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开窗式桑果避雨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0577发布日期:2018-07-06 23:0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产品,具体涉及一种全开窗式桑果避雨大棚。



背景技术:

作为桑果树的种植农艺:果实需要和风细雨的滋润,但在狂风暴雨来临需要大棚避雨避风保护;在寒冷季节,需要对树苗进行保温防冻措施。申请号为201621379035.1的发明创造公开了一种用于温室大棚的卷膜装置,在大棚立柱支撑一个圆弧形的棚顶结构,且沿前后方向设置有一根卷膜轴,卷膜轴上的遮阳膜的一端连接在卷膜轴上,另一端连接在棚顶结构的边沿。利用棚顶结构呈圆弧状的特征,设计伸缩杆配合电机来实现自动化卷膜。其不足在于:由于大棚的长度较长,即卷膜轴长度较长;而且卷膜轴卷膜过程中,卷的膜越多,卷膜对卷膜轴的力矩就越大,进而控制卷膜轴转动所需的力也越大;所以仅通过一根卷膜轴进行卷膜,不但卷膜轴的材质要求高,提高了卷膜轴的成本,而且控制卷轴转动的作用力也越大,增加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全开窗式桑果避雨大棚,以解决现有技术方案中的技术问题,降低卷膜轴的材质要求。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全开窗式桑果避雨大棚,包括大棚支撑柱,所述大棚支撑柱支撑一个圆弧形的棚顶结构,所述顶棚结构上设有三根固定杆,三根固定杆依次为左固定杆、中固定杆和右固定杆,相邻两根固定杆相互平行且相邻两根固定杆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中固定杆左右侧各连接有一挡雨膜,所述左固定杆左侧连接有挡雨膜,所述右固定杆右侧连接有挡雨膜,每张挡雨膜远离所连接的固定杆的一侧均连接有卷膜器,所述卷膜器包括卷膜轴、用于控制卷膜轴转动的手拉葫芦以及与手拉葫芦连接的导杆;挡雨膜通过所述卷膜轴与卷膜器连接;所述导杆通过活节螺栓与大棚支撑柱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一种全开窗式桑果避雨大棚的优选结构,所述大棚支撑柱包括纵向支撑柱和横向支撑柱,所述横向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纵向支撑柱上,所述活节螺栓转动连接在所述横向支撑柱上。

作为上述一种全开窗式桑果避雨大棚的优选结构,所述横向支撑柱下方设有横向定位杆,横向定位杆上设有等距离排列的螺孔,所述导杆上设有用于与螺孔配合的等距离排列的通孔,横向定位杆上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通孔后与螺孔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一种全开窗式桑果避雨大棚的优选结构,同一横向定位杆上的相邻螺孔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cm。

作为上述一种全开窗式桑果避雨大棚的优选结构,同一导杆上的相邻通孔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cm。

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当需要卷起其中一张挡雨膜时,只需拉动对应手拉葫芦的手拉锁链,控制卷膜轴转动,卷膜轴卷入挡雨膜的同时随着挡雨膜沿棚顶结构的上表面移动,进而将挡雨膜卷起;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手拉葫芦控制卷膜轴,相对于采用电机更节省成本;同时通过多张挡雨膜与多个卷膜器配合,降低卷膜器中卷膜轴的材质要求,并降低卷起挡雨膜需要的作用力,使得使用人员可以采用手拉葫芦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开窗式桑果避雨大棚,包括大棚支撑柱,所述大棚支撑柱支撑一个圆弧形的棚顶结构,所述顶棚结构上设有三根固定杆,三根固定杆依次为左固定杆11、中固定杆12和右固定杆13,其中,相邻两根固定杆相互平行且相邻两根固定杆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中固定杆12左右侧各连接有一挡雨膜2,所述左固定杆11左侧连接有挡雨膜2,所述右固定杆13右侧连接有挡雨膜2,其中每张挡雨膜2远离所连接的固定杆的一侧均连接有卷膜器,所述卷膜器包括卷膜轴31、用于控制卷膜轴31转动的手拉葫芦32以及与手拉葫芦32连接的导杆33;挡雨膜2通过与所述卷膜轴31与卷膜器连接;所述导杆33通过活节螺栓4与大棚支撑柱转动连接。

当需要卷起其中一张挡雨膜2时,只需拉动对应的手拉葫芦32的手拉锁链321,控制卷膜轴31转动,卷膜轴31卷入挡雨膜的同时随着挡雨膜沿棚顶结构的上表面移动,进而将挡雨膜卷起;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手拉葫芦32控制卷膜轴,结构简单,并且无需通电,相对于采用电机更节省成本;同时通过多张挡雨膜与多个卷膜器配合,降低卷膜器中卷膜轴的材质要求,并降低卷起挡雨膜需要的作用力,使得使用人员可以采用手拉葫芦进行控制。其中,导杆33插在活接螺栓4的孔内,而活接螺栓转动连接在大棚支撑柱上。其中,手拉葫芦移动路径为圆弧形,为了便于控制手拉葫芦移动,活接螺栓4设置在对应手拉葫芦移动路径的轴对称线上。

作为一种全开窗式桑果避雨大棚的可选实施方式,所述大棚支撑柱包括纵向支撑柱51和横向支撑柱52,所述横向支撑柱固定在所述纵向支撑柱51上,所述活节螺栓转动连接在所述横向支撑柱52上。这样的结构,便于活节螺栓与大棚支撑柱的连接以及便于活节螺栓的位置设定。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横向支撑柱52下方设有横向定位杆53,横向定位杆53上设有等距离排列的螺孔531,所述导杆33上设有用于与螺孔配合的等距离排列的通孔331,横向定位杆上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穿过通孔后与螺孔螺纹连接。

螺杆穿过通孔后与螺孔螺纹连接,实现对导杆的固定,进而起到支撑手拉葫芦的作用,以防止挡雨膜因为手拉葫芦对其产生的持续作用力而被拉长,既能稳固手拉葫芦,又能提高挡雨膜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全开窗式桑果避雨大棚的可选实施方式,同一横向定位杆上53的相邻螺孔531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cm;同一导杆33上的相邻通孔331之间的最短距离为1cm。由于螺孔是圆形,所以相邻螺孔边缘之间的距离有长有短,而本发明相邻螺孔之间的最短距离指的是相邻螺孔边缘之间的最短距离;最短距离1cm的设置,可以保证横向定位杆不会因为相邻通孔的距离过近过于影响其牢固度,也不会因为相邻通孔的距离过远而过于减少导杆的可固定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