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灌溉的培育架。
背景技术:
传统种子培育采用苗圃土地直接培养的方式,这样需要大量的土地进行培育,而在当今土地价值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无疑造成了成本的大量提高。且传统的土地培养方式对于种子的培养管理十分麻烦,如果采用现代化培育和管理,需要在苗圃上进行施工,由于土地面积大,造成施工成本高,进而进一步加大了成本投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行培育种子。城市中的土地及地方有限,目前大多数采用培育架培养种子。培育架是用于培育种子的支撑架,培育所需的土壤及种子放置在培育容器中,培育容器悬挂在培育架上。
现有的大多数培育架,在需要给培育容器中添加水或营养液时,需要将培育容器取下或人蹬高,使得相当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灌溉的培育架,达到方便给培育容器添加水或营养液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灌溉的培育架,包括支撑架和若干悬挂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培育容器,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植物灌溉系统,所述植物灌溉系统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架中心的中心管、与所述中心管下端连接的进水阀,以及若干一端与所述中心管上端连接、另一端对齐所述培育容器中心的出水管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添加水或者营养液时,将水源或营养液与中心管下端的进水阀连接,水从进水阀进入,经由中心管至上端,从出水管线分流至各个培育容器,实现对培育容器内的种子补水或补充营养液;植物灌溉系统的设置,使得加水时不需将培育容器取下或蹬高,使得添加水或营养液更加简便。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三角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架展开支撑于地面时的稳固性较好,且相比于其他多边形例如四边形的支撑架更加节省材料。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上端分别对应所述支撑架的三条支撑边设有三根顶管,所述每根顶管远离所述支撑架端均通过连接管倾斜固定于对应的所述支撑边,三根所述顶管远离所述支撑架端均设有悬挂管,所述培育容器悬挂设于所述悬挂管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上一共可同时悬挂6个培育容器,使得一次性可培育的量更多。
优选的,每根所述顶管上均套接有至少两个双边管夹,所述双边管夹两端部均设有弯折的夹持部,所述出水管线卡入所述双边管夹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线卡入双边管夹固定于顶管,使得出水管线相对固定,在使用加水的过程中,有效防止出水管线移动影响正常加水。
优选的,每根所述悬挂管以中线为界的两边均套接有至少两个单边管夹,所述单边管夹一端设有弯折的夹持部,所述出水管线卡入所述单边管夹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管线卡入单边管夹固定于悬挂管,使得出水管线相对固定,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效防止出水管线乱动影响正常加水,同时使得出水管线的端部很好地对齐培育容器的中心,使得加水时喷洒地更加均匀。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两两支撑边之间设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位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支撑边连接处沿所述支撑边的上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管的作用在于,当三角支架展开支撑于地面时,支撑管固定三条边的相对位置,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上端受培育容器的重力而导致支撑架继续展开变换角度。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两两支撑边间设有加强管,所述加强管位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支撑边连接处沿所述支撑边的下侧,所述中心管套接有套环,所述套环与所述加强管和所述支撑边连接处间设有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管起进一步加强支撑架整体的稳固性的作用,同时加强管支撑固定中心管,使得中心管尽可能地位于支撑架的中心。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每条支撑边均设有两根脚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条支撑边采用两根脚管,使得支撑架整体的稳固性和强度更好。
优选的,每条所述支撑边的底端设有脚套,两根所述脚管均插入至所述脚套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管插入脚套,支撑架置于地面时,脚套与地面接触,使支撑架整体更稳固,脚套隔挡防止脚管直接接触地面,有效地提高了脚管的使用寿命,防止脚管生锈。
优选的,所述脚套与地面接触的端面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脚套与地面接触的端面倾斜设置,使得脚套与地面为面接触,使得支撑架展开置于地面时整体更加地稳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植物灌溉系统的设置,使得加水时不需将培育容器取下或蹬高,使得添加水或营养液更加简便;
二、双边管夹和单边管夹的设置,使得出水管线固定于顶管和悬挂管,使得出水管线出水时不会移动,使得出水时更加均匀地喷洒于各个培育容器;
三、支撑管和加强管的设置,加强支撑架展开后整体的稳固性,加强管同时使得中心管更加稳固;
四、支撑边采用两根脚管的设置,使得支撑架整体的稳固性和强度更好;
五、脚套的设置,使得支撑架展开置于地面时更加地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装置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中:11、脚管;111、限位孔;12、脚套;13、顶管;14、连接管;15、悬挂管;16、支撑管;17、加强管;2、培育容器;31、中心管;32、进水阀;33、出水管线;34、双边管夹;35、单边管夹;41、套环;42、链条;5、连接件;51、安装孔;61、固定端;62、中间段;63、卡位端;7、提把手;71、定位端;72、卡固端;721、定位孔;722、卡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便于灌溉的培育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置于地面起支撑作用。支撑架为三角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其他多边形支撑架,三角架展开支撑于地面时稳固性较好。支撑架的三条支撑边每边均采用两根脚管11,使得整体的稳固性和强度更好。在每条支撑边的底端,均设有塑料的脚套12,两根脚管11插入至脚套12内。脚套12与地面接触的端面倾斜设置,使得支撑架展开时脚套12与地面为面接触,进而使得支撑架整体更稳固。
在支撑架的上端,分别对应三条支撑边设有三根顶管13,每根顶管13通过两根连接管14倾斜支撑固定于对应的支撑边。每条支撑边的脚管11均开设有若干限位孔111,本实施例设有6个限位孔111,连接管14对应不同限位孔111固定,改变顶管13远离支撑架端的不同位置。在三根顶管13远离支撑架端均设有悬挂管15,在每根悬挂管15的两端均悬挂有培育容器2,本实施例中一共有6个培育容器2。
在支撑架的中心,垂直设有中心管31。中心管31的下端,设有进水阀32,进水阀32与水源管线连接后可通过中心管31进水。在中心管31的上端,连接有若干出水管线33,本实施例中设有6根出水管线33。每根出水管线33一端与中心管31连接,另一端分别对齐每个培育容器2中心。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每根顶管13上,设有至少两个双边管夹34。双边管夹34套接在顶管13上,两边端部均设有弯折的夹持部。两根出水管线33分别卡入双边管夹34两边的夹持部,使得出水管线33固定于顶管13,。在悬挂管15上,以中线为界的两边均设有至少两个单边管夹35。单边管夹35套接在悬挂管15上,端部一边设有弯折的夹持部。出水管线33卡入单边管夹35的夹持部,使得出水管线33固定于悬挂管15。
在支撑架的两两支撑边间,设有支撑管16,支撑管16位于连接管14与支撑边连接处沿脚管11的上侧,一共设有三根支撑管16。支撑管16的作用在于,当三角架展开后,固定三条支撑边的相对位置,防止在使用过程中自动变换。在连接管14与支撑边连接处沿脚管11的下侧,两两支撑边间设有加强管17,加强管17起进一步加强整体稳固性作用。在中心管31上套接有套环41,套环41通过螺栓螺母紧固于中心管31。在套环41上套设有链条42,链条42的另一端套设在加强管17与支撑边的连接处。
在连接管14与支撑边连接处、支撑管16与支撑边连接处及加强管17与支撑边连接处,均设有限位装置。
如图4所示,限位装置包括连接件5,三个连接处的连接件5可完全一样也可不完全一样。连接件5开设有与限位孔111等大的安装孔51,安装孔51与限位孔111对齐时安装限位固定。安装孔51处穿设有限位柱,限位柱包括固定端61、中间段62和卡位端63,固定端61的直径大于安装孔51直径,中间段62的直径小于安装孔51直径,卡位端63的直径小于或等于安装孔51直径但大于中间段62直径。限位柱插入安装孔51后,卡位端63穿过安装孔51位于外部。
在限位柱的固定端61,固定有提把手7。提把手7为弧形,本实施例中提把手7为半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U形。提把手7一端为定位端71,定位端71固定于固定端61,提把手7另一端为卡固端72。卡固端72开设有与限位柱的卡位端63配合限位的通孔,通孔包括定位孔721和卡位孔722,定位孔721宽度大于卡位端63直径,卡位孔722直径小于卡位端63直径且大于或等于中间段62直径。安装时,将卡位端63穿过定位孔721,拉动提把手7时限位柱的中间段62卡入至卡位孔722,提把手7卡住限位柱;需要拆卸时,推动提把手7使限位柱中间段62及卡位端63移动至定位孔721,将提把手7卡固端72拔离限位柱,通过提把手7便于将限位柱从安装孔51取下。
工作原理:支撑架安装,将限位柱穿过安装孔51和限位孔111,将提把手7的卡固端72的定位孔721穿过限位柱的卡位端63,拉动提把手7使限位柱的中间段62移动卡在卡位孔722,需要拆卸或调节时,推动提把手7使限位柱的中间段62移动至定位孔721处,将提把手7的卡固端72拔离限位柱,通过提把手7便于将限位柱从安装孔51取下及再次插入安装孔51;支撑架展开及安装后,培育容器2悬挂在悬挂管15两端,在需要添加水或者营养液时,将水源或营养液与进水阀32连接,水从进水阀32进入,经由中心管31至上端,出水管线33分流至每个培育容器2,实现简便地向培育容器2喷水或营养液。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有管件除中心管31和出水管线33必须为空心管外,其余管件均既可为实心管也可为空心管,本实施例中的所有连接处,除特别说明外,均可采用螺栓螺母固定或采用类似的可拆卸固定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