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药用菌菌种包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4252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药用菌菌种包装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食药用菌菌种生产中,主要以菌种袋装培养料经灭菌冷却后从封口颈圈的开口处接种,原种块接种在封口颈圈的开口中,菌种萌发后菌丝从开口处生长,向下生长到袋底即为成熟。一般装料15厘米高的料袋从接种到成熟约60天,生长时间过长,上下菌龄不一致,成熟度差异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一般装料15厘米高的料袋从接种到成熟约60天,生长时间过长,上下菌龄不一致,成熟度差异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药用菌菌种包装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食药用菌菌种包装系统设置有瓶体,所述瓶体的上端螺旋安装有封口盖,所述封口盖下端的瓶体上设置有若干层散热格栅;

所述瓶体的内部吊装有袋体,所述袋体的下端一体安装有打孔棒。

进一步,所述袋体的外部包裹有塑料薄膜,所述袋体内嵌装有培养基容纳棉。

进一步,所述瓶体的下端对称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套装有过滤层。

进一步,所述打孔棒的内部套装有橡胶体,所述打孔棒的下端设置有锥头。

进一步,所述瓶体的内部粘贴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瓶体的外壁上粘贴有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通过用经过消毒的封口盖与袋口配合,使得袋体内的培养基形成一个小孔,在接种时使用消毒后的镊子将食药用菌种放入孔中,再将经过消毒的包装封口盖与袋口配合。本食药用菌种包装可以重复使用封口盖,节约材料,同时显著缩短菌种的培养时间,成活快,成活率高,不仅明显地改善了上下菌龄不一致和成熟度差异大的现象,还提早了食药用菌上市的时间,有效提高菌种培养室的周转利用率,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药用菌菌种包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袋体;3、塑料薄膜;4、打孔棒;5、散热格栅;6、封口盖;7、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该食药用菌菌种包装系统设置有瓶体1,所述瓶体1的上端螺旋安装有封口盖6,所述封口盖6下端的瓶体1上设置有若干层散热格栅5;

所述瓶体1的内部吊装有袋体2,所述袋体2的下端一体安装有打孔棒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袋体2的外部包裹有塑料薄膜3,所述袋体2内嵌装有培养基容纳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瓶体1的下端对称设置有进气孔7,所述进气孔7内套装有过滤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打孔棒4的内部套装有橡胶体,所述打孔棒4的下端设置有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瓶体1的内部粘贴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瓶体1的外壁上粘贴有显示屏,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显示屏电连接。

通过用经过消毒的封口盖6与瓶体1配合,将袋体2悬挂放置在瓶体1内,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瓶体1内的温度,并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外部空气通过进气孔7进入瓶体1内部,并通过散热格栅5排出,实现瓶体1内部的空气流动,并通过过滤层实现对空气中杂质的过滤;在袋体2上设置小孔,在接种时使用消毒后的镊子将食药用菌种放入孔中。通过安装橡胶体,增加了打孔棒4的机械强度;通过设置锥头,方便打孔棒4的穿刺能力;通过培养基容纳棉可较大程度的容纳营养液,方便菌种的汲取。并且瓶体1和袋体2可以重复使用封口盖6,节约材料,同时显著缩短菌种的培养时间,成活快,成活率高,不仅明显地改善了上下菌龄不一致和成熟度差异大的现象,还提早了食药用菌上市的时间,有效提高菌种培养室的周转利用率,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