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4015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塑料大棚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决上部高大空间闲置浪费问题的采用无土栽培、节水节肥效果明显的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



背景技术:

辣椒自然分枝习性强,采用自然分枝可集中结果,采用人工整枝配合吊蔓,也可以长季节栽培。生产上在温室、塑料大棚内通常进行平面单层种植,当地面一层作物生长时,上部高大的空间闲置浪费。采用自然分枝栽培,植株低矮,产量低;采用人工整枝,存在打杈、吊蔓费工的问题。传统辣椒土壤栽培灌水量大、施肥量大,施肥不平衡,导致连作障碍严重,产量低,病害重;现有辣椒的无土栽培多为基质栽培,存在栽培基质投资大,换茬栽培时存在消毒费工的问题,还存在基质洗盐和基质报废的环境问题。温室、塑料大棚空间高效利用问题、土壤连作障碍问题、辣椒基质栽培成本高与环境问题等,迫切需要有效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改变传统温室、塑料大棚辣椒在地面一层栽培,造成空间浪费的问题的使辣椒集中结果、集中采收、缩短生育期、增加茬次、提高产量、无土栽培、节水节肥的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包括栽培槽、放置栽培槽的由垂直支撑杆、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组成“土”形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栽培槽上的供液管道系统和回液管道系统,其特征在于, “土”形支撑架顶端设一个栽培槽,“土”形架中部两侧各设一个栽培槽,“土”形支撑架底部两侧再各设一个栽培槽,在栽培槽中放置有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与供液管道系统供液端和回液管道系统回液端相接通的栽培袋,栽培槽由保温材料制作,蔬菜需要的营养液由水泵从营养液池泵入供液管道系统的供液总管中,经与供液总管相接通的供液支管进入槽外供液管,经与槽外供液管相接通的槽内供液管进入栽培槽内栽培袋中供蔬菜吸收,后经回液管道系统回液端和槽内回液管进入回液管道系统的槽外回液管,最终流入与槽外回液管相接通的回液总管中,流回营养液池,完成循环。

栽培槽在“土”形支撑架上的坡度因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而有所不同,采用营养液膜栽培时,栽培槽供液端与回液端的坡降为100~75:1,采用深水无土栽培时,栽培槽供液端与回液端在同一个平面上,坡降为零。

“土”形支撑架的尺寸为:“土”形支撑架底边宽120~165厘米,“土”形支撑架从底边到顶端栽培槽上沿高190~220厘米;栽培槽的层间距:近地面层栽培槽和中间层栽培槽的净空间高度为70~100厘米;中间层栽培槽和上层栽培槽净空间高度为40~70厘米。

最上层设置一道栽培槽,中间层和下层分别设置两道栽培槽,中间层栽培槽水平相距30~50厘米,下层栽培槽水平相距100~145厘米。

栽培槽为“U”型结构,由泡沫塑料制作,厚度1.5~2.0厘米,具有保温箱隔热性能,栽培槽宽20~22厘米,高10~15厘米,并带有盖板。

栽培槽内的槽内回液管高度因采用的无土栽培方式不同而不同;采用营养液膜栽培时槽内回液管高度与栽培袋底部相平,即槽内回液管高度为0厘米;采用深水培栽培时槽内回液管高度与设定的营养液深度相等,高8~10厘米,且配备水位控制器。

栽培槽内包含一个栽培袋,栽培袋材料为塑料薄膜,宽50~60厘米,厚度0.1~0.2毫米,长度依据栽培槽长度不长于30米,栽培袋的塑料薄膜底部用双面胶与栽培槽底部粘接,栽培袋的形状因采用的无土栽培方式不同而不同,采用营养液膜栽培时栽培袋呈三角形,栽培袋的塑料薄膜围绕苗体在栽培槽内的茎高折成等腰三角形,三角形高10~15厘米,三角形顶角两个边折叠后用夹子或曲别针加固密封;采用深水培时栽培袋的塑料薄膜紧贴栽培槽内壁,形成双“U”形栽培槽,塑料薄膜起到防漏作用,也便于换茬时清洗消毒。

栽培槽盖板为两块互为嵌合的结构,两块板相互嵌合后,留出了引苗孔,具有相对密闭、保温、隔热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是解决了现有辣椒平面单层栽培,导致温室、大棚上部空间的浪费问题,二是把蔬菜的结果期安排在生长最健壮的时期,蔬菜不发生病害或少发生病害,不用或少用农药,提高了蔬菜品质;三是,使果辣椒集中结果,集中采收,缩短了每一茬蔬菜的生长期,每年可由种植两茬增加到三茬,增加了生产茬次,增产30%以上;四是、解决了传统辣椒无土栽培生育期长、根系老化、营养缺乏,病害重的问题;五是,栽培槽采用保温材料制作,便于冬季加温,夏季降温;六是,栽培槽内设栽培袋,便于形成密闭环境利于定植后发根,便于换茬时清洗;七是,采用无土栽培,节水节肥效果明显,平均节水50%以上,节肥4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 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的供液端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回液端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的栽培槽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的栽培槽盖板分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的栽培槽盖板嵌合后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的水位控制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的水位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栽培槽,2、栽培袋,3、育苗基质坨,4、果菜植株,5、槽内回液管,6、槽外供液管,7、回液总管,8、垂直支撑杆,9、纵向支撑杆,10、横向支撑杆,11、垂直支撑杆架脚,12、供液总管,13、供液支管,14、供液管阀门,15、槽内供液管,16、地面,17、栽培槽盖板,18、栽培槽托板,19 、引苗孔,20、水位控制器,21、栽培袋内底面,22、“三角形”缺刻 ,23、袋内回液管与套管间隙,24、水位控制虹吸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请参阅图 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由栽培槽、栽培袋、供液管道系统、回液管道系统、垂直支撑杆、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解决目前温室、塑料大棚辣椒平面单层种植浪费空间,产量低、病害重的问题。实施例1:一种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较佳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一种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包括栽培槽1、放置栽培槽1的由垂直支撑杆8、纵向支撑杆9、横向支撑杆10组成“土”形支撑架以及安装在栽培槽1上的供液管道系统和回液管道系统, “土”形支撑架顶端设一个栽培槽1,“土”形中部两侧各设一个栽培槽1,“土”形支撑架底部两侧再各设一个栽培槽1,在栽培槽中放置有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与供液管道系统供液端和回液管道系统回液端相接通的栽培袋,栽培槽由保温材料制作,蔬菜需要的营养液由水泵从营养液池泵入供液管道系统的供液总管12中,经与供液总管12相接通的供液支管13进入槽外供液管6,经与槽外供液管6相接通的槽内供液管15进入栽培槽内栽培袋2中供果菜植株4吸收,后经回液管道系统回液端和槽内回液管5进入回液管道系统的槽外回液管,最终流入与槽外回液管相接通的回液总管7中,流回营养液池,完成循环。

“土”形支撑架的尺寸为:“土”形支撑架底边宽120~165厘米,“土”形支撑架从底边到顶端栽培槽上沿高190~220厘米;栽培槽的层间距:近地面层栽培槽和中间层栽培槽的净空间高度为70~100厘米;中间层栽培槽和上层栽培槽净空间高度为40~70厘米。最上层设置一道栽培槽1,中间层和下层分别设置两道栽培槽,中间层栽培槽水平相距30~50厘米,下层栽培槽水平相距100~145厘米。栽培槽1为“U”型结构,由泡沫塑料制作,厚度1.5~2.0厘米,具有保温箱隔热性能,栽培槽宽20~22厘米,高10~15厘米,并带有盖板。

近地面层栽培槽下面还安装有垂直支撑杆架脚11,垂直支撑杆架脚11安装在地面16上。栽培槽1通过1栽培槽托板8安装在纵向支撑杆9和横向支撑杆10组成的“土”形支撑架上。

栽培槽1在“土”形支撑架上的坡度因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而有所不同,采用营养液膜栽培时,栽培槽供液端与回液端的坡降为100~75:1。

栽培槽内的槽内回液管高度因采用的无土栽培方式不同而不同;采用营养液膜栽培时槽内回液管高度与栽培袋底部相平,即槽内回液管高度为0厘米;栽培槽内包含一个栽培袋,栽培袋材料为塑料薄膜,宽50~60厘米,厚度0.1~0.2毫米,长度依据栽培槽长度不长于30米,栽培袋的塑料薄膜底部用双面胶与栽培槽底部粘接,栽培袋的形状因采用的无土栽培方式不同而不同,采用营养液膜栽培时栽培袋呈三角形,栽培袋的塑料薄膜围绕苗体在栽培槽内的茎高折成等腰三角形,三角形高10~15厘米,三角形顶角两个边折叠后用夹子或曲别针加固密封;

如图6、7所示,栽培槽盖板17为两块互为嵌合的结构,两块板相互嵌合后,留出了引苗孔19,具有相对密闭、保温、隔热的特性。

如图1、2、3、5所示,采用营养液膜栽培,栽培槽坡降75:1,回液端槽内回液管开口与栽培袋底部相平,槽内栽培袋2呈等腰三角形,营养液采用霍格兰德配方。辣椒选取当地主栽品种,育苗采用50孔穴盘,育苗基质采用草炭(V):珍珠岩(V)=1:4配比,辣椒苗高15厘米以上时定植。定植前先配制好营养液,由水泵把营养液泵入供液总管12,进入供液支管13,进入槽内供液管15进入栽培槽1的栽培袋2内。辣椒苗根系自育苗基质坨3伸出,下部伸出的根系从营养液中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上部伸出的根系生产大量“湿气根”呼吸空气,一部分根系伸长进入营养液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在供液支管13上还安装有供液管阀门14。

营养液自栽培袋的底部流过,经槽内回液管5进入槽外回液管,再流入回液总管7,流回到营养液池完成循环。

实施例2:在另一种辣椒多层立体无土栽培设备较佳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深水培栽培技术,如如图1、图2、图3、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深水培栽培时槽内回液管高度与设定的营养液深度相等,高8~10厘米,且配备水位控制器。采用深水培时栽培袋的塑料薄膜紧贴栽培槽内壁,形成双“U”形栽培槽,塑料薄膜起到防漏、便于换茬时清洗消毒的作用。

采用营养液深水培栽培技术,栽培槽供液端和回液端在同一水平位置,没有坡降,回液端槽内回液管高出栽培袋底8~10厘米,其外扣套管构成水位控制器,营养液采用霍格兰德配方,采用栽培袋与栽培槽重叠形成的双“U”形栽培槽。辣椒选当地主栽品种,采用50孔穴盘育苗,育苗基质采用草炭(V):珍珠岩(V)=1:4比例配制,辣椒苗高20厘米以上时定植。定植前先配制好营养液,由水泵把营养液泵入供液总管12,进入供液支管13,经槽外供液管6进槽内供液管15,进入栽培槽和栽培袋形成的双“U”形栽培槽内。

从育苗基质坨发出的辣椒根系浸没在营养液中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随着槽内营养液深度的增加,浸没在营养液中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营养通过水位控制器20的套管下部的位于栽培袋内底面21上的“三角形”缺刻22进入槽内回液管与套管间隙23,随着营养液面继续上升,当栽培槽内营养液层深度达到槽内回液管5上沿时,营养液进入槽内回液管5,进而在槽内回液管5上沿与水位控制虹吸套管24顶部之间形成真空,出现虹吸现象,供液管停止供液后,虹吸现象持续,直到栽培槽内的营养液回流完全,辣椒根系完全暴露在栽培槽的空气中吸收氧气,从栽培槽内虹吸出的营养液经槽外回液管,进入回液总管7,回到营养液池,完成一次营养液循环。水位控制虹吸套管24顶部是一个封闭的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