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移虫机、取浆机专用台基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01504发布日期:2018-07-10 20:48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虫器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全自动移虫机、取浆机专用台基条。



背景技术:

蜂王浆自西方蜂进入我国以来,一直是手工挖取,费时费力,严重阻碍了我国规模化饲养的发展。

目前,也有部分出现了机器挖取的,如离心远离挖取,真空吸取,压榨等方法,但都不经济实用,且极易破坏蜂王浆,因此急需一种经济实用,全自动的台基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的全自动移虫机、取浆机专用台基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全自动移虫机、取浆机专用台基条,包括台穴、主体板,所述台穴两排均匀设置在主体板上,所述台穴内径为24mm至25mm,每排33至36个台穴。

进一步的,还包括护条,所述护条底部的长度、宽度与主体板相适应,护条上部的长度与台穴分布的长度相适应,护条上部的高度与台穴高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台穴底部采用半球形。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板的两端设置有导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结构与外置的机器的斜切面或弧面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养蜂用全自动移虫机、取浆机专用台基条,整体设计简单,结构合理。专设保护条,减少蜂蜡的影响,便于起浆和移虫,与自动驱动机构配合使用,实现真正的全自动操作。本实用新型的养蜂用全自动移虫机、取浆机专用台基条,设置更合理的35个台穴一排,最优移虫容量,使得幼虫能最好的得到生长和尽可能多的提高产量。每个台穴内径为24.5mm为最佳,既不会因为再大的空间而浪费空间,也不会因为再小点的空间而影响产能。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侧视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护条的侧视图;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台基条和护条的结构图;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台穴的剖视图。

图中标注:台穴1、主体板2、护条3、护条底部4、护条上部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全自动移虫机、取浆机专用台基条,包括台穴1、主体板2,所述台穴1两排均匀设置在主体板2上。所述台穴1内径为24mm至25mm,以24.5mm为佳,因24.5mm即不会因为再大的空间而不会增加产量,反而提高制作成本不能节约空间,当空间再小点时是会影响产能。台穴1的分布为每排33至36个台穴1,以35个为佳,因为蜜蜂习性的缘故,一排再增加一个,其那一排的整体产能并未有所增加,而减少一个为34时,产能还能更好的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台穴1底部采用半球形,这样有助于完全挖干净所有产出的蜂浆。具体如图5所示,可形成球形底部,便于取出蜂浆。所述主体板2的两端设置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与外置的机器的斜切面或弧面相适应,其主要通过外置的设备上设置相应的结构来调整在全自动过程中台基条位置的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台基条还包括护条3,护条底部4的长度、宽度与主体板2相适应,两者之间并未设置相应的卡扣结构,其两者之间的固定是由使用环境的外置结构提供,这样便于将台基条和护条3分离,使得拆合方便,容易实现全自动化。所述护条上部5的长度与台穴1分布的长度相适应,护条上部5的高度与台穴1高度相同,这样就能充分保护台基条,便于在起浆和移虫时的全自动化操作,有了护条3能剥离使用中台基条的底部和侧面覆盖上的蜂蜡,使得全自动外置设备能更方便的,精准的进行自动化操作。目前没有使用护条3的自动化设备,其因为蜂蜡的缘故,自动化效率低,时不时需要人工参与,蜂蜡的存在使机器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也难以实现精确的自动操作,因为没有去除台基条的底部和侧面覆盖上的蜂蜡,会因为蜂蜡的厚度而影响自动化机器的操作,而要额外修正这个操作,从机器入手就需要大大提高机器成本,难以产生很好的竞争效果。

综上所述,在全自动化下的移虫、取浆时是只使用台基条,在产蜂浆时护条3与台基条合并使用,这样能在产蜂浆时,由保护条3将蜂蜡阻隔,便于要取浆、移虫时的快速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