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砍伐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29635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树木砍伐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管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树木砍伐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树木栽后成活率的高低,是否能尽快达到很好的效果,取决于养护水平,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根据树木的生长习性、气候、土壤、栽植环境等条件,采取科学的养护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浇水、排水、中耕除草、施肥、整形修剪、补植与防护、病虫害防治等养护管理方面;对树木的整形修剪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整形修剪,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促进开花结果,能调节树木生长势,促使树木健壮生长,保持合理的树冠结构,形成优美的树形,达到树木栽植的最高成活率,成形是对树木实行的修剪措施包括剪、锯、捆、扎等手段,使树木形成某种特定形状。修剪是对树体的某一些器官包括茎、枝、叶、花、果、芽、根部分进行剪裁或删除的措施。 在对树木整形修剪时,通过修剪可调节和均衡树势,使树木生长健壮,树形整齐,树姿美观,还能提高新植树木的成活率,达到理想的树形,增加观赏美感。通过人为控制,使植物的生长沿着人们的要求发展,在掌握树木生物学特性的前提下,通过系统的技术措施达到充分挖掘植物的自身潜力,抑制其生长的随意和失衡,改变树木放任自流的生长方式,更能向着符合人们的栽培要求方向发展。在园林中为了给树木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需要对一些长相畸形、坏死的树木进行砍伐,在一些小区街道或者城市绿化管理中会对一些树木进行砍伐,为了保证树木砍伐过程中,按照人们的预期规划倾倒,防止造成对其它树木的生长、行人安全、公共建筑的伤害,防止树木砍伐过程中意外倾倒,砍伐过程需要对树木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木砍伐过程中的固定装置,在树木砍伐过程中对树木进行固定,防止树木意外倾斜,保证树木按照预期规划的方向倾倒。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树木砍伐固定装置,用于树木砍伐过程中对树木进行固定,包括底板、防护板,所述底板与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与防护板的连接端设置有耳座,所述耳座上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固定有用于支撑树木的支撑座,所述支撑杆上安装有钢绳套,所述钢绳套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上固定连接有固定钉。

优选地,所述防护板向下倾斜设置,所述防护板朝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防滑条纹。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内部设置有轴承、螺纹管、伸缩杆、齿轮传动组件、摇杆、转动杆,所述轴承与支撑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圆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与螺纹管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管与伸缩杆螺纹连接,所述齿轮传动组件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摇杆与齿轮传动组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上与连接支撑杆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圆弧形凹槽,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小。

优选地,所述齿轮传动组件由两个相互垂直的锥齿轮传动咬合组成,所述任意一个锥齿轮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另一个锥齿轮与摇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讲,该固定装置的结构原理为:底板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向下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5度到30度,倾斜角度太小,防护板阻力固定强度不足,倾斜角度太大,当底板承受较大的向后的力时,底板会挤压防护板向后移动,防护板倾斜角度过大,使防护板与底板连接处承受的增大,容易造成连接处断裂,固定过程中使支撑座上圆弧形凹槽与竖杆贴合,将支撑杆上的钢丝绳拉直,朝向支撑座的方向固定在地面上,对支撑杆进一步固定,支撑杆内固定有轴承,轴承的内圆固定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靠近耳座的一端连接有两个垂直啮合的锥齿轮,支撑杆的外侧设置有与锥齿轮固定连接的摇杆,转动摇杆,通过齿轮传动组件,转动杆在轴承内转动,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螺纹杆螺纹连接有伸缩杆,将支撑杆的支撑柱与树杆挤压固定,转动摇杆,螺纹管转动,伸缩杆受到螺纹杆的挤压向外移动,伸缩杆上的支撑座挤压树杆,实现对树木的固定,在树木砍伐过程中,可以调节伸缩杆的长度,改变伸缩杆对树木的挤压力度,底板上可以设置有多个耳座,耳座与支撑杆螺栓紧固,使支撑杆从不同的对树杆进行固定,保证树木在砍伐过程中不会意外倾倒,造成人员伤害。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支撑座在伐木过程可以对树木进行固定,防止树木在砍伐过程中意外倾倒,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造成周边树木的损伤。

(2)支撑座上设置有半圆弧形凹槽,将支撑座上的半圆弧凹槽对准树杆,使支撑座挤压树杆,防止树木在砍伐过程意外倾斜,支撑座顶端大,底端小,顶端受力大,受到树木的挤压力大,支撑座的结构强度增大,保证了固定过程的安全。

(3)为了提高固定装置的稳定性,在支撑杆上安装有钢丝绳,钢丝绳上固定有固定钉,将固定钉打入土壤中,对支撑杆进一步进行固定。

(4)固定装置朝向地面的一侧的防护板上设置有防滑条纹,防护板朝向地面倾斜设置,保护底板在固定过程中的稳定性。

(5)支撑杆在固定过程中可以伸缩,根据树木砍伐的进度、树木的倾斜程度调整支撑杆对树木的支撑强度,挤压树木朝向规划的方向倾斜,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板,2-防护板,3-耳座,4-支撑杆,5-支撑座,6-钢绳套,7-钢丝绳,8-固定钉,9-防滑条纹,401-轴承,402-螺纹管,403-伸缩杆,404-齿轮传动组件,405-摇杆,406-转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一种树木砍伐固定装置,用于树木砍伐过程中对树木进行固定,包括底板1、防护板2,所述底板1与防护板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靠近与防护板2的连接端设置有耳座3,所述耳座3上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顶端固定有用于支撑树木的支撑座5,所述支撑杆4上安装有钢绳套6,所述钢绳套6固定连接有钢丝绳7,所述钢丝绳7上固定连接有固定钉8。

结构原理:

底板1固定连接有防护板2,防护板2向下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15度到30度,倾斜角度太小,防护板2阻力固定强度不足,倾斜角度太大,当底板1承受较大的向后的力时,底板1会挤压防护板2向后移动,防护板2倾斜角度过大,使防护板2与底板1连接处承受的增大,容易造成连接处断裂,固定过程中使支撑座5上圆弧形凹槽与竖杆贴合,支撑杆4上固定设置有钢绳套6,钢绳套6上安装有钢丝绳7,将支撑杆4上的钢丝绳7拉直,朝向支撑座5的方向将固定钉8固定在地面上,对支撑杆4进一步固定,支撑杆4内固定有轴承401,轴承401的内圆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06,转动杆406靠近耳座3的一端连接有两个垂直啮合的锥齿轮,支撑杆4的外侧设置有与锥齿轮固定连接的摇杆405,转动摇杆405,通过齿轮传动组件404,转动杆406在轴承401内转动,转动杆40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402,螺纹杆螺纹连接有伸缩杆403,将支撑杆4的支撑柱与树杆挤压固定,转动摇杆405,螺纹管402转动,伸缩杆403受到螺纹杆的挤压向外移动,伸缩杆403上的支撑座5挤压树杆,实现对树木的固定,在树木砍伐过程中,可以调节伸缩杆403的长度,改变伸缩杆403对树木的挤压力度,底板1上可以设置有多个耳座3,耳座3与支撑杆4螺栓紧固,使支撑杆4从不同的对树杆进行固定,保证树木在砍伐过程中不会意外倾倒,造成人员伤害。

实施例2

为了更好地对树木进行固定,对树木的倾斜进行控制,在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2向下倾斜设置,所述防护板2朝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防滑条纹9,支撑杆4的内部设置有轴承401、螺纹管402、伸缩杆403、齿轮传动组件404、摇杆405、转动杆406,所述轴承401与支撑杆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轴承401的内圆与转动杆406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406与螺纹管402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管402与伸缩杆403螺纹连接,所述齿轮传动组件404与转动杆406固定连接,所述摇杆405与齿轮传动组件404固定连接。

结构原理:

防护板2倾斜向下设置,增加防护板2的阻力,防护板2朝向地面的一侧设置有防滑条纹9,防止防护板2滑动,支撑杆4内固定有轴承401,轴承401的内圆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06,转动杆406靠近耳座3的一端连接有两个垂直啮合的锥齿轮,支撑杆4的外侧设置有与锥齿轮固定连接的摇杆405,转动摇杆405,通过齿轮传动组件404,转动杆406在轴承401内转动,转动杆40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内螺纹管402,螺纹杆螺纹连接有伸缩杆403,将支撑杆4的支撑柱与树杆挤压固定,转动摇杆405,螺纹管402转动,伸缩杆403受到螺纹杆的挤压向外移动,伸缩杆403上的支撑座5挤压树杆,实现对树木的固定,在树木砍伐过程中,可以调节伸缩杆403的长度,改变伸缩杆403对树木的挤压力度。

实施例3

为了使3支撑座5对树杆的固定更近紧固牢靠,在实施例1的结构和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5上与连接支撑杆4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圆弧形凹槽,所述支撑座5的顶部大,所述支撑座5的底部小,齿轮传动组件404由两个相互垂直的锥齿轮传动咬合组成,所述任意一个锥齿轮与转动杆406固定连接,所述另一个锥齿轮与摇杆405固定连接。

结构原理:

支撑座5上设置有半圆弧形凹槽,将支撑座5上的半圆弧凹槽对准树杆,使支撑座5挤压树杆,防止树木在砍伐过程意外倾斜,支撑座5顶端大,底端小,顶端受力大,受到树木的挤压力大,支撑座5的结构强度增大,保证了固定过程的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