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立体化水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9741阅读:1026来源:国知局
白芨立体化水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芨立体化水培系统。



背景技术:

白芨,(学名:Bletilla striata)又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地螺丝、白鸡娃、白根、羊角七。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植株高18-60厘米。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以及缅甸北部。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气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开花。白芨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主要用于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花有紫红、白、蓝、黄和粉等色,可盆栽室内观赏,亦可点缀于较为荫蔽的花台、花境或庭院一角。

现有白芨种植通常在种植田、林下等区域完成,也有报道采用立体水培系统进行白芨水培。然而现有白芨立体水培系统通常仅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培养液难以循环,或仅在需要更换培养液时才能进行循环,静态水培容易导致白芨根腐病爆发。此外,现有白芨立体水培盆体放置和拿取即为不便,通常需要人员利用梯子等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容易导致白芨根腐病爆发以及水培盆体放置和拿取即为不便的问题中的至少1个,提供了一种白芨立体化水培系统,包括:设置在地面上方的矩形种植田。所述矩形种植田两侧沿长边方向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人字形支架。所述人字形支架底端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人字形支架的斜面上,向人字形支架外侧设有2个以上水平支撑平台。所述水平支撑平台上方,沿矩形种植田的长边方向均固定有圆形水培管道。所述圆形水培管道顶端沿轴向开设有2个以上水平开口。所述水平开口内放置有水培盆体。待水培白芨和基质放置在水培盆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水培管道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在靠近顶端的部分依次通过进水管连通。其中,最顶端的进水管通过循环进水管与配料池底部连通。所述总进水管上设有截止阀和循环泵。最底端的进水管通过循环出水管与配料池顶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水培管道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在靠近底端的部分均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过总出水管与废液收集池连通。所述总出水管上,在每条出水管下方均设有1个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地面上在人字形支架两外侧10-30cm处,沿矩形种植田长边方向,分别设有1个凹槽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白芨立体化水培系统包括:水培盆体吊装系统。所述水培盆体吊装系统包括可沿所述凹槽导轨运动的竖直支架。所述竖直支架上设有可沿竖直支架运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上沿水平方向固定有水平支架。所述水平支架位于人字形支架上方。所述水平支架上设有可沿水平支架运动的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用于吊装水培盆体抓取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水培盆体包括:硬质中空盆体。所述硬质中空盆体顶端固定有磁性垫片。所述水培盆体抓取装置为电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水培盆体外侧壁上设有水平定位片。

进一步的,所述水培盆体内设有水平栅格网。所述水培盆体的侧壁,在水平栅格网下方沿竖直方向开设有2个以上长开口。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1.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循环进水管和循环出水管的设置,实现在水培过程中的培养液循环流动,并在配料池中设有杀菌装置,从而降低白芨根腐病的爆发可能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培盆体吊装系统实现了对水培盆体的便捷放置或拿取。通过在水培盆体顶端安装磁性垫片,并采用电磁铁作为水培盆体抓取装置,可以准确、高效的放置或拿取水培盆体。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白芨立体化水培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水培盆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白芨立体化水培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设置在地面1上方的矩形种植田2。所述矩形种植田2两侧沿长边方向固定安装有竖直设置的人字形支架 3。所述人字形支架3底端固定在地面1上。所述人字形支架3的斜面上,向人字形支架3外侧设有4个或2个或其他数量的水平支撑平台301。所述每个水平支撑平台301上方,沿矩形种植田2的长边方向均固定有1根圆形水培管道4。所述圆形水培管道4顶端沿轴向开设有2个或4个或6个或其他数量的水平开口。所述水平开口内放置有水培盆体6。待水培白芨和基质放置在水培盆体6内部。所述圆形水培管道4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在靠近顶端的部分依次通过进水管5连通。其中,最顶端的进水管5通过循环进水管9与配料池11底部连通。所述总进水管9上设有截止阀和循环泵10。最底端的进水管5通过循环出水管 8与配料池11顶部连通。所述配料池11内设有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可以为紫外、红外或者高温杀菌装置。所述圆形水培管道4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在靠近底端的部分均设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通过总出水管12与废液收集池 13连通。所述总出水管12上,在每条出水管7下方均设有1个截止阀。

该装置使用时,首先将待水培白芨和基质放置在水培盆体6内部,并在配料池11内放入培养液。然后将水培盆体6从圆形水培管道4上开设的水平开口处放入圆形水培管道4内。之后启动循环泵10并开启总进水管9上的截止阀,使培养液自配料池11经过总进水管9和进水管5自上而下填满圆形水培管道4。当圆形水培管道4均填满培养液后,由于循环泵10持续运行,多余的培养液就会从最底端的圆形水培管道4的进水管5流经循环出水管8进入配料池11,从而实现在培养过程中的培养液动态循环。此时,启动培养液11内的杀菌装置,可以对循环流动的培养液进行杀菌操作。此外,圆形水培管道4采用人字形排列设计,可以有效利用种植田上方的空间的同时不会阻碍操作人员对于种植田的管理。如采用传统立方体型结构,操作人员很难观察和管理位于圆形水培管道4下方的种植田。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一种白芨立体化水培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地面1上在人字形支架3两外侧10-30cm处,沿矩形种植田2长边方向,分别设有1个凹槽导轨。所述白芨立体化水培系统包括:水培盆体吊装系统14。所述水培盆体吊装系统14包括可沿所述凹槽导轨运动的竖直支架1401。所述竖直支架1401 上设有可沿竖直支架1401运动的驱动装置1402。所述驱动装置1402上沿水平方向固定有水平支架1403。所述水平支架1403位于人字形支架3上方。所述水平支架1403上设有可沿水平支架1403运动的吊装装置1404。所述吊装装置1404 用于吊装水培盆体抓取装置15。通过加装的水培盆体吊装系统14,实现了类似行吊系统的吊装系统,用于三维方向吊装水培盆体抓取装置15。并通过水培盆体抓取装置15放置或拿取水培盆体6,从而实现了快速、便捷的拿取水培盆体 6。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所述一种白芨立体化水培系统,如图2所示,所述水培盆体6 包括:硬质中空盆体1601。所述硬质中空盆体1601顶端固定有磁性垫片602。所述水培盆体抓取装置15为电磁铁。所述水培盆体6外侧壁上设有水平定位片 603。所述水培盆体6内设有水平栅格网604。所述水培盆体6的侧壁,在水平栅格网604下方沿竖直方向开设有2个或4个或8个或其他数量的长开口。

通过该设置,可以通过电磁铁和磁性垫片602的相互作用,准确且无需过度定位的抓取水培盆体6。通过在水培盆体6上设置水平定位片603,可以避免水培盆体6完全落入圆形水培管道4内,从而避免白芨完全浸泡在培养基质中导致腐烂或不能出苗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1.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循环进水管和循环出水管的设置,实现在水培过程中的培养液循环流动,并在配料池中设有杀菌装置,从而降低白芨根腐病的爆发可能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水培盆体吊装系统实现了对水培盆体的便捷放置或拿取。通过在水培盆体顶端安装磁性垫片,并采用电磁铁作为水培盆体抓取装置,可以准确、高效的放置或拿取水培盆体。

应该注意到并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上述详细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不受所给出的任何特定示范教导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