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割台拉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1506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割台拉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葵花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割台拉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葵花作物生产过程中,多需要对葵花进行向下拉杆和输送操作。

现有的实现上述操作的装置,多采用人工操作实现上述操作,其效率低,费时费力,且排屑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割台拉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效率低,费时费力,且排屑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割台拉筋装置,包括罩筒,罩筒内设置有两个旋转棍,两个旋转棍上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对的螺旋筋,左侧的螺旋筋的螺旋方向由左至右向下倾斜,右侧的螺旋筋的螺旋方向由左至右向上倾斜,使用时,左侧的螺旋筋沿俯视方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右侧的螺旋筋沿俯视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螺旋筋的下端分别伸入到转套上的转轴孔中;

旋转棍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通孔式上排屑孔,转套设置为矩形块状,转套上设置有由上至下通孔式的下排屑孔,罩筒的下部与排屑箱相连接,排屑箱的上表面设置有分别与上排屑孔和下排屑孔相连通的箱孔,排屑箱的下面设置有排屑板,排屑板上设置有与排屑箱的箱体内腔相连通的板孔,排屑板的下面设置有排屑斗,排屑斗的上端口部与板孔相连通,排屑斗上设置有转门,转门的底边通过合页与排屑斗的前壁相连接,转门上方的排屑斗的前壁上通过转轴设置有挡板,排屑箱、排屑板和排屑斗均设置有相连通的落杆孔,落杆孔位于两个旋转棍之间间隙的下方并与所述间隙相连通。

可选地,上排屑孔的横截面设置为三角形。

可选地,上排屑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可选地,上排屑孔均匀对称分布。

可选地,下排屑孔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

可选地,下排屑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可选地,下排屑孔均匀对称分布。

可选地,排屑斗设置为矩形块状。

可选地,排屑斗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旋转棍的下方。

可选地,排屑斗的内腔底面分别设置为球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割台拉筋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效率低,费时费力,且排屑效果差的问题,其省时省力,效率高,排屑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割台拉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割台拉筋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为罩筒,2为旋转棍,3为螺旋筋,4为转套,5为上排屑孔,6为下排屑孔,7为排屑箱,8为排屑板,9为排屑斗,10为转门,11为转轴,12为挡板,13为落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割台拉筋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罩筒1,罩筒1内设置有两个旋转棍2,两个旋转棍2上分别设置有旋向相对的螺旋筋3,左侧的螺旋筋3的螺旋方向由左至右向下倾斜,右侧的螺旋筋3的螺旋方向由左至右向上倾斜,使用时,左侧的螺旋筋3沿俯视方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右侧的螺旋筋3沿俯视方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螺旋筋3 的下端分别伸入到转套4上的转轴孔中;

旋转棍2内设置有竖直方向的通孔式上排屑孔5,转套4设置为矩形块状,转套4上设置有由上至下通孔式的下排屑孔6,罩筒1的下部与排屑箱7相连接,排屑箱7的上表面设置有分别与上排屑孔5和下排屑孔6相连通的箱孔,排屑箱7的下面设置有排屑板8,排屑板8上设置有与排屑箱7的箱体内腔相连通的板孔,排屑板8的下面设置有排屑斗 9,排屑斗9的上端口部与板孔相连通,排屑斗9上设置有转门10,转门10的底边通过合页与排屑斗9的前壁相连接,转门10上方的排屑斗9 的前壁上通过转轴11设置有挡板12,排屑箱7、排屑板8和排屑斗9均设置有相连通的落杆孔13,落杆孔13位于两个旋转棍2之间间隙的下方并与所述间隙相连通。

可见,本实施例的割台拉筋装置,其对向旋转的一对旋转棍2在使用时,由于其上缠绕有对向向下旋转的螺旋筋3,将葵花杆加入该装置时,通过旋转棍2对向转动,使葵花杆既往下拉杆,又通过旋转棍2上的螺旋筋3往前输送,同时能够通过上排屑孔5和下排屑孔6进行排屑处理,排出的屑体通过排屑箱7的箱孔和排屑板8的板孔,集中收集到排屑斗9中,再通过转门10被清除,其中葵花杆被向下拉杆输送后,能够通过落杆孔13进入到下一工序的设备中,其省时省力,效率高,排屑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割台拉筋装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如下结构,上排屑孔5的横截面设置为三角形。上排屑孔5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上排屑孔5均匀对称分布。下排屑孔6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下排屑孔6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下排屑孔6均匀对称分布。排屑斗9设置为矩形块状。排屑斗9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旋转棍2的下方。排屑斗9的内腔底面分别设置为球面。排屑箱7设置为矩形箱体。排屑板8设置为矩形板。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割台拉筋装置,主要对上述结构进行了改进,其他未提及的功能、部件及结构,在需要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相应功能的部件及结构进行实施。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