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向日葵种子简易脱粒清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0024阅读:8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向日葵种子简易脱粒清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说,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向日葵脱粒清选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L.)是世界五大经济作物之一,具有耐盐碱、耐干旱、耐瘠薄的特性,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其作为油料或蛋白质资源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有相当一部分干旱瘠薄低产田及盐碱地,因而向日葵在农业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世界各国在向日葵杂优利用研究方面普遍开展三系研究,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展向日葵杂优利用研究,并在农业生产中开始广泛利用杂交种。

近年来,由于食用向日葵价格的持续上涨,食用向日葵种植面积呈快速扩大趋势,虽然农机公司等开发一些联合收割机,但是联合收割机对葵花籽的损害比较大,而且联合收割机成本高昂,北方农村气温低,农民农闲时间长,如果能将向日葵在盘上晒干再收获既避免了大量湿的向日葵收获回家发霉变质影响质量,也能让农民在冬季农闲时进行处理,保证向日葵的质量,但是使用传统的人工棒子敲打脱粒和人工簸箕清选的方法效率低,效果差,费时费工。尤其在进行杂交种和亲本扩繁试验等时,既要区分不同规格的葵花籽,也没有大田种植的面积,使用联合收割机等脱粒因材料少,在处理种子残留时比较麻烦,容易混杂,且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缺少适合小规模、低成本的向日葵脱粒和清选设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向日葵种子简易脱粒清选装置,利用手摇进行脱粒清选,既保证了脱粒和清选质量,也能在较低成本下完成,当向日葵在杆上自然干燥后切下葵花盘,在冬季农闲时,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快速地进行脱粒和清选,既保证了葵花籽质量,也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清选和脱粒在各设备中完成,操作简单快捷,脱粒干净彻底,清选效率高,省时省力,能够有效调动人员劳动的积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向日葵种子简易脱粒清选装置,包括箱体、驱动箱和料斗,箱体上设有料斗,箱体一侧设有驱动箱;箱体下设有杂质出料口和葵花籽出料口,杂质出料口和葵花籽出料口占据整个箱体底部;驱动箱侧面设有大链轮和小链轮,大链轮和小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大链轮上设有摇把,小链轮一侧设有转轴,穿过驱动箱设置,小链轮和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驱动箱上,驱动箱远离大链轮的一面设有驱动箱后盖,驱动箱上大链轮一侧设有脱粒口,驱动箱底部设有脱粒出料口;转轴一端设有转轴凹槽或者凸起,驱动箱后盖上设有电机,电机驱动轴端头上设有和转轴相适应的凹槽或凸起。

本实用新型中,转轴上设有风扇,风扇中心轴是管状结构,管内设有与转轴凹槽相适应的凸起或者凹槽。

本实用新型中,转轴上设有脱离机构,脱粒机构的中心轴是管状结构,管内设有和转轴凹槽相适应的凸起或者凹槽,中心轴一端设有辐条,辐条另外一端设有圆轮。

本实用新型中,料斗底部设有进料调节板,进料调节板下设有螺纹,料斗底部外侧设有进料调节旋钮,进料调节旋钮设有和进料调节板相适应的螺纹。

本实用新型中,杂质出料口和葵花籽出料口占据整个箱体底部。

本实用新型中,箱体和驱动箱设有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中,杂质出料口和葵花籽出料口分别远离箱体两侧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箱为圆柱形,驱动箱和箱体焊接在一起,箱体和驱动箱接触的部位设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腿下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中,辐条沿中心轴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向日葵种子简易脱粒清选装置,利用手摇方式节能环保,设备制造成本和运行成本远低于联合收割机械,也能解决大型收割机械对种植面积要求高,小的育种试验等没有有效机械进行收割清选的问题,手摇和电动模式切换,可以满足不同量生产的需求,解决了人工敲打脱粒、簸箕扇除杂质秕子的方法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低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既能适应小规模、低成本种植的需要,也能提高葵花籽脱粒过程的良率,能够在更换简单部件的情况下同时满足脱粒和清选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向日葵脱粒清选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风扇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脱粒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小链轮结构示意图。

图1-6中,1-箱体、2-料斗、3-驱动箱、4-杂质出料口、5-葵花籽出料口、6-支撑腿、7-脱粒出料口、8-摇把、9-风扇、10-大链轮、11-链条、12-小链轮、13-进料调节板、14-进料调节旋钮、15-脱粒口、16-驱动箱后盖、17-中心轴、18-圆轮、19-辐条、20-电机、21-转轴凹槽、22-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6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装置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对本实用新型装置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是依据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本实用新型中,风扇(9)、大链轮(10)、链条(11)、小链轮(12)、电机(20)等都通过市场正常渠道采购或者定制获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向日葵种子简易脱粒清选装置,包括箱体(1)、驱动箱(3)和料斗(2),箱体(1)上设有料斗(2),箱体(1)一侧设有驱动箱(3);箱体(1)下设有杂质出料口(4)和葵花籽出料口(5);驱动箱(3)侧面设有大链轮(10)和小链轮(12),大链轮(10)和小链轮(12)之间通过链条(11)连接,大链轮(10)上设有摇把(8),小链轮(12)一侧设有转轴(22),转轴(22)穿过驱动箱(3)设置,小链轮(12)和转轴(22)通过轴承固定在驱动箱(3)上,驱动箱(3)远离大链轮(10)的一面设有驱动箱后盖(16),驱动箱(3)上大链轮(10)一侧设有脱粒口(15),驱动箱(3)底部设有脱粒出料口(7);转轴(22)一端设有转轴凹槽(21)或者凸起,驱动箱后盖(16)上设有电机(20),电机(20)驱动轴端头上设有和转轴(22)相适应的凹槽或凸起。

本实用新型中,转轴(22)上设有脱离机构,脱粒机构的中心轴(17)是管状结构,管内设有和转轴凹槽(21)相适应的凸起或者凹槽,中心轴(17)一端设有辐条(19),辐条(19)另外一端设有圆轮(18)。脱离机构中心轴(17)套接在小链轮(12)连接的转轴(22)上,转轴(22)另外一端插入电机(20)驱动轴中。利用交错设置的辐条(19)蹭下葵花籽,快速干净,而且不会造成葵花籽破裂变形,不影响葵花籽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转轴(22)上设有风扇(9),风扇(9)中心轴(17)是管状结构,管内设有与转轴凹槽(21)相适应的凸起或者凹槽。安装风扇后,本实用新型装置实现脱离后葵花籽的清选,风扇(9)的中心轴(17)套接在小链轮(12)连接的转轴(22)上,转轴(22)另外一头插入电机(20)驱动轴中。

本实用新型中,料斗(2)底部设有进料调节板(13),进料调节板(13)下设有螺纹,料斗(2)底部外侧设有进料调节旋钮(14),进料调节旋钮(14)设有和进料调节板(13)相适应的螺纹。

本实用新型中,杂质出料口(4)和葵花籽出料口(5)占据整个箱体(1)底部。

本实用新型中,箱体(1)和驱动箱(3)设有支撑腿(6)。

本实用新型中,杂质出料口(4)和葵花籽出料口(5)分别远离箱体(1)两侧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箱(3)为圆柱形,驱动箱(3)和箱体(1)焊接在一起,箱体(1)和驱动箱(3)接触的部位设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腿(6)下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中,辐条(19)沿中心轴(17)交错设置。

在适用本实用新型时,安装好脱粒机构,在脱粒出料口(7)下放置好盛接葵花籽装置,根据需要脱粒的量和劳动者个人意愿选择手动或者电动,选择手动时,一手拿向日葵盘将葵花籽一面紧贴脱粒口(15),一手摇动摇把(8),将葵花籽快速蹭下,旋转葵花盘,蹭掉握手的一侧,完成一个葵花盘的脱粒,依次开始第二个葵花盘脱粒,如果脱粒量较大而且周围有电源时选用电动,这时可以双手不断互换放置葵花盘到脱粒口(15),提高脱粒效率。

脱完粒后,拆卸下驱动箱后盖(16),取下脱粒机构,换上风扇(9),在杂质出料口(4)和葵花籽出料口(5)分别套上盛接装置,同样根据需要清选的量、周围电源情况和劳动者意愿选择手动和电动,选择手动时旋转进料旋钮(14)调小进料速度,在料斗(2)中加入刚脱粒下的葵花籽,摇动摇把(8),扇风对其中杂质进行去除,如果量大时选择电动模式,接通电源,调大进料速度,快速清选,这样该装置既能满足家中小规模生产、脱粒,也能在田间地头没有电源的地方快速脱粒,高效便捷。

在新疆伊犁地区选择成熟待收割的向日葵育种小区进行试验,选择四块同样大小的杂交种实验田,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手动模式、本实用新型装置电动模式、人工敲打脱粒和簸箕清选、向日葵联合收割机四种方式进行收割,对比各自的收割成本和收割效率。

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向日葵联合收割机在收割中速度最快,效率最高,但是在收割杂交育种品种时需要的清理过程较长,机器中残留的葵花籽较多,而且在实验田地较小或者不规则时掉头较难,向日葵联合收割机成本也较高,人工敲打脱粒和簸箕清选虽然没有了设备成本,清选效果也很好,清选脱粒的品质都很高,也省略了清理设备的时间,但是速度很慢,难以大量生产,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简单,设备清理过程较短,设备制造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应用而且生产效率高,农民劳动强度低。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