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垄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9646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垄覆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垄覆膜装置。



背景技术:

大蒜在我国有着广大的种植面积,为提高大蒜产量,现在普遍采用覆膜栽培技术。目前,在大蒜垄上进行覆膜作业时,为提高覆膜效率,一般都是采用比较宽的薄膜,一次性覆盖两个大蒜垄沟。在覆膜时,一般是工作人员蹲在地上,拖着薄膜辊走一段距离,然后,再用铁锹或者小铲在薄膜上覆盖上一些土将薄膜压住,以免在大风天气里,薄膜被风刮起。因种植面积较大,长期蹲着移动,给工作人员带来的劳动强度也大,同时,因是进行双垄同时覆盖,因双垄宽度较大,在进行薄膜培土时,还需要工作人员左右移动,以便将薄膜的边缘用土培好,这样使得覆膜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垄覆膜装置,在应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只需保持站立姿势便可进行覆膜工作,从而降低了覆膜劳动强度;在进行覆膜时,培土机构可在工作人员的控制下,完全替代人工完成薄膜上的培土工作,从而简化了培土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垄覆膜装置,包括移动车架、放膜机构、切膜机构、培土机构和蓄电池,在所述移动车架上设置有行走轮和推拉把手,所述放膜机构、切膜机构和培土机构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移动车架的右侧,且放膜机构位于移动车架上最右侧的所述行走轮的右侧;

所述放膜机构包括固定支杆和支撑圆杆,两个所述固定支杆对称设置在所述移动车架两侧,所述支撑圆杆两端放置在所述固定支杆上的U型钩内;

所述切膜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电动推杆和切膜工具,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移动车架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上,且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动杆竖直朝下,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动杆上设置一U型架,所述切膜工具设置在所述U型架上,在所述U型架上设置有两个位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两侧的第一导向杆,且第一导向杆的上端贯穿在第一支撑板上;

所述培土机构包括存土斗、放土闸板和第二电动推杆,在所述存土斗的下方设置有三个等间距分布的方形出土管,每一个所述方形出土管与所述存土斗相贯通,放土闸板横向贯穿在三个所述方形出土管内,且在放土闸板上设置有三个放土口,所述第二电动推杆设置在位于中间的方形出土管的一侧,且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动杆与放土闸板的一侧相连接;

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移动车架上,且与所述推拉把手相邻,在一个所述推拉把手上设置一控制面板,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控制开关和第二电动推杆控制开关,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控制开关、第二电动推杆控制开关、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电性连接。

优选地,该双垄覆膜装置还包括一压膜机构,所述压膜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车架上且位于所述切膜机构和培土机构之间,所述压膜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和三个等间距分布在第二支撑板上的滚压机构,每一个所述滚压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杆、滚压轮和弹簧,所述第二导向杆贯穿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置的一导向筒内,所述滚压轮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杆底端,所述弹簧套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杆和导向筒外侧,且弹簧位于所述滚压轮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在所述第二导向杆顶端设置一贯穿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的第三导向杆。

优选地,所述切膜工具为一电热丝,所述蓄电池为电热丝提供电源,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一电热丝控制开关,且电热丝控制开关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切膜工具为一锯条。

优选地,在所述移动车架上设置一与所述蓄电池相邻的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操作简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保持站立姿势,通过推拉把手拉动移动车架,便可进行覆膜工作,相比于传统的下蹲作业模式,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通过工作人员的控制,切膜机构可自动完成薄膜切断工作,从而简化了切膜工作流程;在移动车架行进过程中,滚压轮在弹簧的作用下,可将薄膜实时压制在地面上,为后续顺利进行薄膜培土提供了保障;第二电动推杆可控制放土闸板的开启与关闭,即而可实现薄膜上的间歇性培土工作,从而大大简化了薄膜培土工作流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5为图2中B处放大图;

图中:1移动车架、11行走轮、12推拉车把、121控制面板、13配重块、21固定支杆、211U型钩、22支撑圆杆、31第一支撑板、32第一电动推杆、33U型架、34切割工具、35第一导向杆、41第二支撑板、411导向套筒、42第二导向杆、43压轮、44弹簧、45第三导向杆、51存土斗、511方形出土管、52放土闸板、521放土口、53第二电动推杆、6蓄电池、101第一电动推杆控制开关、102第二电动推杆控制开关、103电热丝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垄覆膜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移动车架1、放膜机构、切膜机构、培土机构和蓄电池6,在所述移动车架1上设置有行走轮11和推拉把手1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在移动车架1的下方设置有四个行走轮11,所述放膜机构、切膜机构和培土机构从左到右依次设置在所述移动车架1的右侧,且放膜机构位于移动车架1上最右侧所述行走轮11的右侧;

放膜机构主要用于实现薄膜辊在移动车架1上的放置,放膜机构包括固定支杆21和支撑圆杆22,两个所述固定支杆21对称设置在所述移动车架1两侧,所述支撑圆杆22两端放置在所述固定支杆21上的U型钩211内,在应用时,将薄膜辊套置在支撑圆杆22上,薄膜辊可在支撑圆杆22上自由转动,当将薄膜的一端固定在田垄一端后,通过拉动移动车架1便可实现覆膜工作。

切膜机构主要是在需要更换田垄时,将薄膜切断,以便顺利更换田垄,继续进行覆膜工作,所述切膜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板31、第一电动推杆32和切膜工具34,所述第一支撑板31设置在所述移动车架1上,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2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31上,且第一电动推杆32的活动杆竖直朝下,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2的活动杆上设置一U型架33,所述切膜工具34设置在所述U型架33上,在所述U型架33上设置有两个位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2两侧的第一导向杆35,且第一导向杆35的上端贯穿在第一支撑板31上,在第一导向杆35的作用下,U型架33可实现垂直上下运动。

培土机构主要是用来将已经覆盖好的薄膜培上沙土,所述培土机构包括存土斗51、放土闸板52和第二电动推杆53,在所述存土斗51的下方设置有三个等间距分布的方形出土管511,每一个所述方形出土管511与所述存土斗51相贯通,以便存土斗51内的沙土进入到方形出土管511内,放土闸板52横向贯穿在三个所述方形出土管511内,且在放土闸板52上设置有三个放土口521,当放土口521与方形出土管511内腔重合时,便可实现培土机构的放土功能,当放土口521与方形出土管511的内腔相错开时,位于存土斗51内的沙土便会被放土闸板52封堵住,从而实现停止培土功能,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3设置在位于中间的方形出土管511的一侧,且第二电动推杆53的活动杆与放土闸板52的一侧相连接,通过第二电动推杆53的作用,可实现放土闸板52的前后移动。

所述蓄电池6设置在所述移动车架1上,且与所述推拉把手12相邻,在一个所述推拉把手12上设置一控制面板121,在所述控制面板121上设置有第一电动推杆控制开关101和第二电动推杆控制开关102,所述蓄电池6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控制开关101、第二电动推杆控制开关102、第一电动推杆32和第二电动推杆53电性连接。

为保证在进行培土时,已覆盖好的薄膜与田垄表面紧贴,在此,在本发明中增设了一压膜机构,所述压膜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车架1上且位于所述切膜机构和培土机构之间,所述压膜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板41和三个等间距分布在第二支撑板41上的滚压机构,每一个所述滚压机构包括第二导向杆42、滚压轮43和弹簧44,所述第二导向杆42贯穿在所述第二支撑板41上设置的一导向筒411内,所述滚压轮43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杆42底端,所述弹簧44套置在所述第二导向杆42和导向筒411外侧,且弹簧44位于所述滚压轮4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1之间,在所述第二导向杆42顶端设置一贯穿在所述第二支撑板41上的第三导向杆45。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切膜工具34可为电热丝或者锯条,当切膜工具选用电热丝时,蓄电池6为电热丝提供电源,且在所述控制面板121上设置一电热丝控制开关103,电热丝控制开关103与蓄电池6电性连接。

在利用本装置进行覆膜时,需要提前在存土斗51内放满沙土,以便在覆膜过程中,进行培土工作,当存土头51内装满沙土后,为保持移动车架1自身的平衡,在此,在所述移动车架1上设置一与所述蓄电池6相邻的配重块13。

在使用本发明进行覆膜时,首先,将薄膜辊套置在支撑圆杆22上,然后将薄膜活动端依次从切膜机构、压膜机构和培土机构下方经过,最后将薄膜的活动端用沙土固定在田垄头上,便可通过拉动移动车架1来实现覆膜工作。

本实用新型中,“左”、“右”均是为了方便描述位置关系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因此不能作为绝对位置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