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钝化剂制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0186发布日期:2018-06-15 20:1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钝化剂制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钝化剂制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土十条”的发布,人们逐渐意识到农田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巨大危害性,因此在环境工程领域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农田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②通过植物富集作用进入农作物,进而进入食物链,影响人类及家禽、家畜的健康,严重时甚至会发生重金属中毒事件。如1956年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就是因为重金属汞中毒而引发的世界十大环境公害事件之一。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对农田重金属污染的治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其中旋耕——化学修复——调整农艺结构的综合治理方法已在国内获得广泛的运用。但这一方法中土壤修复药剂的播散多采用人工或小型机械配合人工进行,修复剂撒播不均匀,自动化程度较低。且因一般土壤修复药剂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就职业安全防护的角度而言,该方法亟需进行自动化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钝化剂制投设备,从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钝化剂制投设备,包括进料单元、水进料单元、制备单元、投加单元及自动控制单元,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空压机、料仓、阀门、固体流量计、输料软管,所述空压机连接料仓,所述料仓出口与阀门、固体流量计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固体流量计与输料软管连接;所述水进料单元包括储水桶、给水泵、阀门、电子流量计、进水软管,所述储水桶下端连接给水泵,所述给水泵与阀门、电子流量计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子流量计与进水软管连接;所述输料软管和进水软管在出口处相连;所述制备单元由制备池、给料泵、阀门、出料软管组成,所述制备池、给料泵、阀门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阀门连接出料软管;所述投加单元由储料罐、投料泵、阀门、电子流量计、喷淋装置、投料软管组成,所述储料罐下端通过投料软管连接投料泵,所述投料泵、阀门、电子流量计、喷淋装置依次通过管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钝化剂制投设备集成在农田旋耕机上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淋装置固定在旋耕刀齿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自动控制单元与进料单元、水进料单元、制备单元、投加单元连接,实现钝化剂制投自动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备池带有部分隔离的隔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维护方便,能适用于各种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等优点。该设备利用空压机和给水泵的压力使重金属钝化剂(粉剂)和水在管道内混合,然后进入制备单元,在水力作用下充分混合均匀。随后,混合均匀的重金属钝化剂(水剂)进入投加单元,通过固定在旋耕刀齿上方的喷淋装置随旋耕过程向土壤中喷淋,实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图中A-进料单元,B-水进料单元,C-制备单元,D-投料单元。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详图,图中1-料仓,2-空压机,3-阀门,4-固体流量计,5-输料软管,6-储水桶,7-给水泵,8-阀门,9-电子流量计,10-进水软管,11-制备池,12-给料泵,13-阀门,14-出料软管,15-储料罐,16-投料泵,17-阀门,18-电子流量计,19-投料软管,20-喷淋装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料软管与进水软管连接大样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备池平面图,图中,111-出料端,112-进料端,113-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一种治理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钝化剂制投设备,包括进料单元A、水进料单元B、制备单元C、投加单元D及自动控制单元。如图2,所述进料单元包括空压机2、料仓1、阀门3、固体流量计4、输料软管5,所述空压机2连接料仓1,所述料仓2出口与阀门3、固体流量计4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固体流量计4与输料软管5连接;所述水进料单元包括储水桶6、给水泵7、阀门8、电子流量计9、进水软管10,所述储水桶6下端连接给水泵7,所述给水泵7与阀门8、电子流量计9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电子流量计9与进水软管10连接;所述制备单元由制备池11、给料泵12、阀门13、出料软管14组成,所述制备池11、给料泵12、阀门13依次通过管道连接,所述阀门13连接出料软管14;所述投加单元由储料罐15、投料泵16、阀门17、电子流量计18、喷淋装置20、投料软管19组成,所述储料罐15下端通过投料软管19连接投料泵16,所述投料泵16、阀门17、电子流量计18、喷淋装置20依次通过管道连接。

如图3,输料软管5和进水软管10在出口处连接,并与制备单元相连。

如图4,制备池带有隔板113,把进料端111和出料端112部分隔离,给料泵12与制备池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2,重金属钝化剂(粉剂)在空压机2的作用下从料仓1中高速进入输料软管5中。同时,储水桶6中的水在给水泵7的作用下经进水软管10与重金属钝化剂(粉剂)在输料软管5的出口端附近在压力作用下混合、进入制备单元。随后,制备单元内,重金属钝化剂(粉剂)和水在水力作用下充分混合均匀,经出料软管14进入重金属钝化剂(水剂)投加单元。最后,重金属钝化剂(水剂)经投料软管19、喷淋装置20随旋耕机旋耕过程喷洒在农田内。设备工作过程中,自动控制单元全程控制软管中重金属钝化剂(粉剂)、水、重金属钝化剂(水剂)的流量,实现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钝化剂制备与投加的自动化。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