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3114发布日期:2018-06-12 18:35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特指一种具有提高浇灌效率的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属于农业灌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全国有数量众多的农业大棚,在北方干旱区各省、市广泛使用。大棚覆盖的材料为塑料薄膜,因为它质量轻,透光保温性能好,可塑性强,价格低廉。又由于可使用轻便的骨架材料,容易建造,可就地取格,建筑投资较少,经济效益较高。农业大棚的使用,能抵抗自然灾害,防寒保温,抗旱、涝等重大作用,因此,深受生产者的欢迎。

但是,大棚种植作物在实际使用中常常会遇到浇灌较为困难,浇灌程序较为繁琐,浇灌效率较低,喷头易堵,水资源浪费较为严重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该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具有浇灌流程简便,浇灌效率高,水资源利用率高,喷头不易堵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包括:进水口、压力控制器、过滤器、单向阀、球阀、纵向导流管、弯头、三通、自加速式流量阀、横向导流管、喷头、锁扣堵头、支撑架、螺纹线、连接头、加速腔、叶轮、转轴、加固模块、喷雾模块、喷雾口、滴灌模块、滴灌口;所述进水口位于纵向导流管的底部,且压力控制器通过嵌入方式设置在进水口的上方;所述过滤器位于压力控制器的上方,且压力控制器通过嵌入方式与纵向导流管相连接;所述单向阀位于压力控制器的上方,且单向阀通过嵌入方式与纵向导流管相连接;所述球阀位于单向阀的上方,且述球阀与纵向导流管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三通位于纵向导流管的顶部,且三通与纵向导流管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横向导流管位于三通的一侧,且横向导流管与三通通过弯头相连接;所述自加速式流量阀设置在弯头的右侧,且自加速式流量阀与横向导流管通过连接头相连接;所述喷头位于横向导流管的下部,且喷头与横向导流管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锁扣堵头位于横向导流管的右端,且锁扣堵头与横向导流管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螺纹线设置在纵向导流管、横向导流管的内壁上;所述加速腔设置在自加速式流量阀的内部;所述转轴通过镶嵌方式设置在自加速式流量阀的内壁上,且转轴的外壁与叶轮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加固模块位于喷头的上部;所述喷雾模块位于加固模块的下方,且喷雾模块的外壁上设置有喷雾口;所述滴灌模块设置在喷雾模块的下方,且滴灌模块的底部设置有滴灌口;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横向导流管的外部,且支撑架与横向导流管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所述横向导流管在装置内设置有多处,且横向导流管以三通为中心呈对称状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所述喷头在装置内设置有,且喷头以横向导流管为路径呈阵列状分布。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所述螺纹线为膛线状螺旋形凹凸的线。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所述自加速式流量阀的外观特征为不规则的圆形,且转轴设置在自加速式流量阀中心偏上的位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所述叶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矩形片状轮叶。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具有浇灌流程简便,浇灌效率高,水资源利用率高,喷头不易堵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的纵向导流管结构内部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的自加速式流量阀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的喷头结构示意图。

其中:进水口1、压力控制器2、过滤器3、单向阀4、球阀5、纵向导流管6、弯头7、三通8、自加速式流量阀9、横向导流管10、喷头11、锁扣堵头12、支撑架13、螺纹线601、连接头901、加速腔 902、叶轮903、转轴904、加固模块1101、喷雾模块1102、喷雾口 1103、滴灌模块1104、滴灌口110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和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大棚种植浇养料供给装置,包括:进水口1、压力控制器2、过滤器3、单向阀4、球阀 5、纵向导流管6、弯头7、三通8、自加速式流量阀9、横向导流管 10、喷头11、锁扣堵头12、支撑架13、螺纹线601、连接头901、加速腔902、叶轮903、转轴904、加固模块1101、喷雾模块1102、喷雾口1103、滴灌模块1104、滴灌口1105;所述进水口1位于纵向导流管6的底部,且压力控制器2通过嵌入方式设置在进水口1的上方;所述过滤器3位于压力控制器2的上方,且压力控制器2通过嵌入方式与纵向导流管6相连接;所述单向阀4位于压力控制器2的上方,且单向阀4通过嵌入方式与纵向导流管6相连接;所述球阀5位于单向阀4的上方,且述球阀5与纵向导流管6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三通8位于纵向导流管6的顶部,且三通8与纵向导流管6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横向导流管10位于三通8的一侧,且横向导流管 10与三通8通过弯头7相连接;所述自加速式流量阀9设置在弯头7 的右侧,且自加速式流量阀9与横向导流管10通过连接头901相连接;所述喷头11位于横向导流管10的下部,且喷头11与横向导流管10 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锁扣堵头12位于横向导流管10的右端,且锁扣堵头12与横向导流管10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螺纹线601 设置在纵向导流管6、横向导流管10的内壁上;所述加速腔902设置在自加速式流量阀9的内部;所述转轴904通过镶嵌方式设置在自加速式流量阀9的内壁上,且转轴904的外壁与叶轮903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加固模块1101位于喷头11的上部;所述喷雾模块1102 位于加固模块1101的下方,且喷雾模块1102的外壁上设置有喷雾口 1103;所述滴灌模块1104设置在喷雾模块1102的下方,且滴灌模块 1104的底部设置有滴灌口1105;所述支撑架13设置在横向导流管10 的外部,且支撑架13与横向导流管10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横向导流管10在装置内设置有多处,且横向导流管10以三通8为中心呈对称状分布;喷头11在装置内设置有,且喷头11以横向导流管10为路径呈阵列状分布;螺纹线601为膛线状螺旋形凹凸的线;自加速式流量阀9的外观特征为不规则的圆形,且转轴904设置在自加速式流量阀9中心偏上的位置;叶轮903的外壁上设置有矩形片状轮叶。

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该装置时,水从进水口1进入后首先经过过滤器3过滤,由于喷雾口1103与滴灌口1105较小,容易发生堵塞的现象,经过过滤器3后将水中的杂质去除,使装置不易发生堵塞的现象,压力控制器 2控制管道内压力,球阀5为水流开关,水流沿纵向导流管6输送至三通8,三通8将水分配后通过弯头7进入自加速式流量阀9,自加速式流量阀9内部的叶轮903可随转轴904转动,当水流冲击叶轮903 时,叶轮903开始高速转动,水流在叶轮903的带动下经过加速腔902 加速后排出,重新回到横向导流管10,横向导流管10在装置内设置有多处,且以三通8为中心呈对称状分布,大大增加了浇灌面积,横向导流管10底部的喷头11具有喷雾模块1102、滴灌模块1104两种模块,分别对应喷雾口1103与滴灌口1105,喷头11经过调整后可进行喷雾浇灌,滴灌以及喷雾、滴灌同时进行,根据需要可选择不同的浇灌类型,大大增强了装置的实用性,该装置为悬挂式浇灌装置,顶部的横向导流管10由支撑架13固定,并且装置内所有的导流管内部均设置有螺纹线601,水经过螺纹线601起到自加速的作用,减小了能量的流失,提高了灌溉效率。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