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蔗分行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甘蔗收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6254发布日期:2018-07-24 18:28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甘蔗收获机的扶蔗分行装置。



背景技术:

甘蔗是世界主要糖料作物之一,世界甘蔗年均种植面积为2256万公顷,其中,主要分布在巴西、印度、中国、古巴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的甘蔗种植面积约为170万公顷,其中主要分布在广西、云南和广东省区。由于我国甘蔗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部沿海及山部丘陵地区,致使甘蔗在生长季经常遭遇台风、季风、山风而导致倒伏生长。

甘蔗收获机一般均安装扶蔗分行装置,但是由于滚筒长度较长,在加工过程中不易保证同心度,偏心的滚筒在工作的时候易使搅龙两端的轴承座受力易损坏。在工作时,由于甘蔗倒伏贴在地面,扶蔗分行装置的下端必须紧贴地面或者入土工作,此时装置便会产生推土效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会在使用中产生推土效应且便于安装、制造的扶蔗分行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的扶蔗分行装置的甘蔗收获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扶蔗分行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扶蔗器和右扶蔗器,所述左扶蔗器和右扶蔗器分别包括机架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扶蔗搅龙和分行搅龙,其中,所述左扶蔗器和右扶蔗器还分别包括扶蔗尖头,所述扶蔗尖头连接在所述扶蔗搅龙的下端部并随同所述扶蔗搅龙一同转动。

上述的扶蔗分行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扶蔗尖头整体呈圆锥形。

上述的扶蔗分行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扶蔗尖头包括锥筒下轴,所述锥筒下轴的一端为花键段,另一端为圆锥形尖部,所述扶蔗搅龙的下端部设置有小锥端内下轴,所述小锥端内下轴具有与所述花键段相匹配的花键部。

上述的扶蔗分行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左扶蔗器和右扶蔗器还分别包括驱动输入单元,所述驱动输入单元分别连接所述扶蔗搅龙和分行搅龙的上端部以带动所述扶蔗搅龙和分行搅龙转动。

上述的扶蔗分行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输入单元包括液压马达、驱动输入座以及马达座板,所述驱动输入座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液压马达的壳体通过所述马达座板相对所述驱动输入座固定,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扶蔗搅龙/分行搅龙。

上述的扶蔗分行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输入座包括输入座本体和马达限位柱,所述马达限位柱设置在所述输入座本体上,所述马达座板包括豁口,所述液压马达的壳体连接在所述马达座板上,所述马达限位柱置于所述豁口中。

上述的扶蔗分行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豁口为半圆形开口,所述马达限位柱为圆形柱体。

上述的扶蔗分行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扶蔗搅龙包括滚筒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滚筒组件上端部的大锥端轴,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大锥端轴相连接。

上述的扶蔗分行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分行搅龙包括滚筒组件以及位于所述滚筒组件上端部的大锥端轴,所述液压马达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大锥端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甘蔗收获机,包括行走机构以及连接在所述行走机构上的扶蔗分行装置,其中,所述扶蔗分行装置为上述的扶蔗分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甘蔗收获机及其扶蔗分行装置的搅龙中部滚筒与下部扶蔗尖头部分均可旋转工作,使装置在工作时即使扶蔗尖头入土也不会产生推土效应。

另,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搅龙的液压马达直接通过联轴器与搅龙相连,液压马达不与驱动输入座固定,降低了搅龙的同轴度的加工精度要求、制造以及维护成本。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扶蔗分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扶蔗分行装置的导蔗螺旋方向和滚筒转向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扶蔗分行装置的分行搅龙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A-A剖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的扶蔗分行装置的扶蔗搅龙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的B-B剖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扶蔗分行装置的扶蔗尖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b为图4a的C-C剖视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的扶蔗分行装置的锥筒下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扶蔗分行装置的驱动输入单元的安装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扶蔗分行装置的驱动输入单元的主视图;

图6b为图6a的俯视图;

图6c为图6a的D-D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扶蔗分行装置的驱动输入单元的驱动输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扶蔗分行装置的驱动输入单元的马达座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 左扶蔗器

110 分行搅龙

111 大锥端轴

113 小锥端轴

114 扶蔗器下座

115 轴承座

116 锥轴承

117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

118 轴用挡圈

120 扶蔗搅龙

121 大锥端轴

123 小锥端内下轴

123a 花键部

130 扶蔗尖头

131 锥筒下轴

131a 花键段

131b 圆锥形尖部

133 锥轴承

134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

135 圆螺母止动垫圈

136 圆螺母

140 驱动输入单元

141 驱动输入座

141a 输入座本体

141b 马达限位柱

142 马达座板

142a 豁口

143 联轴器

144 带方形座外球面轴承

145 液压马达

150 机架

200 右扶蔗器

210 分行搅龙

220 扶蔗搅龙

230 扶蔗尖头

240 驱动输入单元

250 机架

300 滚筒组件

310 滚筒

320 导蔗螺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甘蔗收获机的扶蔗分行装置包括对称设置的左扶蔗器100和右扶蔗器200。左扶蔗器100包括分行搅龙110、扶蔗搅龙120以及机架150,分行搅龙110和扶蔗搅龙120分别连接在机架150 上,具体地,分行搅龙110安装在机架150的侧部,扶蔗搅龙120安装在机架 150的中部。

右扶蔗器200包括分行搅龙210、扶蔗搅龙220以及机架250,分行搅龙 210和扶蔗搅龙220分别连接在机架250上,具体地,分行搅龙210安装在机架250的侧部,扶蔗搅龙220安装在机架250的中部。

分行搅龙110、210和扶蔗搅龙120、220分别包括滚筒组件300(结合图 2a、图2b),滚筒组件300安装在扶蔗搅龙110、210和分行搅龙120、220 的中部,滚筒组件300包括圆锥形空心的滚筒310、上盖板、下盖板和导蔗螺旋320,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位于圆锥形空心的滚筒310的上下两端,导蔗螺旋320围绕设置于圆锥形空心的滚筒310的外部。

工作过程中,如图1b所示,分别位于左扶蔗器100、右扶蔗器200中的两个分行搅龙110、210的导蔗螺旋320的旋转方向相反,即左扶蔗器100的分行搅龙110与右扶蔗器200的分行搅龙210旋转方向相反。另在左扶蔗器 100之中,分行搅龙110的导蔗螺旋320旋转方向与扶蔗搅龙120的导蔗螺旋 320旋转方向相反,在右扶蔗器200之中,分行搅龙210的导蔗螺旋320旋转方向与扶蔗搅龙220的导蔗螺旋320旋转方向相反,即在左扶蔗器100之中,分行搅龙110与扶蔗搅龙120的旋转方向相反,在右扶蔗器200之中,分行搅龙210与扶蔗搅龙220的旋转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扶蔗分行装置的左扶蔗器100和右扶蔗器200还分别包括扶蔗尖头130、230。左扶蔗器100中,扶蔗尖头130连接在扶蔗搅龙120的下端部并随同扶蔗搅龙120一同转动;右扶蔗器200中,扶蔗尖头230连接在扶蔗搅龙220的下端部并随同扶蔗搅龙220一同转动。

参见图1a,由于扶蔗分行装置在工作状态中整体是紧贴地面随着甘蔗收获机一同前进的。当地面上有甘蔗落叶、杂草丛或者地面不平时,甘蔗杂叶和土壤就会堆积在扶蔗分行装置的前部,由于本实用新型在工作状态时扶蔗尖头 130、230随着扶蔗搅龙120、220一起转动,所以在工作中遇到的杂草和蔗叶会被扶蔗尖头130、230随着转动而甩开,不会堆积在扶蔗尖头130、230的前部。

分行搅龙110、210为设置位置对称,结构相同的两个,以下以分行搅龙 110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2a和图2b,分行搅龙110包括大锥端轴111、滚筒组件300、小锥端轴113、扶蔗器下座114、轴承座115、锥轴承116、旋转轴唇形密封圈117、轴用挡圈118,所述大锥端轴111与小锥端轴113均通过螺栓与滚筒组件300的上下端相固定,所述锥轴承116为2个,分别装在轴承座115上下两端的轴承室内,旋转轴唇形密封圈117装入轴承座115上端,将安装好锥轴承116和旋转唇形密封圈117的轴承座115安装在小锥端轴113 上之后,再将轴用挡圈118装在小锥端轴113上,扶蔗器下座114通过螺栓与轴承座115连接。

扶蔗搅龙120、220为设置位置对称,结构相同的两个,以下以扶蔗搅龙 120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3a和图3b,扶蔗搅龙120包括大锥端轴121、滚筒组件300、小锥端内下轴123,所述大锥端轴121与小锥端内下轴123分别装在滚筒组件300的上下两端。

扶蔗尖头130、230整体呈圆锥形,另扶蔗尖头130、230为设置位置对称,结构相同的两个,以下以扶蔗尖头130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4a和图4b,扶蔗尖头130包括锥筒下轴131、内下轴承座132、锥轴承133、旋转轴唇形密封圈134、圆螺母止动垫圈135、圆螺母136,锥轴承133为2个,分别装在内下轴承座132的2个轴承室内,轴承座132下端依次装入旋转唇形密封圈134和锥筒下轴131,并在上端依次装入圆螺母止动垫圈135、圆螺母136。

其中,结合图3b和图4c所示,锥筒下轴131的相对扶蔗搅龙120的一端为花键段131a,相对地面的另一端为圆锥形尖部131b,扶蔗搅龙120的下端部设置有小锥端内下轴123,小锥端内下轴123具有与锥筒下轴131的花键段 131a相匹配的花键部123a。扶蔗尖头130通过机架150中下部安装座固定并与扶蔗搅龙120通过花键相连。由于扶蔗尖头的下部是圆锥形尖部,所以可以更好的贴近垄沟底部将倒伏的甘蔗扶起,且不会在尖头前部堆积土壤。

如图1a所示,左扶蔗器100和右扶蔗器200还分别包括驱动输入单元140、 240,左扶蔗器100中,驱动输入单元140分别连接分行搅龙110和扶蔗搅龙 120的上端部以带动分行搅龙110、扶蔗搅龙120以及扶蔗尖头130转动。右扶蔗器200中,驱动输入单元240分别连接分行搅龙210和扶蔗搅龙220的上端部以带动分行搅龙210、扶蔗搅龙220以及扶蔗尖头230转动。

驱动输入单元140、240为设置位置对称,其中,在左扶蔗器100中,驱动输入单元140为两个,以分别连接分行搅龙110和扶蔗搅龙120并带动分行搅龙110和扶蔗搅龙120转动。同样地,在右扶蔗器200中,驱动输入单元 240为两个,以分别连接分行搅龙210和扶蔗搅龙220并带动分行搅龙210和扶蔗搅龙220转动。以下以其中一个驱动输入单元140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5以及图6a至图6c所示,驱动输入单元140包括驱动输入座141、马达座板142、联轴器143、带方形座外球面轴承144、液压马达145,带方形座外球面轴承144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驱动输入座141下部,液压马达145 通过螺栓与马达座板142连接,驱动输入座141与机架150连接,联轴器143 上端与液压马达145连接、下端与分行搅龙110的大锥端轴111或扶蔗搅龙 120的大锥端轴121连接。

如图7所示,驱动输入座141包含输入座本体141a和马达限位柱141b,马达限位柱141b设置在输入座本体141a上,马达座板142包括豁口142a,液压马达145的壳体连接在马达座板142上,驱动输入座141的马达限位柱 141b置于马达座板142豁口142a中。

如图8所示,马达座板142是与液压马达145安装的平板,其安装面上设有2个安装孔与液压马达145相连,豁口142a为半圆形开口,马达限位柱141b 为圆形柱体。

驱动输入座141还包括轴承座安装板、外护板、连接板和加强筋板,轴承座安装板上设有带方形座外球轴承安装孔且在板上设有马达限位柱安装孔。外护板中设有便于安装联轴器的长孔。

本实用新型的扶蔗分行装置作业时,分行搅龙110、210和扶蔗搅龙120、 220通过驱动输入单元140、240的液压马达的动力转动,扶蔗尖头130、230 通过扶蔗搅龙120、220传动而转动。

参见图5,由于液压马达145在工作过程中输出轴受到径向力会减少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新结构是将液压马达145安装一带豁口142a的马达座板142,再将液压马达145的输出轴通过普通联轴器直接与分行搅龙或扶蔗搅龙的大锥端轴相连,(即液压马达145不与驱动输入座141固定),仅利用马达座板142的豁口142a与驱动输入座141的圆钢卡住,将液压马达145在工作时产生的旋转扭矩抵消,即可以正常工作。

此结构的特点是,当液压马达驱动搅龙转动时,只有两个带方形座外球面轴承固定搅龙的回转轴,不会产生过度约束,同时降低了搅龙和扶蔗尖头在加工和装配时对同轴度的要求。并且液压马达与搅龙、液压马达与驱动输入座连接方法简单,只需要一个联轴器(即普通的轴套)即可,延长了液压马达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整体成本和简化了装配难度。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