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浮筏式植物种子种植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5384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浮筏式植物种子种植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气浮筏式植物种子种植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普及、处理率的提高和处理程度的深化,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或淤泥)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城市污水厂的污泥(或淤泥)是指处理污水所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及液态的废弃物,含有大量的盐类、细菌菌体以及致病菌和病原菌等,这些物质对环境和人类以及动物健康有可能造成危害,如不妥善处置极易引起二次污染问题。污泥(或淤泥)主要处置方式为焚烧处置、堆肥处置和填埋处置,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填埋仍将是我国污泥(或淤泥)处置的一种主要方式。国内大部分污泥被倾倒或者填埋,出现大面积的污泥(或淤泥)塘,污染了地表和地下水系统,由于现阶段常规设备及人员无法直接进入污泥(或淤泥)塘进行种植植物,使污泥(或淤泥)的规范化处置能力偏低,急需得到有效提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充气浮筏式植物种子种植包,通过抛掷植物种子种植包在污泥(或淤泥)塘中并浮在稀泥之上提供相对干燥的适宜种子发芽扎根的环境在稀泥之上种植植物,并解决了常规污泥(或淤泥)堆放处置中常规设备及人员无法直接进入种植及种子直接泡在污水中容易下沉沤烂的诸多种子不能发芽的难题,实现了污泥(或淤泥)植物处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在污泥(或淤泥)填埋形成的污泥(或淤泥)塘中种植植物方法,一种充气浮筏式植物种子种植包,包括上盖、下盖、气柱环、环带、营养土和植物种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环由气柱首尾两端热封粘结形成环形构件;所述环带上纵向开有若干3mm×8mm的长条孔,环带连接上下两个气柱环;所述上盖和下盖分别粘在气柱环的两侧,形成空腔;所述空腔中放入植物种子和营养土。

进一步地,所述气柱环直径为50-60mm。

进一步地,所述气柱直径为10-15mm。

进一步地,所述环带宽度为8-10mm。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下盖、环带)材质为遇水1-48小时会快速分解的可降解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气柱环的材质可降解且强度高、对泥土无污染,降解周期为3-5个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抛掷植物种子种植包在污泥(或淤泥)中种植绿化树木,薪碳林,及其他碳循环植物,可以使得不同根系深度的植物在同一污泥(或淤泥)中生长,通过对污泥(或淤泥)中不同深度的水分和营养成分的吸收,不仅降低了污泥(或淤泥)塘中污泥(或淤泥)的水份,使污泥(或淤泥)在植物的吸收作用下合理减量,而且使植物生长加速,缩短了植物的生长循环,增加了木材、秸秆等产量,降低了碳排放,并且改良土壤。

附图说明

图1,一种充气浮筏式植物种子种植包的正视图。

图2,图1的半剖视图。

其中,1气柱环,2气柱,3环带,4上盖,5下盖,6营养土,7植物种子,8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一种充气浮筏式植物种子种植包,包括气柱环(1)、环带(3)、上盖(4)、下盖(5)、营养土(6)和植物种子(7),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环(1)由气柱(2)首尾两端热封粘结形成环形构件;所述环带(3)上纵向开有若干3mm×8mm的长条孔,环带(3)连接上下两个气柱环(1);

所述上盖(4)和下盖(5)分别粘在气柱环(1)的两侧,形成空腔(8);所述空腔(8)中放入植物种子(7)和营养土(6)。所述气柱环(1)直径为50-60mm,所述气柱(2)直径为10-15mm,所述环带(3)宽度为8-10mm,所述上盖(4)(下盖(5)、环带(3))材质为遇水1-48小时会快速分解的可降解材质,所述气柱环(1)的材质可降解且强度高、对泥土无污染,降解周期为3-5个月。

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