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多功能田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3657发布日期:2018-10-12 21:12阅读:11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造田埂,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多功能田埂。



背景技术:

现在农业水稻种植中,田埂都是采用泥土打做,并且一般田埂旁边还需要挖渠,占去大量的耕地,而且中期田间管理,田埂上长草又与两侧作物争光、争水、争肥效,后期又要挖平,费时费力,而且田埂不能重复使用,如申请号CN02274104.6公开了一种人工田埂,通过废旧塑料形成人造田梗,并且倒过来可以作为水渠;但它的水渠和田梗功不能同时使用,因此没有从实质上解决田梗和水渠占用耕地面积的问题,因此,开发一种适宜耕地使用并且节省耕地面积的人造田埂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节省耕地面积的可以重复利用的多功能田梗。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多功能田埂,包括外壳以及至少一根施药管,外壳包括上端板、下端板以及位于两侧支撑的两块侧部阻水板,侧部阻水板与下端板固定连接,下端板以及上端板为水平面,下端板埋设在土壤中,上端板高出土壤表面一定距离,上端板较下端板窄,下端板以及上端板均设置有供净水植物生长的方孔,并且上端板、侧部阻水板以及下端板共同构成了横截面呈梯形的内腔;内腔内部设置有若干竖向的支撑柱,支撑柱一端与下端板固定连接,支撑柱的另一端延伸到上端板;施药管固定在上端板的下表面和/或侧部阻水板的内侧壁面,施药管的管身上设置有针孔。

优选的,上端板、下端板以及侧部阻水板沿壳体延伸方向的一端具有L形台阶形成公插头,下端板以及侧部阻水板沿壳体延伸方向的另一端具有倒L形台阶形成母插孔,多个外壳通过公母插头的形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外壳在公母插头配合的一段上设置有定位螺丝孔。

优选的,还包括加强板,加强板一边与侧部阻水板固定连接,加强板的另一边与的下端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侧部阻水板的外侧壁面设置有若干凸起条或者凹口。

优选的,还包括固定销,下端板的中部设置有与固定销相配合的固定孔,固定销穿过固定孔与土壤固定为一体。

优选的,上端板为透明板体。

优选的,上端板与侧部阻水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侧部阻水板的外侧壁面设置有灌溉口,灌溉口上设置有铰接的密封盖。

优选的,施药管通过扎带与上端板的下表面或者侧部阻水板的内侧壁面固定。

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可重复利用的多功能田埂通过设置上端板、下端板以及位于两侧支撑的两块侧部阻水板形成梯形的空腔,半埋设在土壤中,上端板供人行走,侧部阻水板之间通入流水,水流逐渐沁润内侧的土壤并通过下端板上的方孔通入耕地中,起到水渠灌溉的作用,立体的将田埂与水渠功能集为一体,节省耕地面积;并且通过设置施药管,在施药管内可根据需要通入药剂,从针孔喷出,有效的抑制杂草虫害也节省了人力喷洒,同时可重复利用,使得制作成本和使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可重复利用的多功能田埂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可重复利用的多功能田埂三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多功能田埂,包括外壳1以及至少一根施药管2,外壳1包括上端板11、下端板12以及位于两侧支撑的两块侧部阻水板13,侧部阻水板13与下端板12固定连接,下端板12以及上端板11为水平面,下端板12埋设在土壤中,上端板11高出土壤表面一定距离,上端板11较下端板12窄,下端板12以及上端板11均设置有供净水植物生长的方孔14。下端板12上的方孔14相对上端板11应当更为密集,方便透水。上端板11可为透明板体方便观察,并且上端板11、侧部阻水板13以及下端板12共同构成了横截面呈梯形的内腔15;上端板11供人行走,侧部阻水板13之间通入流水,水流逐渐沁润内侧的土壤并通过下端板12上的方孔14通入耕地中,起到水渠灌溉的作用。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内腔15内部设置有若干竖向的支撑柱3,支撑柱3一端与下端板12固定连接,支撑柱3的另一端延伸到上端板11用于支撑,上端板11与侧部阻水板13可拆卸连接,方便在需要的时候开启上端板11对内腔15内部进行杂草清理或植物种植。

较佳的实施方式,上端板11一端与侧部阻水板13通过轴承固定,另一端通过螺丝固定在侧部阻水板13上。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施药管2可通过扎带固定在上端板11的下表面和/或侧部阻水板13的内侧壁面,施药管2为塑料管,成本低廉且耐用,施药管2的管身上设置有针孔,根据需要通入除草剂或除虫剂。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上端板11、下端板12以及侧部阻水板13沿壳体延伸方向的一端具有L形台阶16形成公插头,下端板12以及侧部阻水板13沿壳体延伸方向的另一端具有倒L形台阶形成母插孔,多个外壳1通过公母插头的形式固定连接,并且在公母插头配合的一段上设置有定位螺丝孔17,方便快速插入搭接田埂后通过螺丝进一步定位,使得外壳1之间连接可靠。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每隔一段长度可设置加强板18,加强板18一边与侧部阻水板13固定连接,加强板18的另一边与的下端板12固定连接,防止外壳1变形,增加承重力,抵抗形变。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侧部阻水板1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若干凸起条或者凹口131,外壳1埋设在土壤中后,凸起条或者凹口131可以与土壤嵌合,增加抓取力,防止外壳1脱离土壤,另外,如图1所示,为了增加土壤抓取力,还可设置固定销4,在下端板12的中部设置有与固定销4相配合的固定孔(图中未标出),固定销穿过所述固定孔与土壤固定为一体,也具有增加抓取力的功能。

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侧部阻水板1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灌溉口19,灌溉口19上设置有铰接的密封盖191。方便在需要时打开或关闭密封盖191,使得田梗内的水沿灌溉口19流出进入田地,实现灌溉的功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