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3911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树枝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种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树枝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和人们居住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的绿化面积,特别是公共绿化面积也需不断加大。城市公园、森林公园。绿化带、道路绿化、人行道都需要载有一排排的行道树或设置中种有乔木的绿化区。树木能够起到绿化和美化城市的功能,并且其对改善与保护生态环境都会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夏季雨水充足,树木的枝叶吸收了大量水分,生长比较茂盛,树冠的重量就增加了。再加上一些道路和步行街的电缆等施工,切断了树木的根,导致树木头重脚轻,存在被风刮断刮倒的隐患,或者大树为双主干大树,结合部的受力大,或者大树的皮脊早起受损,很容易在遭遇到大风时造成劈裂,导致树枝掉落砸到行人。

目前,人们常用修剪树枝的方式来减少树枝掉落砸人的频率,但是由于天气的不可测,道路工人不能及时地在大风来临前对树木的树枝进行修剪,一些较大型的树枝受到强风的冲击容易被吹断,而较大型的树枝掉落砸到行人易对行人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枝支撑装置,具有减少树枝掉概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树枝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在主树干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铰接有朝树枝方向延伸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抵住支撑杆以支撑作用的短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铰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固定杆的端头铰接有固定树枝的第一紧固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树枝支撑装置可以安装在两根树枝之间,通过固定杆连接两根树枝,再通过支撑杆与固定在主树干上的支撑架连接,增强固定杆的稳定性,另外由于两根树枝之间的位置有所差异,可以通过固定杆螺纹连接的螺纹杆拆卸后在固定杆与螺纹杆之间增加适应长度的杆,之后可通过第一紧固件将树枝抱紧以实现两根树枝之间的固定,该装置能够适配不同位置的两根树枝,使得两者连接互相给予支撑力,同时固定杆连接固定在主树干上的支撑架,能给予支撑杆与固定杆一定的支撑力,能避免大风天气将树枝吹断。

优选的,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将树枝包围锁紧的第一箍板以及第二箍板,第一箍板与第二箍板之间通过第四螺栓进行锁紧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紧固件可以通过第一箍板与第二箍板将树枝抱住,之后通过第四螺栓将第一箍板与第二箍板锁紧,将树枝锁紧固定在第一紧固件中以实现两根树枝之间的互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箍板与第二箍板之间固定设有弹性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箍板与第二箍板之间的弹性件能够给予树枝伸长的空间,避免第一紧固件的锁紧限制了树枝的生长。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环绕贴合固定主树干的第一围箍以及环绕第一围箍并与其固定的第二围箍,所述支撑杆铰接在第一围箍上,所述短杆固定在第二围箍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通过第一围箍与第二围箍固定在主树干上,同时由于支撑杆铰接在第一围箍上没有固定支撑力,容易倾倒,此时可通过固定在第二围箍上的短杆抵住支撑杆以给予支撑杆一定的固定支撑力,确保了树枝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短杆与第二围箍之间设有第二铰链,所述第二铰链包括固定在第二围箍上的第二铰链座以及贯穿第二铰链座的第二铰链轴,所述第二铰链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设在第二铰链轴上的第一安装套,所述第二安装套穿设有抵紧第二铰链轴的第一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杆铰接在第一围箍上会随着固定杆的位置发生角度的变化,此时短杆的位置也应随着支撑杆角度的变化也发生变化,通过短杆铰接在第二围箍上方便调节短杆的角度,同时通过穿设在第一安装套上的第一螺旋抵紧第二铰链轴以实现短杆的固定,从而确保树枝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短杆远离第二围箍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抱紧支撑杆的第二紧固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支撑杆以及短杆的位置可调,当确定好支撑杆以及短杆的位置后,可利用第二紧固件将支撑杆抱住支撑固定支撑杆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穿设有抵住螺纹杆的第三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固定杆与螺纹杆之间为螺纹连接,易在外力的影响下发生转动而导致固定杆与螺纹杆之间的连接松动,通过加以第三螺栓抵紧螺纹杆增强固定杆与螺纹杆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机械弹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械弹簧可在一定范围内伸长,可将树枝生长变粗对第一紧固件的机械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变形能,避免第一紧固件对树枝的生长造成影响。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延伸至地面与地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围箍仅仅是环绕主树干抵紧,并没有良好的支撑力使得它能更稳定地支撑在树干的某一高度位置,此时通过连接到地面上的第一支撑杆能够给予围箍一个良好的支撑力,使得它能稳定地位于树干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大树面临大风天气时,树枝支撑装置能够通过连接两根树枝,使得树枝之间存在互相的支撑力,并且树枝支撑装置与主树干连接在一起,增强了树枝的支撑力,能有效地避免风力过大将其中一根树枝吹断掉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C部放大图;

图5为图2的D部放大图。

图中:1、支撑架;2、围箍;21、第一围箍;211、第一铰链;22、第二围箍;221、第二铰链;222、第二铰链座;223、第二铰链轴;224、第一安装套;225、第一螺栓;23、短杆;24、第二紧固件;25、第三铰链;251、第三铰链座;252、第三铰链轴;253、第二固定套;254、第二螺栓;3、第一支撑杆;4、支撑杆;5、第一万向节;51、第一球头;52、第一弧形窝;53、第一锁紧组件;6、固定杆;61、螺纹杆;62、第三螺栓;7、第二万向节;71、第二球头;72、第二弧形窝;73、第二锁紧组件;8、第一紧固件;81、第一箍板;82、第二箍板;83、弹性件;84、第四螺栓;9、主树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树枝支撑装置,参见图1,包括与主树干9固定连接且对主树干9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架1,支撑架1包括环绕主树干且抵紧主树干的围箍2,以及支撑围箍2且与地面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3可绕树阵列设置有三根以上。

参见图2和图3,围箍2包括与主树干9贴合抵紧的第一围箍21以及环绕第一围箍21且与其固定的第二围箍22,第一围箍21通过固定在第一围箍21上的第一铰链211铰接有向上延伸的支撑杆4,第二围箍22对应于第一围箍21铰接支撑杆4的位置通过固定在第二围箍22上的第二铰链221铰接有一短杆23,第二铰链221包括固定在第二围箍22上的第二铰链座222以及贯穿第二铰链座222的第二铰链轴223,第二铰链座22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设在第二铰链轴223上的第一安装套224,第一安装套224穿设有抵紧第二铰链轴223的第一螺栓225,此外,短杆23远离第二围箍22的一端铰接有抵紧支撑杆4的第二紧固件24,第二紧固件24与短杆23连接有第三铰链25,第三铰链25包括固定在第二紧固件24上的第三铰链座251以及贯穿第三铰链座251的第三铰链轴252,第三铰链座25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套设在第三铰链轴252上的第二固定套253,第二固定套253穿设有抵紧第三铰链轴252的第二螺栓254。

参见图2和图4,支撑杆4远离支撑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万向节5,第一万向节5远离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固定杆6,第一万向节5固定在固定杆6的两端之间,第一万向节5包括固定在固定杆6上的第一弧形窝52,同时第一万向节5还包括有固定在支撑杆4上的第一球头51,第一球头51可嵌于第一弧形窝52中并与第一弧形窝52转动连接,第一弧形窝52包括两个半弧槽(图中未示意),两个半弧槽之间设有可调节第一弧形窝52对第一球头51松紧程度的第一锁紧组件53。

参见图2、图4和图5,固定杆6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61,固定杆6的侧壁贯穿有可抵紧螺纹杆61的第三螺栓62,固定杆6的两端设有与螺纹杆61远离固定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万向节7,第二万向节7包括与固定杆6固定连接的第二球头71以及与第二球头71配合的第二弧形窝72,第二弧形窝72的结构与第一弧形窝52的结构相同,第二弧形窝72上设有可调节第二弧形窝72对第二球头71松紧程度的第二锁紧组件73,第二弧形窝7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用来固定树枝的第一紧固件8,第一紧固件8包括与第二弧形窝72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箍板81,第一箍板8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弹性件83,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83为机械弹簧,弹性件83远离第一箍板8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箍板82,第一箍板81与第二箍板82形成包围空间将树枝包围在其中,并通过第一箍板81与第二箍板82远离弹性件83一端穿设的第四螺栓84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可在大树的树枝上安装支撑装置,当大风来临时,通过树枝支撑装置将两根树枝进行连接,由于两根树枝之间的距离不一,可以通过在固定杆6与螺纹杆61之间增加或减少外加杆来达到将两根树枝连接在一起的目的,同时在每个关节设置的万向节可以根据树枝的角度进行调整后通过螺旋将万向节锁紧从而限制球头与弧形窝之间的转动,使得万向节固定。另外支撑杆4可根据两根树枝之间的连接的固定杆6来调节角度位置,同时铰接在第二围箍22上的短杆23也随之调节角度位置,之后通过第一螺栓225抵紧短杆23与第二围箍22之间的第二铰链轴223以实现短杆23的固定,进而使短杆23起到支撑固定支撑杆4的作用,与地面与围箍2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3可增强树枝支撑装置的稳定性,还可起到支撑树干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