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动物咬伤牵制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2270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动物咬伤牵制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防动物咬伤牵制工具。



背景技术:

在动物的饲养过程中,常常会对动物进行捉取和驱赶操作,例如在对猪进行饲养后,需要将猪从猪圈中驱赶到屠宰厂,目前的做法是几个人同时直接用手来对猪进行捉取,从而完成对猪的强制牵引工作,但是在捉取过程中,常常有被猪咬伤的情况发生,严重时直接危害到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防动物咬伤牵制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动物咬伤牵制工具,包括:一固定板,包含一固定端;一拉杆,所述拉杆与固定板上远离固定端的一端固定连接;两套管,所述两套管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左右两侧;一拉紧固定装置,所述拉紧固定装置包括一拉力弹簧和一收紧绳,所述拉力弹簧位于一套管内,所述拉力弹簧的一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钩挂在该套管远离固定端的一端,所述拉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收紧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收紧绳的另一端从该套管靠近固定端的一端穿出,穿出后的收紧绳又穿过另一套管。

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动物咬伤牵制工具,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固定端为弧形。

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动物咬伤牵制工具,进一步说明为,所述固定端端部设有橡胶垫。

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动物咬伤牵制工具,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拉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设有手柄。

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动物咬伤牵制工具,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纹路。

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动物咬伤牵制工具,进一步说明为,所述防滑纹路在手柄表面呈螺旋状。

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动物咬伤牵制工具,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手柄两端均向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弯曲。

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动物咬伤牵制工具,进一步说明为,所述收紧绳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该收紧绳的收紧,能够将动物的上颚固定在固定板的固定端上,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动物嘴巴的张合,起到了很好的防咬效果,同时该工具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放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固定端;3、拉杆;4、套管;5、拉力弹簧;6、收紧绳;7、挂钩;8、橡胶垫;9、手柄;10、防滑纹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动物咬伤牵制工具,包括:一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的形状优选为梯形,该固定板1包含一固定端2;一拉杆3,所述拉杆3与固定板1上远离固定端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使用时用手握住拉杆3即可实现对动物的牵引操作;两套管4,所述两套管4分别设置在固定板1的左右两侧,所述套管4优选为钢管;一拉紧固定装置,所述拉紧固定装置包括一拉力弹簧5和一收紧绳6,所述拉力弹簧5位于一套管4内,所述拉力弹簧5的一端设有挂钩7,所述挂钩7钩挂在该套管4远离固定端2的一端,所述拉力弹簧5的另一端与收紧绳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收紧绳6的另一端从该套管4靠近固定端2的一端穿出,穿出后的收紧绳6又穿过另一套管4。

如图3所示,本工具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挂钩7钩挂在一套管4远离固定端2的一端,然后拉紧收紧绳6,这时通过通过收紧绳6的收紧能够将动物的上颚固定在固定板1的固定端2上,由于此时收紧绳6处于收紧状态,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动物嘴巴的张合,能够避免人员被动物咬伤,此时位于图中下方的收紧绳位于动物嘴内,为了防止收紧绳6断裂,增加收紧绳6的使用寿命,可以将所述收紧绳6采用尼龙材质制成。

如图3所示,为了在固定动物的上颚时,避免动物受到损伤,可以将所述固定端2设置为弧形,进一步的,为了更好了对动物进行保护,可以在所述固定端2端部设有橡胶垫8。

如图3所示,在完成对动物上颚的固定后,为了使对动物的牵制操作更加方便,可以在所述拉杆3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设有手柄9,从而在对动物进行牵制时,只需握住手柄9即可。进一步的,可以在所述手柄9上设置防滑纹路10,通过设置防滑纹路10一方面能够防止手握住手柄9时打滑,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收紧绳6缠绕在该防滑纹路10上,使收紧绳6缠绕更加稳定,具体的所述防滑纹路10在手柄9表面呈螺旋状,作为优选,可以将所述防滑纹路10设置为螺旋状的凹槽,从而收紧绳6缠绕在手柄上时,可以将收紧绳6放置在该凹槽内,能够有效避免收紧绳6勒手。

当收紧绳6缠绕在手柄9上时,为了防止收紧绳6从手柄9两端滑落,可以所述手柄9两端均向远离固定板1的一侧弯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案例而已,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本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及在动物驱赶、捉取过程中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之一,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