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5019发布日期:2018-07-13 16:23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接料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畜家禽被人们大批饲养,但是在喂养的过程中,人工喂食麻烦、效率低,给喂养带来不便,由于现有喂料装置中一般采用绞龙料线,只能直线送料,当料线太长或需要转弯时,一台主机不足以支撑整个送料系统的正常运行,使用两条送料系统又过于浪费。现有技术对此并没有解决之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了一种转接料斗,结构合理、能随意调节转动角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转接料斗,包括主机料斗,在主机料斗上设有一进料装置,在主机料斗下方设有接料斗,在接料斗上设有一出料装置,在主机料斗和接料斗之间设有转向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主机料斗包括主机料斗箱体,主机料斗箱体上设有一料斗盖,在主机料斗箱体外侧设有一料位开关,所述进料装置包括一进料管,进料管与主机料斗箱体相连,在进料管内设有一绞龙,绞龙一端深入到进料管内,绞龙的另一端与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上法兰和下法兰,上法兰与主机料斗的底部相连,下法兰与接料斗的顶部相连,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通过螺栓螺母连接。

优选的,在上法兰与下法兰之间设有法兰垫片。

优选的,所述上法兰和下法兰的旋转角度为0-360度。

优选的,所述料位开关为监测料斗盖动作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与电机相连。

优选的,所述接料斗包括接料斗机架,一接料斗箱体固设在接料斗机架上,在接料斗箱体底部设有一出料管。

优选的,所述接料斗箱体沿出料管方向的截面为V形。

优选的,在出料管内设有出料绞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进料装置将饲料送入主机料斗,然后进入V形截面的接料斗,经过接料斗箱体底部的出料绞龙送出,减少了饲料在接料斗内的堆积,提高了利用率,需要料线转弯时,旋转转向机构,转弯角度随意调节,送料方便,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中,1、主机料斗,2、进料装置,3、接料斗,4、出料装置,5、转向机构,6、主机料斗箱体,7、料斗盖,8、料位开关,9、进料管,10、绞龙,11、电机,12、上法兰,13、下法兰,14、出料管,15、接料斗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所示,一种转接料斗,包括主机料斗1,在主机料斗1上设有一进料装置2,在主机料斗1下方设有接料斗3,在接料斗3上设有一出料装置4,在主机料斗1和接料斗3之间设有转向机构5。进料装置2、主机料斗1、接料斗3、出料装置4和转向机构5在电机、控制器和人工操作的配合下完成进料、配料、转向和送料的过程。

所述的主机料斗1包括主机料斗箱体6,主机料斗箱体6上设有一料斗盖7,在主机料斗箱体6外侧设有一料位开关8,所述进料装置2包括一进料管9,进料管9与主机料斗箱体6相连,在进料管9内设有一绞龙10,绞龙10一端深入到进料管9内,绞龙10的另一端与一电机11的输出端相连。通过电机11带动绞龙10工作,把饲料送入主机料斗箱体6。

所述转向机构5包括两相对设置的上法兰12和下法兰13,上法兰12与主机料斗1的底部相连,下法兰13与接料斗3的顶部相连,所述上法兰12和下法兰13通过螺栓螺母连接。通过法兰连接实现主机料斗1的自由转动。

在上法兰12与下法兰13之间设有法兰垫片。法兰垫片在上法兰12和下法兰13之间无缝配合。

所述上法兰12和下法兰13的旋转角度为0-360度。通过人工进行转动和在任意方位停止。

所述料位开关8为监测料斗盖7动作的行程开关,所述行程开关与电机11相连。当被测物料的料位上升顶起料斗盖7,行程开关监测到料斗盖7的动作,随后切断电机11的电源使其停转,防止物料溢出。

所述接料斗3包括接料斗机架15,一接料斗3箱体固设在接料斗机架15上,在接料斗3箱体底部设有一出料管14。

所述接料斗3箱体沿出料管14方向的截面为V形。防止在一些角落产生积料,影响饲料品质。

在出料管14内设有出料绞龙。

使用时,转动转向机构5将进料装置2调节到合适位置,启动电机11,进料装置2中的绞龙10将物料送入主机料斗1,物料经过主机料斗1进入接料斗3,由于V形截面,物料滑入接料斗3箱体底部,由出料装置4中的绞龙10将物料送出,当被测物料的料位上升顶起料斗盖7,行程开关监测到料斗盖7的动作,随后切断电机11的电源使其停转,防止物料溢出。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