6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口型,料斗底8为设置于料斗壁6底端的堵口,料斗壁6的一侧上缘固定连接长柄杆3,长柄杆3与料斗壁6呈60-75°角,在长柄杆3的下方的料斗底8上设置拉绳固环7,在拉绳固环7的相对一侧的料斗底8上设置折页9,折页9的上端连接料斗壁6的底部边缘,在拉绳固环7的上方的长柄杆3下侧设置拉绳转向环5,拉绳4的一端缚系于拉绳固环7上,拉绳4沿料斗壁6上行,穿过拉绳转向环5后沿长柄杆3前行,穿过长柄杆手柄1处的拉绳固定环2后,固定于手柄1端部,拉绳4用于控制料斗底8的开合。

有益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料斗,在投喂河蟹时,把拉绳4固定于拉绳固定环2上,使料斗底8闭合到料斗壁6的底部,形成底端封闭的料斗,在料斗内放置河蟹饲料,通过长柄杆3把料斗深入到水体内的饲料投喂点处,松开拉绳4,使料斗底8打开,饲料从料斗落入饲料投喂点上,供河蟹就近采食,避免在抛撒饲料时饲料从水面下沉过程中的散失,减少饲料的浪费,本实用新型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有推广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